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微信紅包奇襲“釘釘”,騰訊產業互聯網進入平臺落地期

1月21日,微信派發文稱“今天起,企業員工可以通過企業微信通知和二維碼領取公司定製的微信紅包封面;同時,出境遊客在境外使用微信支付消費,也有機會獲得帶有當地特色的紅包封面。”

璽哥認為,隨著微信企業紅包的正式入場,也打響了騰訊2019年全面ToB的第一槍。釘釘和企業微信的正面戰爭即將開啟。


企業微信紅包奇襲“釘釘”,騰訊產業互聯網進入平臺落地期


企業微信,騰訊產業互聯網的落地關鍵業務

隨著騰訊確立了全面ToB的產業互聯網戰略後,企業微信的價值越加重要。

關於微信如何在產業互聯網實踐中有所作為該,張小龍在2018年和2019年的微信公開課上都有具體的闡述。在去年實現了企業微信和個人微信之間互通之後,今年企業微信將通過“人即服務”理念的提出,為企業實現“開源節流”——幫助企業在銷售環節開源,同時以降低內部運營成本、提升效率來節流。

具體而言,2019年的企業微信要做到三件事:

1、成為企業的“連接器”。

去年在內部重大戰略調整中,馬化騰提出,騰訊必須成為連接人與人、連接人與應用、連接人與設備的“連接器”。而企業微信則是這個連接器的核心部件。張小龍強調,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徹底改變了用戶與企業間的聯繫方式,所以在企業與C端客戶之間,企業微信通過與個人微信的打通,讓客戶能夠以個人微信的方式,建立起與企業業務人員、服務人員間親切而又私密的聯繫。這將大大為企業銷售環節提供極大的提升——這就是“開源”。

同時,通過提供開放的API接口,企業微信能夠讓員工以便捷、無縫的方式,實現與包括ERP、財務等各種應用的連接,使得業務流程高度簡化。通過這些API接口,企業人員也實現了隨時隨地對生產設備的連接和掌控。企業內部就此形成了集成化、一體化、移動化的生產、管理、業務解決方案,大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這就是“節流”。


企業微信紅包奇襲“釘釘”,騰訊產業互聯網進入平臺落地期


2、貫徹“有溫度”的專業服務--人即服務。

在實現了功能上的連接後,張小龍提出企業微信將給企業帶來“人即服務”的優勢。所謂人即服務,指的是企業微信將把“溫度”帶進與C端客戶的關係中。張小龍對“人即服務”理念做了總結,他認為C端客戶對銷售服務體驗的要求是,對方應該是一個“有溫度”的人,而不是傳統的機器或者電腦程序。但同時,他又要求為他服務的企業員工,是一個有專業背景、得到實名認證、並擁有強大企業技術後臺支持的專業人員。而企業微信在打通個人微信後,不但滿足了客戶個性化服務的體驗要求,也以企業微信的實名認證帶來信任感。同時通過小程序等應用的引入,在與客戶採用微信形式溝通時,還能夠將企業全套的專業服務平臺帶給客戶。這,就是張小龍強調的“有溫度”、而又專業化的“人即服務”。

3、走向“下沉”。

也就是說,企業微信要深入都企業實際運轉的方方面面中去,為企業運營的數字化升級提供強大驅動力。

企業微信作為一個企業級的辦公平臺,也是騰訊和各行業的連接器。這個連接器是離產業最近的互聯網工具,它的使用將會大幅提高跨行業協同的效率,幫助各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所以,相比騰訊產業互聯網中的微信小程序、雲服務、社交與內容業務,企業微信在實際生活中更容易落地。

紅包打法犀利,企業微信即將迎來大爆發

璽哥還記得,2015年微信紅包的出現,成就了今天的微信支付,徹底改變了中國移動支付格局。這一次騰訊在這個時間點宣佈推出企業微信紅包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企業微信拉新。打法也同樣犀利。

1、企業給員工發紅包是剛需,員工有需求,企業也有需要。

逢年過節,發紅包雖然不是什麼特別大的事兒,但也確實是在公司每年必不可少的儀式性活動,這個儀式在員工們心目中也擁有著不可低估的地位。每年春節過後回到公司,員工們在閒聊中,總有“今年的紅包”這個必不可少的話題。像BAT、以及各大知名企業年後的“開門紅包”,甚至會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搜議題。

