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看大戏、祭太公、逛交流、赶迎会。对于浦江黄宅人来讲,农历八月十三是一个比过年还要隆重、热闹的节日,厨房里妇女们忙着张罗菜肴,厨房外男人们忙着招待客人,小孩子成群结对在晒谷场上玩耍,耳中还能时不时地听到从戏台里传来的婺剧声。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时节头”对浦江老百姓来讲是蛮重要的节日。因为,平时田畈生活忙,根本走不开身。“时节头”来了,不管有“衍头”无“衍头”,邻近山村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去过时节凑热闹,一来是亲戚靠走动,拎点乌砂糖、双宝素之类去上门,关系不会冷淡下来;二来可以添置些七七八八的农具什物;三来可以添添口福、谈谈空天、叙叙陈年旧事。

从浦江来看,出名的时节头有:店来的二月二,郑宅的二月十九,潘宅的二月廿七,傅宅的三月三,城里的三月十五和十月廿十,山里的六月六,黄宅的八月十三,大许的九月初三,七里治平嵩溪一带的九月九,城里的十月廿,岩头的十一月十四。

这么多的“时节头”,大部分是从庙会沿习而来的。旧时浦江庙会兴盛,集封建迷信活动、演戏杂耍娱乐、商品交易于一会,如二月十九郑宅的观音道士会、二月廿七潘宅湖山庙赛牛会、三月三傅宅玄天大帝会、三月十五浦阳镇城东婺女星君娘娘会、八月十三黄宅胡公会、十月廿浦阳镇周城皇庙会等等,届时,善男信女,接踵而至,求神拜佛,香火缭绕,商贾云集,人山人海。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时节多,浦江人就有口福,可以从年初食到年底。还有一些村,本来没有“时节头”,由于吃了人家的嘴软、避免被别家骂成“狗肉狗斗”,所以村里人喜欢“兴好看”的就牵头请个戏班,做场电影,“时节头”也就作出来了。日子定下来之后,一些人家就开始“托口信”邀请亲戚六转,体体面面地一起来过时节。

“时节头”到来之前,老百姓早就盘算好了,一般都是缺啥买啥,有啥卖啥,山上的,地里的,栏里的,手工的,哪些收成可以出息成白花花的铜钿银子,心里已经想得“煞清”。

天早五更,赶时节的路上已经热闹白天,五花大绑、饲得滚壮的肉猪嚎嚎的叫声,驻着脚骨不肯赶路的山羊发出的咩咩声,老实的黄牛、水牛踩上石头发出的嗒嗒声,公鸡抖着羽毛“叫天亮”的喔喔啼,还有一担担凑齐的扫帚、一篮篮匀称称的鸡蛋、一筐筐洗净的茭白,都承载着农家人满满的“想头”。

作为山里佬,每到“时节头”,父亲都会胀着脚骨走在逆脚的机耕路上、膀肩系着背带、车把手上搭着一块毛巾,拉着一车柴火,随着人流向集市涌去。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像《花木兰》说的一样,黄宅市东边是供销社,西市买卖牲口,北市买卖日常用品,南市是树市,集市中心是电影院、肉摊、牛清汤摊头、黄宅饭店。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黄宅人口多,集市摆不下摊头,只好延伸到通往集市两边的道路上,原本不宽的道路被两边摊贩占了一半,“撞头撞脑”的根本迈不开脚,时不时地有戴红袖章的市场管理员来收费喝斥,做小生意的堆着笑脸,递着雄狮、新安江香烟,赔着不是,嘴上诺诺地答应,把摊位挪进脚下一点点。慢慢落天公亮了,集市上已经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吆喝声、叫卖声、熟人的招呼声、脚骨被踩的惨叫声、讨价还价的争吵声、牲犊直喉咙的嘶叫声,已经响成一片,噪得耳朵都蒙了,讲话得扯着嗓门讲话,否则根本就是“鸭听天雷”。

附近还有一些烧馄饨、烧荞麦面切的小店,店门口架着一只大锅,漂浮着油光,热气腾腾,肉香的气息混着“翁臭”的汗渍味,还有满脚背的肮脏垃碎散发的味道,直往鼻头里钻,熏得路人“昏头跌冲”。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临近午饭,五六个钟头的空心肚饥,已经是前肚皮贴后肚皮了。那些“赖食”的小佬拉着大人的手,站在食摊前不肯走,眼巴巴地看着油锅,嘴巴念经似地叫着爹啊叔啊姆妈啊,那样子明朗朗在“乞食”。大人不由得火气蛮大,沉着脸骂着:“燥蚂蟥似跟着,寻死啊!就知道胗,就知道嬉。”看到小佬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又担心眼边人“看好戏”,最终拗不过孩子,只好惺惺地说:小佬也罪过相,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通肉,又是时节头,“口淡”“刮头”也正常。算了算了,就从屁股袋里摸出破零葛落的钞票,然后捧着香喷喷的瞎眼馄饨,用报纸包上五六个肉包子,一家人蹲在路边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将了起来。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父亲说,黄宅就是一个“食市”。记忆中,黄宅的“老三样”有牛清汤、肉馄饨、荞麦面切。另外,沸油条、炸千筋糕、焐猪头、做油砂、做鸡蛋糕,也吸引弗少食客,特别刚刚沸出来的油条,吃起来蓬松蓬松,小佬狗油都想出来了。如果父亲不带我去,心里油煎似的,有一回发火通天,甚至把担拄、扁担和麻篮都扔到家门口的明堂里。跟屁虫一样跟着父亲去赶“时节头”,嘻嘻,其实就是肚里的蛔虫在作怪。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我家“户门”小,也没啥亲戚,父母一门心思就知道做生活,也没有什么伙队朋友。所以,只能自己买点吃吃。参加工作以后,基本上去江琦学生家里过黄宅的过时头,几乎成了他家的“长脚门”。小时候跟父亲赶黄宅的“时节头”时,不敢向凶巴巴的父亲“赖食”,因为母亲常说:“我们的人家都是指甲缝里一点一点攒起来的,要懂得做人家。”卖完柴火后,父亲会高兴地带着我来到黄宅饭店,给我点上一碗瞎眼馄饨,搭上一根油条。

