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星美集團拖欠員工工資、公司陷入經營困境的消息已經發酵了數月。9月14日,又一不利消息傳出,星美控股在港股發出公告:四大股東魏裕泰、鄭吉崇、任曉楠、孔大路辭去執行董事一職。

新浪娛樂一直聯絡星美集團,直到9月17日,集團始終沒有以官方身份對我們調查的情況作出回應。而集團負責對外採訪發言的股東鄭吉崇更於9月2日正式離職。

但一位接近星美領導層的人士向我們獨家透露了星美目前的狀況,她承認星美因為三大原因陷入資金鍊斷裂,目前幾大高層正在全力籌集資金,並保證:“放心,絕對不會讓星美倒閉的。”

曾經出品過《黃金時代》等影片、影院數量佔有率在市場位列三甲、又有兩家港股上市企業的星美集團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如今執行董事辭職、拖欠薪水、資金鍊斷裂的窘境?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黃金時代》

新浪娛樂還從多個信源瞭解到,星美影院涉嫌超時使用影院氙燈進行危險放映,被店長形容為“頭上有六個定時炸彈”;為了把業績數據做好看,星美員工還透露集團組織利用買斷影片進行票房注水造假;總部的發行營銷部門曾無視合同,拖欠錢款,並因為臨時終止合作而得罪了淘票票、京東等電商平臺。

本期有料,採訪多名星美離職員工、曾與星美髮生過商業往來的供應商,揭開星美經營的面紗。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星美控股發佈的股東變動公告

據瞭解,星美對外的採訪發言皆由股東鄭吉崇負責,上週新浪娛樂向星美集團提出採訪需求時,鄭吉崇還與工作人員商量答覆事宜,並承諾在9月17日給出回覆。但截至9月17日,星美並未能以官方身份給出回應。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內容,執行董事鄭吉崇因健康原因辭職,早已在9月2日正式生效。

9月17日,接近星美集團領導層的知情人士向新浪娛樂獨家透露了星美內部的近況。

她表示星美集團資金鍊的確出現問題,其一是因為“提前償還ABS的20多億債務”;其二是因為加速收購影院導致了經濟和管理上的壓力,“我們在管理上有點急於求成了,想實現統收統支和正常連鎖經營影院的管理模式,但實際操作起來非常難”;其三是的確因為分賬款導致密鑰被斷,無法放映新片,更加劇了經營和資金的困難。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星美國際影城LOGO

對於員工被辭退的問題,知情人士的解釋是“很多收購的影城有很多裙帶關係員工不符合要求”,比如有大量收購的三四線城市影院原本是家庭管理的私營影院,“可能這些人沒有什麼學歷,但我們是連鎖經營的現代化管理,所以這種裁員挺多的”。

關於從各地影城到總部發行、營銷等部門大批員工被拖欠工資、社保的問題,知情人士表示星美並非故意拖欠,管理層一直盡最大努力籌措資金。

“高層忙得天天飛,就是在籌措資金,看看怎麼迅速度過難關,目前為止解決了一部分薪資問題。現在媒體報道讓我們很被動,包括海外媒體也會轉載,高層都在解決資金問題,忙得暈頭轉向,他們已經顧不上輿論了,但是一定要讓我和記者們說一下實際情況。”

關於“中植系”解救星美的最新新聞,這位知情人士表示“中植系”本就是公司股東,具體情況還要等上市公司公告說明。

知情人士還表示,覃輝是公司大老闆,但並不參與經營管理,她所指的正在解決問題的高層並不方便透露,但是目前四大執行董事辭職,還是有代理的董事,以及幾位總裁副總裁級別的高層在解決問題。

星美特別想澄清的一點是倒閉傳聞,目前星美集團在職員工還有7000多人,在困難的情況下依舊繼續工作,“有一些自媒體可能報道星美倒閉了隕落了,都用了很不好的詞,可能造成恐慌,希望不要有太多妖魔化的言論。放心,肯定不會讓星美倒閉的。”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星美欠薪維權群信息

“洗洗睡吧,夢裡領工資去。”

“明天打起精神來,討薪。”

