德國人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家長必讀)

到一個貧窮的國家或地區過上一段艱苦的生活,加深對社會、對人生的瞭解。這是當今每個德國城市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項必修課。

在德國,每年都有一大批中小學生,利用假期萬里迢迢來到南美洲和非洲,在這項獨特的體驗活動中接受鍛鍊。

這項活動的宗旨既不是出國旅遊,也不是勤工儉學,而是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和適應社會的生活能力。活動的一切費用均由自己出,是名副其實的自己掏錢“買苦吃”。

眾所周知,德國屬於世界發達國家之一,人民生活較為富裕。然而,富裕的德國人卻信奉“再富也要‘窮’孩子”。

他們的理由是,嬌慣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長大後會很難適應社會,免不了要吃虧走彎路。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離開父母去自闖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那時面對挫折時感到惶惑無助,還不如讓他們從小就多吃些苦,摔打出直麵人生的能力和本領。

德國人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家長必讀)

01 不給孩子現成的財富

在德國,

許多有錢人已經認識到,

坐擁萬貫家財不一定就是好事。

如果讓年輕人輕易得到鉅額財富,

就有可能將他們推向墮落的深淵。

基於這種認識,很多依靠自己奮鬥成為富豪的德國企業家改變了子承父業的觀念,紛紛表示不會把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子孫,而是將絕大部分乃至全部財產都捐給慈善事業。絕大多數子女對其父母的這種想法和做法表示敬佩和支持!

他們認為,父母的財產是父母的,父母有處置的權利。作為子女,不應該希望從父母那裡得到多少遺產。只要自己努力奮鬥,就可能會和父母幹得一樣好,甚至更為出色。他們相信真正的幸福,來自自己的付出。

現年24歲的蒂姆·海因茨是擁有10億歐元資產的德國某運輸公司董事長的兒子。大學畢業後,他和兄弟姐妹5人每個月只能從父母的財產託管機構得到最低的收入。

對此,蒂姆表示:“父母的錢,我無權擁有,也不想擁有。父母把錢用在社會需要的地方,不用在我們的享樂上,這是明智的。父母給我們留下了奮鬥的機會,有一天我也會通過奮鬥擁有自己的財產,獲得如同父母一樣成功的喜悅。”

德國人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家長必讀)

02 根深蒂固的規則意識

德國人深信:

社會是一個整體,

人與人之間遵守規則,

才會使生活變得愉快、和諧、安定。

聽一位朋友說,他第一次到德國時,將小外孫的上衣晾曬到陽臺上。他的女兒要求他將衣服收進來,晾在家裡。她說在陽臺晾曬衣服,影響小區的美觀,房主會有意見,因為這會影響客戶對住宅小區的評價。

他第二次到德國,醃了一些鹹菜,又晾曬到陽臺上。這一次,他用鮮豔的裝飾包裝紙將醃菜裹起來,做成喇叭狀,遠看、近看都非常藝術。有一天颳大風,吹掉的包裝紙落在樓下鄰居家的窗外。他的女兒就趕緊下樓去收拾包裝紙。

德國人很注意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

一次,在一個草坪上,一個年齡稍大的德國男孩憑藉武力搶了另一個小男孩的玩具,結果恰好被自己的父親看到了。

大男孩的父親對兒子說:“萊昂,趕快將玩具還給亞歷山大,並向他道歉!”

那個叫萊昂的的男孩不依。

父親又說:“你如果不去道歉,我就只好代你去向亞歷山大道歉了!”

過了一會兒,這位父親果然認真地將玩具交還給小男孩兒,並代兒子向他道了歉。

人人都遵守規則,才能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德國人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家長必讀)

03 培養品德不靠教導

在德國人心目中,

有這樣一個觀念:

良好的品德是被感染的,

而不是被教導的。

體現在具體的品德修養中,就是不要求孩子去死記硬背道德準則,而是要求孩子從心靈深處、從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倫理道德。

德國中小學校裡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般稱為“個人的社會健康教育”,或者“社會化過程”。其目的是讓他們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分子。

“個人的社會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四個核心觀念:熱愛生命、公正平等、誠實、守信。

德國的學校一般不設專門的品德教育課,但開設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內的各種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課供選修。而這,被認為是對孩子品德和修養培養至關重要的。

不僅如此,多數德國學校每週都組織班級討論,選取一些學校裡或者社會上發生的事情,讓孩子發表看法,共同討論,自己去領悟和判斷是非對錯。

此外,集體遊戲也是一種重要方式。在大家共同參與的遊戲過程中,讓孩子懂得顧及與體諒別人,懂得如何與同伴合作。

德國學校還普遍鼓勵學生到養老院陪老人聊天、為慈善組織募捐及參加其他公益或環保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心和社會交往能力。

在德國人看來,誠實不是一種孤立的品德,而是跟自重與尊重別人、對生命和大自然的愛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德國人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家長必讀)

04 責任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德國人非常重視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其實動手能力的背後,

是獨立意志、責任心

和生存能力的培養。

德國兒童的動手能力,從做家務開始培養。在德國,法律規定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有的德國孩子甚至早在牙牙學語時,便開始在父母的指導下學做一些最簡單的家務活,如在用餐前幫助大人把餐具擺放整齊等,儘管有時候僅僅是象徵性的,他們幹完了大人還得重來一遍。

雖然孩子第一次學習洗臉極有可能洗不乾淨,甚至可能邊洗臉邊忘乎所以地玩起水來,但德國父母見此並不會沉著臉收起毛巾或乾脆代勞了事。大多數媽媽會在耐心具體指點的同時,對孩子的表現大加讚賞:“真了不起!我們的寶貝會自己洗臉啦!”

德國父母普遍願意為孩子提供種種嘗試的機會,因為他們明白一個淺顯卻又被許多人忽視的道理———沒有足夠的嘗試,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長期以往的鍛鍊下來,德國兒童的動手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出類拔萃了。

而在我們國內,父母常對孩子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的什麼都不用管。孩子做個家務、製作個小玩意、甚至動手整理個書包文具,都是浪費學習時間。

德國教育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動手能力,或許是當下最緊要的。

本文來源於網絡,因無法聯繫上原作者,如若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刻刪除或修改。本文旨在分享,傳播正能量,內容作了部分的增刪修改,感恩原作者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