父亲自己则靠在柜台边,让店家舀上半斤老酒,倒在瓷花碗里,叫唤店员切上三两煮熟的猪头肉,心情好的时候再切上一副猪耳朵,用这些熟食来配老酒吃,一副蛮“相宽”的架尺。父亲一边吃着,一边让我张开着嘴巴,用箸夹起一块猪头肉,醮上酱油,塞进我的嘴里。农村的孩子平时肠油都刮净几了,肚子里一点油水也没有,咀嚼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呢!

农村里把“食”看得很重。作“时节头”的村,家家户户好像过年一式,早早备下体面的酒菜,就等客人上门来,只怕家里客人少,让别人笑话没有门路。没有客人和房头势、被人骂“狗肉”在农村是倒霉里休的事情。门堂大的人家,客人来了一拨又一拨,酒水从午饭一直食到夜里,划拳猜令,敬酒劝酒,面红耳赤,一个个食得像“关老爷”一式。

为了让时节头热闹些,村里“行头”的人还会走门串户兜钞票、兜谷米来做戏、做电影、耍猴头戏法。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做戏的地方,都是赶好看的人,乌鸦鸦的都是人。“老人看门道,后生看热闹”,一阵阵的后生“雄鸡好身毛”,衣裳簇新,油头粉面,油腔滑调,劲劲拱拱,你推我搡,一会儿“退潮”,一会儿“炒螺丝”,一会儿打相打,惹得老人家吹胡子瞪眼睛:“你们哪里是来看戏的?算你们小后生有几斤力气的?”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站在戏台前的几个浮头癞徒,就喜欢朝“小少娘”多的阵里钻,没话寻话,一脸嬉皮笑脸的神态,碰到女客不睬人,就搞个“退撞”的花头,摸一把揩点油,免不了遭小少娘白眼,后生便“山麻雀,得时啊,寻精鳖”地回应,边上的老人则取笑道:“呵呵,雄鸡在赶草鸡呢!”

戏台周围还有很多摆摊头的,都是些小孩喜欢的东西,像梨膏糖、猪尿泡、米胖、绿豆棒冰、木莲豆腐,主要是赚小佬的钞票。村戏看完之后,好客的人家还要请客人食“夜茶”,你敬一杯,我还一杯,酒水甚至要食到半夜三更。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酒足饭饱好赶路。日来,除了那些急冲冲回家做生活的,黄宅溪滩排上,有走路吃力歇脚的,在坐在沙地上谈天说地的,有手痒的赌客围成一圈“跌骰子”的,尽情地享受空闲的日子。那些吃过“半夜餐”的食客则乘着酒劲,挑着担头,沿着白花花的机耕路,戴月而行,夜深而归。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农村里有些“酒壶”,欢喜“贪杯”,酒喝过头了,“哎呀,我的东西忘在亲戚家里了”,免不了一通“拔脚悔”,到家后还被家里佬一顿“骂肉”:高兴过头,跌破钵头。月亮高挂,华光如水,还有的客人烧酒食高兴了,走到村口池塘,以为是石灰明堂,一脚踩下去,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迎会表演的每张会桌约1米多长,特制正方形,会桌上挑选清秀活泼的三五岁幼童,分别扮成传统故事中的某一造型,如《三打白骨精》、《牛郎织女》、《青蛇白蛇》、《宗宝招亲》、《三请梨花》、《祯德皇戏凤》、《穆柯寨》等等,幼童安排在特制铁架上,底下连着会桌,由数人扛抬前进,有铜锣开道、腰鼓队助兴、龙虎旗队仪仗,什锦班演奏,整个场面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乡愁,就像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枝头挂满了儿时美好的回忆。怀旧,或许表明自己老了,回想起来却依然那样的永远和温馨。确实,“回不去的从前”已经成为很多人共同的“乡愁”。


又到八月十三!还记得去黄宅这些情景吗?


注:黄宅八月十三的历史典故,

相传是纪念胡公避难官岩山——据说胡公庇荫浙江百姓,后遭官府通缉,黄宅百姓先将胡公藏匿于官岩山,然后护送至永康方岩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