9月10日,是星美承諾補發工資的日子。晚上23:57,一個433人的討薪群突然又熱鬧了起來,大家等了一整天的工資還是沒有到位。凌晨開始,陸續有個別員工收到了工資,但是大部分員工還在繼續等待。群裡不時流傳著來自高層的指令截圖,裡面明確說要給大家解決工資問題。但已經沒有人再信了,“狼又來了”“這招不管用了”“做的承諾從來沒有兌現過”,群情激憤。

這個討薪群只是星美“欠薪門”的一個縮影——全國從地方影院到總部的營銷、發行部門,都被不同程度地拖欠了社保、公積金、薪水。

欠員工薪水也是星美集團近幾年經營不善甚至違規經營的一個縮影——多個信源向我們反映了星美這些年存在的管理亂象,其中嚴重的包括“危險放映”、“票房造假”等。

對於具體問題,此次與新浪娛樂聯繫的接近星美人士並不完全清楚。針對票房造假一事,她回應:“我們是正規連鎖經營,這種違法的事不會做,是要杜絕的。”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星美欠薪維權群信息

(一)“我開玩笑說,我們頭上是六個定時炸彈”

J先生曾經是上海星美某門店的店長,從貓眼電影的公開數據來看,這家店2017年年票房達到593.3萬,2018年迄今為止的票房產出也有512.8萬。

這些票房背後,其實是一次次頂著風險的放映。

J先生透露,其實星美影城日常運營一直處於物料匱乏的狀態,最明顯的一點是氙燈供應跟不上。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影城員工表示,如今的電影放映主要有激光放映和氙燈放映兩種,一般舊一點的影院還是採用老式的氙燈放映。每一盞燈的使用都是有期限的,比如一盞燈的壽命是1000小時,超出20%還屬正常,但星美的影城往往會超額用到1500個小時甚至2000個小時,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性。

一盞4000瓦氙燈的價格大約是6000塊,影院應該配有備用燈,但星美影院顯然已經無力支撐備用氙燈,甚至有的影廳因為氙燈使用壽命問題而無法開放。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J先生當時的辦公室頭頂就是放映機,他常常開玩笑時,“我們頭上是六個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炸。”

除了氙燈這樣的核心物料供應不足,J先生透露,總部統一採購的飲料、爆米花也經常斷貨,而且星美的每一家影城幾乎都有拖欠房租、水電網費、保潔費等情況,都在苦苦支撐。有的門店可能因為幾十萬的房租欠費停業,有的則是連幾千塊錢的電費、寬帶費都拿不出,每個月總要停業幾天,和各方談判。

“我們是每週一上報本週的資金需求,總部說是週三週四能解決,但基本上不解決,小額費用都是我們自己想辦法,比如電話費辦公用品費,都是由門店人員自行墊付,後續再申請報銷,報銷款遲遲不能到賬。基本只有門店停業了才能拿到錢,不停是拿不到錢的。

我們會跟物業談判,最低支付多少錢能保證讓我再開多少天,談完了找總部要錢,總部也是按照門店的經營情況,決定救哪些店不救哪些店。然後按照最低支付的數額來撥款,能按照最低支付來給錢已經不錯了,還會討價還價的。”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星美國際影城北京世貿天階店門前冷落

(二)斷密鑰之後,票房造假成為星美的遮羞布

電影院運營的核心一是放映物料,二是片源,而這兩樣星美全都無法保證。

J先生透露,因為欠繳票房分賬款,從去年3月份開始,全國的星美影城就開始陸陸續續斷密鑰,因此無法放映新片。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生化危機6》和《金剛狼3》

去年3月《生化危機6》上映後,星美開始拿不到進口片密鑰,只能放國產片。

“我記得最開始停放的是《金剛狼3》,我們大概提前一週開預售,到了週四晚上才通知我們週五沒有密鑰,所以開始了全國範圍的退票。一直到去年五一檔的《加勒比海盜5》,進口片密鑰才逐步恢復正常。過了暑期檔之後,去年9月又開始新一輪的斷進口片密鑰,直到11月底才開始恢復。”

