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頭開國紀念幣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1911年12月29 日經辛亥革命後,光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民國成立時鼓鑄的紀念幣。由於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由於幣制混亂,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於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孫中山,鼓鑄1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

圖案採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後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孫中山令財政部行文,同意鼓鑄紀念幣,並命令其餘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中間應繪五穀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訓令財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幣廠照式鼓鑄。不久,財政部就頒下新模給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

民國14年,國民政府又在廣州成立,民國15年遷武漢,民國16年(公元1927年)定都南京。為紀念國父孫中山豐功偉績,中央所鑄貨幣均用國父像,南京、天津諸造幣廠於民國16年、17年重新大量鑄造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正面及背面基本上與前品相同,而左右上方分列六角星。紀重27克。由於該幣正背面圖案比較正規,中英文沒有差錯,又設置六角星,故稱其為普通六角星版。

古往今來,許多藏幣專家就對這種本身就具有價值的古錢幣展現出極大的興趣。對於在全國不同地區舉辦的拍場展會,他們更是每場必在,從不缺席。近幾年來,古錢幣的市場行情獨領風騷,與珍奇造型的藝術品相比,仍然受到錢幣愛好者們的極力追捧。同時,隨著各地拍場古錢幣的交易場次變得越來越多,我們可以預見,古錢幣在藏品市場中的位置,開始變得更為重要和愈加珍貴。

銀幣是機制幣收藏的大類,歷來都受到很多藏家的關注,不同版別的銀幣都有獨特的韻味,值得藏家深品。由於這些錢幣是不可再生之物,且存世量極為稀少,收藏價值無法估量。如今珍稀錢幣被各大收藏家和博物館搜刮而去,唯有在高端拍賣會上偶爾能見到它們身影。

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邊緣內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4字、下鐫"開國紀念幣"5字、左右長枝花飾。背面中央為中文隸書體"壹圓"及嘉禾,邊緣英文"中華民國"、"壹圓",左右分列五角星(後改為六角星)。直線邊齒,重26.6克,成色96%-96.9%,俗稱"小頭"。該幣作為中華民國國幣發行,流通甚廣,數量較多。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並非都是民國元年鑄造。民國16年、17年南京和天津造幣廠均有鑄造,但採用的全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的年代。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由於鑄造廠家不一,鑄造年代不同,雕刻師英語水平不高,除正背面主要圖案未變外,其花飾細節、英文字母均有變異,特別是英文字母差錯較多。這就形成了該幣的多種版別。傳世較廣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五角星版式,一種是六角星版式。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

孫小頭開國紀念幣”銀幣當年雖然投放於市場,但它在市面上流通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後來被全面收回;它當年的實際鑄造量其實並不多,能完好流傳保存至今的,少之又少,罕見至極。

此銀幣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邊緣內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四字、下鐫“開國紀念幣”五字、左右長枝花飾。背面中央為中文隸書體“壹圓”及嘉禾,邊緣英文“中華民國”、“壹圓”,左右分列六角星。直線邊齒,成色89%,俗稱“小頭”。製作精美,觀賞性強是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價格高的首要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