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宁死不造反?只因刘邦手下有一能人

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巅峰是汉朝,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也算是一个运气非常好的人,而且他还志向远大,他曾经在秦始皇巡查天下的时候就曾经见过秦始皇,他见到秦始皇的仪仗之后就说了一句话:“大丈夫当如是耳!”。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当时刘邦其实是一个心有大志的人。

韩信宁死不造反?只因刘邦手下有一能人

当初秦国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努力最终在嬴政称王之后花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王朝。秦朝之后更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建立起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帝国。就算是放眼同一历史时期,秦朝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强大的。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强大如斯的秦帝国在建立了没多久就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刘邦带领着自己的部下进入了咸阳,最终宣布秦朝灭亡。

韩信宁死不造反?只因刘邦手下有一能人

在灭秦战争中,出力最多的就是当时的旧六国贵族。六国贵族见到秦始皇死了,于是立即借助陈胜吴广起义迅速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秦战争,而楚国的贵族力量也是最大的。在项梁,项羽的带领下,起义军在巨鹿击败了秦朝最后的机动力量,秦朝彻底失去了翻盘的希望。

而刘邦此时也有着非常强的军事力量。他在起兵之后未尝一败,之后更是成功的占领咸阳。可是以前非常好色贪财的刘邦却没有在一个帝国的过度里面肆意胡为,反而是和咸阳的百姓约法三章,封存宫中所有的财产,之后就退军灞上,等待着项羽进入咸阳。

韩信宁死不造反?只因刘邦手下有一能人

后来因为项羽代表六国贵族利益,又重新分封天下。因为刘邦实力强大,所以被封到了四川。不过最终刘邦还是反败为胜,成功的击败项羽,建立起了新的大一统的帝国,汉帝国。而刘邦之所以能攻成功击败项羽,就是因为一个人,韩信。

韩信作为汉帝国开国功臣中功劳最大的一个,可以说真的是功高震主。而且韩信带兵作战的能力非常的强,可以说得上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将军,刘邦也曾经亲口承认过韩信的作用,所以韩信也被称为“汉初三杰”。但是最后韩信还是被杀害在宫中。

韩信宁死不造反?只因刘邦手下有一能人

韩信作为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就算他对政治一窍不通,但是也理应不会死于宫中,而且根据历史记载,当初他明知进宫就是死,但是为什么他还是决定进宫,甘心受死?那时候虽然他手上已经没有了军权,但是他在军中的威望是非常高的,所以为什么他没有选择起兵叛乱呢?其实就是因为刘邦留下了一个人,专门用来对付韩信。

韩信宁死不造反?只因刘邦手下有一能人

在刘邦军中的能人其实不少,除了韩信,其实还有能多能力出众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就叫做李左车。李左车这个名字大家基本上都是没听过的,其实这很正常,此人能力出众,但是不显山不露水,不过说起他的祖上,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他的爷爷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将军李牧。要知道战国四大名将中就有李牧,也就是说李牧是和白起、王翦、廉颇同期同坐的。到了战国后期,因为赵国将领匮乏,李牧被赵王从北方掉到了对秦作战的第一线。也正是因为李牧,秦国才停止了对赵国的征伐,因为李牧一来就先后多次击退秦军。所以李牧也可以说是赵国的擎天之柱。后来还有一句话广为流传,“李牧死,赵国亡”足见李牧的能力,所以李牧的后人能力也是不差多少。

韩信宁死不造反?只因刘邦手下有一能人

其实李左车本来不是在刘邦军中的。一次韩信进攻赵国,韩信本来是非常看不起对方的,他认为没什么人能够打败他。当时李左车在赵国军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偏将。但是他在面对气势汹汹的韩信军队并没有慌张。他在仔细观察了韩信军阵之后就立即建议自己的将军只要坚守城池,然后去切断韩信的粮道,韩信必然失败。而李左车的作战意见得到了认同,之后也成功的实施计划。但是韩信手下的军队战斗力并不是赵国能比的,之后韩信把自己的军队布置在死地,完成了反败为胜,也就是后来著名的背水一战。韩信在攻破城池之后知道了李左车,也知道这个计谋的策划人就是他,他一听也是非常的吃惊。不仅亲自释放了李左车,之后在行军作战的时候还时不时向他请教问题。后来李左车确实给韩信不少帮助,情定齐燕两国的战争就是李左车策划的。

韩信宁死不造反?只因刘邦手下有一能人

刘邦在知道李左车的才能之后立即把李左车调到了太子宫中,想让李左车教导太子,同时也方便拉拢李左车。所以韩信自始至终都没有起兵反叛的心思,因为他知道刘邦旁边还有一个自己没办法对付的人。后来韩信死在了宫中,而李左车再也没有了记载,只为世人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部分资料参考于《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