進入2018年,密鑰的問題更加嚴重,國產片也開始斷密鑰。暑期檔《愛情公寓》和《一出好戲》上映時,星美就因為拿不到密鑰而不得不退票。J先生說,當時上海一家門店一天退了1000多張票,店長從上午九點開始操作到晚上十點。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愛情公寓》和《一出好戲》

8月10日之後,中影星美院線旗下的影院基本都被停了密鑰,無法再放映新片。目前只有一些歸屬於聯合院線的影院、以及少數幾家經營情況良好的門店還在繼續放映新片。J先生猜測,這可能是業績最佳的幾家店,星美集團也會出面談判保住。

之前斷密鑰的時期,因為無法知道每週末新上映的片子能不能正常放映,門店都不敢開預售,這給運營者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壓力。

但另一方面,星美依然對各家門店有業績要求,讓大家把票房數字做好看了。

曾經在星美蘇州金雞湖店任職的B先生透露,票房造假已經變成了他們的日常工作內容。

“我們被拉到一個微信群裡,會有人教我們打水的具體步驟,再統一發一張表,上面有正常營業的全國門店,寫明要求每家門店要打多少張票,只能多打不能少打。”

B先生所說的“票房打水”,指的是星美拿出一部買斷的老電影,每天由各家門店出票,以此創造虛假票房,做高營業額。B先生所在的蘇州金雞湖店主要是用動畫片《太空熊貓英雄歸來》來進行操作。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太空熊貓英雄歸來》背後的票房造假現象

貓眼官方數據顯示,這部於2016年4月上映的《太空熊貓英雄歸來》總票房已經達到2101.6萬,但首周票房僅有231.8萬,絕大多數的票房並不來源於正常上映的一個月裡。

B先生透露,當時總部給了好幾部備選片子來進行“打水”,都是星美買斷片,並不會進行放映,門店甚至連片源都沒有。只要在總部發來的鏈接裡輸入影院和影廳編號,再輸入想出票的數量,就可以成功製造出虛假票房。

“我們店比較大,一般會讓我們一天打五六百張票,那我們就會在系統裡開兩個廳,小一點的店可能也要打三百多張票。這個在第三方平臺也能看見,點進去都是滿場停售的狀態。其實之前大家還稍微低調一些,有一個能屏蔽第三方平臺,只進行內部操作的ABS系統,但也因為欠錢被關停了賬戶,後來就交給每家門店明目張膽來打水。我記得有一次我連續打水了15天。”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一家星美國際影城店面

(三)“在星美,我們不解為什麼老闆無視合同無視法律”

星美各地影院門店苦苦支撐、搞虛假繁榮,而位於北京的星美髮行、營銷等公司同樣是債臺高築。

X小姐最初加入星美的營銷部門時,就瞭解到好幾件欠錢的事兒。

2017年5月,由鄭愷和熱依扎主演的電影《臨時演員》只收獲不到1300萬元票房,“當時星美髮行的老闆姚沁沂很不高興,把所有責任都推給了乙方宣傳公司無限自在,於是營銷服務費的尾款一直拖著沒結。6月由蔡卓妍主演的港片《原諒他77次》原來的營銷公司是啟泰,但在上映前半個月,姚沁沂又以他們幹活不好為由,不給錢,臨時換了營銷公司。”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臨時演員》和《原諒他77次》

在星美,X小姐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姚沁沂說的“他們乾的什麼活,不給他們錢”,她很不解,為什麼公司和老闆可以這樣無視合同和別人的勞動。

等到X小姐自己參與由毛舜筠主演的港片《黃金花》的工作時,竟也同樣遭遇到以“活沒幹好,老闆很生氣”為由的欠薪。

今年1月,星美就發生了一次欠薪,但在過年前補上了。第二次欠薪發生在4月,4月25日本應該是發3月工資的日子,但是大家卻沒有等來工資,直到今日,星美還欠著大家從四月份開始的工資。

但即使沒有拿到工資,X小姐說整個部門的同事也都給予理解和寬容,並且為4月底上映的《黃金花》每天加班。

《黃金花》原定的上映時間是4月20日,比五一檔的影片提前一週上映,避開競爭。可就在上映前兩天,整個宣傳發行部門突然接到通知,影片改到4月28日上映。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黃金花》終極海報

