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

当我们远离了钟鸣鼎食的繁盛

当我们逐渐消解在日常的庸冗

当我们的生活渐渐依赖外卖

当我们的餐桌不再讲究饮食之礼

食器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食器渐渐成为食物之包裹

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

其实,在东方语境里

食器原本甚至高于食物本身

美最初源于象形,源于意象

食物里涵盖的美学

不仅在于食物之味

也在于食器之形

先人造字,器有四口

它虽沉默,却也有语言

一个翩然而立的瓷盘

一个敦实沉默的石锅

它们在餐桌之上

都该是体面优雅的

「荐读」食器的优雅「荐读」食器的优雅

清代美食家袁枚就曾感叹

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

器为食之所用,

器亦为食物增彩

好的食器,是有气质,

有风骨,有空间想象力的

在餐桌上一眼望去,便觉爽心悦目,

人食欲顿生

好的食器,如同美人的衣裳

与食物搭配得好,便是国色天香

「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荐读」食器的优雅

《随园食单》里

袁枚也曾将食器与食物的搭配罗列出来

“煎炒宜盘,汤羹宜碗,

参错其间,方觉生色”

不同菜肴需得搭配不同的食器

这或许才是对食器作为器的基本尊重

也是对于精致生活的一种美好追求

「荐读」食器的优雅「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荐读」食器的优雅

中国是一个饮食大国

历来最讲究饮食的精致

孔子便曾经讲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而数千年的文化传承,

从茹毛饮血到满汉全席

我们不仅拥有了丰富精致的菜肴

更有了数之不尽的、与之相配的精美食器

在东方的意境里,食器各有各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说过

“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则惹人喜爱

人因喜爱而更频繁使用

彼此温暖、彼此相爱,一起共度每一天。”

食器与美食便该是这样浑然与共的状态

食物有色、香、味、泽众多诱人之处

食器便是一个完美的辅助

它会让美食变得熠熠生辉

「荐读」食器的优雅

在历史的餐桌上

青铜食器总如一个个的骑士

姿态卓绝,昂然而立

捍卫着主人的尊严

见证一场场的欢歌宴饮

也见证一个个纷纭复杂的时代变更

「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

唐宋以后,瓷制食器极大地丰盛起来

瓷以其莹润亮泽,成为了餐桌上的新贵

「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荐读」食器的优雅

从贵族到平民,对于食器,

也各有各的讲究

竹器清新,木器温润,陶器古朴,

常多见于百姓之家

金银器物华丽而精美,玉器雕琢雅致,

常见于豪奢之宴

「荐读」食器的优雅「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

食器虽有不同,却各自优雅着

它们一端连接着具象的食物之美

一端连接着抽象的味觉意境之美

所以,品食物,还需品食器

「荐读」食器的优雅
「荐读」食器的优雅「荐读」食器的优雅

(转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