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在农村,相邻权纠纷是常遇之事,

往往可能因土地的使用权产生争执,

而且处理起来还没那么简单,

纠纷长时间积累着,

但终归还是要想办法去解决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

上杭的这起相关案例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近日,上杭县人民调解中心成功调处一起积怨多年的相邻纠纷。上杭县临城镇城南村谢某荣与廖某龙自2016年以来,因对位于临城镇城南村烟囱窝相邻界址有分歧,双方家庭成员在纠纷界址上经常发生言语争执,情绪激动时还发生过肢体冲突,所幸没有产生严重后果。城南村调委会多次做双方工作未果,后临城镇调委会介入调解,虽组织过多次调解,但均未调解成功。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案情回顾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调查了解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2018年4月,临城镇调委会将案件移送至上杭县人民调解中心。中心首席调解员廖养垣首先对案情进行了认真了解,对以往调解记录深入研究,发现纠纷主要难点在于纠纷地因长时间被弃土掩埋,已无法辨别界址。双方对原地形地貌又各执己见,都不能提供有力证据证明。但要化解纠纷就要给他们划出界址,如何划出界址成了解决纠纷的关键。为此,调解员联系国土、城建等部门,调取原址图纸,多次到现场进行勘测比对,并走访周边群众核实。经过调解员的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纠纷地界原址和现貌情况,确定了原相邻界址是原烟囱窝的窝底和谢某荣原址鱼塘坎为界。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在图纸上,成功解决纠纷

原界址虽然明确了,但现在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本无法找回原界址,以前调解也想了很多办法,甚至动用了大型机械想挖出原界址,但工程量太大,显然是杀鸡取卵的做法,终究没有成功。

在总结了以往调解失败的经验后,调解员想既然在现场无法确定界址,那么只能在图纸上做文章了。于是联合国土、城建等部门在图纸上对纠纷界址进行标点划分,经过多部门努力配合,上杭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股采用在规划图中绘制8个坐标采集点连成界址线,界址线以东属于廖某龙管理,界址线以西属于谢某荣管理。因当前地形复杂,暂不打桩划分,待条件允许后,可通过有关单位按规划图中界址线随时打桩确定。

上杭两村民因相邻界址积怨多年,最终这样解决了

双方刚开始对图纸上的界址线半信半疑,并对界址线又经过多次认证,最终一致同意,并于近日在人民调解中心签订协议,协议另约定双方管理的地块应保持现状,若需使用,要按法律程序向政府申请。双方近三年的相邻界址纠纷,经过三级调委会的介入,历时近半年的艰难调解,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