“當時同事們都極力勸說姚沁沂不要和《後來的我們》同檔期PK,但是她執意改檔,還擅自作主給所有院線打電話通知。這樣一改我們的排片特別被動,如果420上映可能有15%的排片,但後來只有5%。”《黃金花》只賣出100多萬的票房成績受到這次臨時調檔的影響,但老闆卻把錯誤都推到了員工們的身上,“後來我們聊工資的事,姚沁沂就說《黃金花》沒發好,所以老闆不給發工資。”

《黃金花》沒有賣好,營銷公司光合映畫同樣也沒有收到服務費和渠道費,“光合發了律師函和傳票,但是姚沁沂全部拒收”,X小姐透露,至今星美還欠光合大約30萬的尾款。

X小姐和營銷部門的同事Y小姐、Z小姐都表示營銷圈的行規是一個項目結束就會結清款項,一般在電影下映一個月後就會走完全部流程。Y小姐和Z小姐此前在其他乙方公司工作時,從未遭遇過甲方公司欠錢的情況。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黃金花》臨時改檔海報用的是毛舜筠的紅毯照

“星美欠錢是家常便飯,我們瞭解到的欠供應商的錢就有大概3000萬的規模”,X小姐認為,星美欠下這麼多債務、又官司纏身,其中一個原因是老闆完全無視合同和法律。

2016年春節檔,星美髮行早先和電影《蒸發太平洋》簽訂了“排他合同”,也就是說在同個檔期裡,星美只能發行這一部影片。但星美竟然又再與《美人魚》簽訂了發行合同,被《蒸發太平洋》的片方告上法庭,並且敗訴。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蒸發太平洋》和《美人魚》

X小姐還透露,《黃金花》上映前,星美和淘票票談了華南地區的30萬元票補,合同都快走完了,姚沁沂突然決定不做,一下子就把第三方票務平臺得罪了。發行部門也曾計劃參考《妖貓傳》,聯合京東做一個小規模的互聯網發行,但也是在合同快走完時突然決定不做。

如今星美文化陷入欠薪醜聞,X小姐聽說最近法院把辦公室都貼上了封條,“但姚沁沂竟然跟保安說把封條撕了照常上班。”

X小姐做完《黃金花》之後,一直沒有拿到4、5、6三個月的工資,她在7月選擇離職。其實早在六月初,營銷部門就曾想過集體離職,但是姚沁沂不放人,大家只能又免費打了一個月工。

“我們離職的時候面臨上海電影節,當時星美髮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六月初我聽駐地發行講,姚沁沂說集團下令優化發行團隊,把發行駐地的六七十人一晚上解僱,只留下了北京總部的三個人。當時上海電影節,鄭秀文、佟大為、蔡卓妍主演的《聖荷西謀殺案》要走紅毯,只能留下我們幾個幫忙。”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鄭秀文、佟大為、蔡卓妍主演的《聖荷西謀殺案》在上海電影節紅毯

離職了一個多月,X小姐和Y小姐、Z小姐一直沒有等來她們應得的工資。而更讓她們不解的是,前段時間一位被欠薪的高層透露,其實星美髮行此前有一筆60萬元的進賬,“據說給在職的幾個員工發了兩個月的工資,完全沒管我們離職的人,其他的錢就不翼而飛了,我聽說有一部分是姚沁沂抵了自己的債,她說當時給《黃金花》買了20萬的硬廣,但是我們都沒有看見這些硬廣,也不知道花過這筆錢。”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星美國際影城“中國巨幕”

離職員工講述了星美在影院經營、營銷發行上的種種不正常操作,這個外表看來光鮮亮麗、還在港股上市的星美集團為何會淪落到這樣的境地?