可以這麼說,企業給員工發紅包就是一種“剛需”。員工們很重視這種“儀式”性活動帶來的心理滿足感,而企業也需要用這種方式帶給員工一種我在乎你的心理慰藉。

2、企業微信紅包有利於傳播企業文化,增強員工歸屬感

企業微信紅包的玩法與個人微信很不一樣,用戶必須領取一個“微信紅包封面”後,才能進行發紅包的操作。這就把發紅包這個行為,與企業形象、公司上下同事間的關係聯繫到了一起。通過這個平臺發出和領到的紅包,都會打上公司文化的標記。

在新春佳節、萬家燈火的時間段裡,這種讓人倍感溫馨的“小遊戲”,既達到了讓大家其樂融融的目的,同樣也讓每個員工增加了對企業的歸屬感,讓公司裡的同事關係更增添了一份“家”的感覺。同時,由於每一封紅包都把公司形象印在了“封面”上,也能借助節日的流量效果,讓公司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

璽哥預計,今年春節期間很有可能出現幾個“典型”企業紅包刷屏。


企業微信紅包奇襲“釘釘”,騰訊產業互聯網進入平臺落地期


3、節日應景推廣,企業微信選得好時機

正如上面所言,節日紅包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它已經是用戶習慣的模式。習慣+節日的應景推廣,必然讓企業微信迎來大爆發。

之前璽哥一直覺得,企業微信在對核心用戶群體的痛點的挖掘上是有些不足的。

以釘釘為對比,我們會發現其主要核心買單人群是中小企業老闆或者企業管理者,它摸透了中小企業老闆對員工工作質量、效率、態度等核心考察指標的關注度,並依託強大的團隊開發了相應的功能,以此來獲得中小企業老闆的信任和推廣,從而得以快速成長。

反觀企業微信,不管是在人群定位上還是功能創新上,在過去幾年一直沒有太多的進步。這一次的企業微信微博推廣活動,璽哥能夠清晰感知到,企業微信在對用戶群的定位上有了自己的方向感。那就是張小龍強調的“人情味”。張小龍在今年微信之夜的演講中表示,微信計劃未來允許用戶在紅包裡面添加自己製作的表情等,來強化紅包的情感分量和互動趣味,使得紅包不只是“發錢”或是“赤裸裸金錢的交易”。

企業微信紅包,不管是發送自定義專屬紅包封面給員工,還是員工用帶有企業專屬封面的紅包給親屬和客戶,都能傳播企業文化,提升成員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


企業微信紅包奇襲“釘釘”,騰訊產業互聯網進入平臺落地期


而且,區隔於釘釘影響中小企業主的定位,企業微信從“人情味”這種看不見卻大家都能感受的企業文化出發,去觸動大企業高管的文化傳播訴求。

也就是說,企業微信將自己的用戶群定位在了“大企業的高管層級”。讓有傳播企業文化、提升用工認同度訴求的大企業高管看到企業微信與眾不同的價值。

璽哥認為企業微信所做的這個區隔很好。相比釘釘中小企業主用戶對員工工作質量、效率、態度的關心,大企業(500強企業)對員工的文化建設其實跟感興趣。

據企業微信發佈《2018智慧企業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到2018年的年底,80%的中國500強企業已開通了企業微信,註冊企業數達150萬家,活躍用戶數3000萬,用戶數增長500%。這,我們也能找到一些企業微信做人群定位的一些根據。

騰訊正在以企業微信為核心,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讓企業服務生態更開放、更完善,讓企業數字化升級的過程走得更順。

但企業微信要注意的是,不能讓企業和用戶為了搶紅包而而搶紅包。如何通過搶紅包讓企業員工感受到企業微信的便利性,效率,社交性,如何讓企業高管看到企業微信在促進企業文化傳播,增加員工歸屬感上的價值,並最終實現對企業微信的全面認知才是關鍵。

璽哥曾在《騰訊全面ToB,馬化騰如何講好產業互聯網的故事是關鍵》一文中說:在馬化騰做了“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經濟下半場”的論斷,騰訊定下全面To B的轉型方針後,接下來能否真正將架構調整的戰略意圖落實到強化B端業務實踐中去很重要,能否打造出自己的B端服務平臺並做好用戶運營更是關鍵。

企業微信,就是騰訊要著為產業互聯網打造的B端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