星美集團官網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星美影城數量分別是約80家、100家,而到了2015年這個被定位為“厚積薄發、決勝未來”的年份,星美自建影城達到200家,銀幕1400塊,影院數量的市場佔有率進入前三。而到2017年年底,星美在全國已擁有約365家影院。

2015年的這次大跨越在很多員工看來,都是一次“步子邁大了”的決策失誤,導致資金鍊斷裂。

星美大手筆收購影城的時期,就已經開始欠款。

Y先生曾經是巴中市大通電影院的老闆,2016年9月,星美收購了這傢俬營電影院,合同寫明一年內收購款全部到位,但至今還有40%的款項未結清。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星美巴中大通店已無放映場次安排

在四川地區,有不少私營影城的老闆把店面賣給星美,同樣遭遇了這樣的事情。崇州的S小姐透露,2016年把崇州天道影城賣給星美后,至今還有200多萬尾款沒結清。

“我們還沒走法律程序,先找了星美成都的對接人還有收購部的負責人,但是他們一直都拖著”,S小姐說,不少私營影院老闆在一個“催債群”裡集結,大家也都關注到星美的欠薪事件,“大家也說按星美目前的現狀,連內部問題都沒解決,肯定也還不了我們錢了”。

J先生2014年加入星美時,集團只有81家影城,如今影城增加到300多家,星美又採用門店上交所有收入、再由總部集中分配的“大鍋飯式”管理方式,經營狀況好的門店並不足以拯救入不敷出的門店。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星美影城全國分佈地圖

J先生透露,自己擔任店長的門店每個月的經營人工成本是28萬左右,光憑影城的票房收入就可以做到盈利。但因為“統收統支”的原因,門店連幾萬塊的保潔費用都付不起,還由於長期拖欠保潔費用導致保潔公司扯場,甚至對簿公堂。

B先生2015年加入星美時,那時星美給的是行業內最高福利和工資。“星美的值班經理2800一個月,還有各種餐補提成,一個月能拿到3000多,可能其他影城一個月只有2200到2500。”

激進的收購門店,收購款、房租物業、人員人工等費用加重了星美的成本負擔,新影院一般實現盈利需要2-3年,整體回收期一般則需要5-8年,這些全部導致星美的現金流吃緊。

另一方面,從2014年開始,星美開始創立“影院與零售商業”融合運營的模式,並宣佈“星美非票房戰略進入快車道”;2015年發佈上線互聯網垂直電商平臺星美生活,啟動“互聯網+影院用戶+生活服務+兩公里用戶圈”的核心模式;2016年又打造基於影院的020線下商城。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影城被稱為“影商城”

此種模式並沒有獲得想象中的效益,B先生透露,當時店面還賣Iphone等產品,員工可以拿到折扣價,“會有員工用員工價買下來,然後拿出去賣賺差價”。

在2015年星美院線擴張的步子邁開、各種新玩法鋪開後,星美每況愈下。J先生和B先生都認為,集團並沒有用心經營影院,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資本運作和上市。

在擴張加速的同時,星美控股近三年的負債增速也較快。2017年年報顯示,流動負債比2016年相比增長了6.92億,與2013年相比,五年的流動負債增長了549.32%。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星美控股現金餘額僅有約7000萬人民幣,流動性吃緊。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9月15日院線票房前30

2018年星美第一季度票房收入為6.2億元,而星美控股2018年中期財報顯示半年數據為9.95億元,也就是說第二季度星美票房收入只有3.75億,下跌約40%。

2018年9月3日,星美控股停牌。

去年9月開始,星美欠員工薪水的情況變得嚴重,上海的員工年前就被拖欠了近三個月的工資。今年過年,全國300多家店的店長被拉到一個微信群裡,J先生說,當時大老闆覃輝在群裡指示,一定要解決完社保和工資問題。過年前補上了薪水後,這個群就被解散了,但年後又繼續開始了欠薪。

9月17日,和新浪娛樂聯繫的接近星美人士表示,高層的回覆是,“欠薪的問題一定會解決”。


有料|揭星美‘欠薪門’:資金鍊出問題 集團還有七千多員工

關於“欠薪”問題的高層回覆

前幾年影視行業發展迅猛,各家公司也紛紛大步邁進、謀求上市,星美的困境是行業面對熱錢湧入後不正常擴張的一個極端案例,給整個行業敲響了一記警鐘,我們也希望這家曾經出品過不少好電影的公司,能最終度過這次危機,迴歸創作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