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康熙朝名臣輩出,千古傳誦。然而宦海風高,沉浮難料。明珠罷相削權,索額圖身死囹圄,徐乾學去官之後鬱郁早逝,高士奇倍享尊榮卻被斥退回籍,滿朝重臣名宦少有善終,陳廷敬卻馳騁官場五十多年,歷任工、戶、吏、刑四部尚書,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乞歸之後仍被召回,最後老死相位。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

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

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

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陳廷敬年少得志,十四歲父子同考科舉,父親落榜不第,他卻考得頭名,傳為佳話;自此名聲傳遍三晉,士林皆知。順治年丁酉鄉試,陳廷敬志在頭名,卻因科場舞弊僅中舉人,其後更是因此事牽連出驚動朝廷的山西科場舞弊大案。蒙衛向書所救免於牢獄殺頭之罪,再考,連中兩元,為順治皇帝所器重。本應連中三元,狀元及第,幸得同為山西籍官員衛向書點撥,為避免天下人風言,才被迫點為二甲頭名。自此入宮仕君,傾其一生輔佐兩朝皇帝長達四十九年,忠心耿耿。以致年老耳聾,稱病告鄉之日,康熙皇帝亦流淚挽留以示嘉許。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縱觀陳廷敬四十九年宦海生涯,除了恩公衛向書去職之日所授“等”字訣,岳父所傳“忍”字訣,賢妻月媛所點“隱”字訣之外,自己悟出“穩”字訣,也被逼出一個“狠”字訣。為官五字:等、穩、忍、狠、隱,是這位歷經無數大風大浪仍得善終的貼身法寶。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官場多兇險,伴君如伴虎。普通人悟得一字心訣,稍加修煉,便可成保命秘籍,然以陳廷敬五字皆備,得以在君臣之間通行無阻,更是莫大的智慧和魅力。陳廷敬一生在南書房行走稍多,手握票擬大權,每一批註至關重要,以他人如明珠、徐乾學、高士奇諸人之流,莫不揣測上意,而不根據客觀實際以為批註之依據;陳廷敬無論奏摺報喜報憂,皆從國計民生為根本,絕無奉承客套之言。秉公票擬,一一斟酌。雖是老臣之心錚錚日月可鑑,卻也常常引得康熙皇帝大發雷霆。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無論是查辦富倫欺君案還是查辦雲南詐餉案,亦或是奉旨稽查錢幣案,及至晚年私訪江南最終參倒索額圖、徐乾學、高士奇等人,陳廷敬都銘記官場五字訣,一心為公,絕無二意,所以也總能在一樁樁棘手的案子中找到突破口並得以順利解決。皇親國戚又如何,滿清遺老又怎樣,只要身子正、行事正,便總不會黑的變成白的。一心為公是陳廷敬得以明哲保身併成為後世楷模的核心精神所在,不貪財,不戀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再運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手段,這就是大清相國的“煉成記”。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正如書中所提到,陳廷敬剛正不阿,軟硬不吃,但他身邊的人可以把圈套下在弟弟陳廷統的身上,反正銀子都是送到陳府,弟弟出事,哥哥總不能不管!就像是在實際中,兒子犯了事,老子肯定要出面的。又如親家張汧被人設計,貪贓買官案發後被下牢獄,面臨殺頭死罪,唯他可救。如此種種,難以計數,自古為官不易,守得住自己兩袖清風乾乾淨淨,但問題卻常常出在身邊人身上,牽連於己,一步步也被拖下水,至此黑白顛倒、公私不分。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陳廷敬之所以能在朝行走半百而不觸紅線,不僅僅在於他能一心為公、恪盡職守,當面對某些難以調和的問題時也能夠靈活求變,不固守陳規。人事自是難以避免,只看尺度拿捏如何,是否處理地恰到好處,保持平衡。但有一點也是顯而易見,若是欺上壓下,做兩面人勢必要吃下苦果。高士奇何等威風,皇帝賜宅紫禁城,御書“平安”二字掛於門上,處處逢源,哄著皇上高興;對下強佔民宅,欺壓百姓,甚至害人性命。雖然一時風光得意,但末了也免不了被罷官貶謫的宿命,走上神壇難之有難,但跌下來卻是片刻的事。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古今官場是一樣,無論何處為官,官位幾何,不管路子多廣,後臺多硬,初心變了,免不了的是身陷囹圄,遭人唾罵的下場。想當年明相國權傾朝野,領輔國大臣、大學士、禮部尚書銜,被滿朝文武尊稱相國,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等風光,卻也落得個罷官奪權的狼狽下場;索額圖又是何等高人,索尼之子、名門之後、滿清貴族,自年輕時便跟隨皇帝皇帝左右,寸步不離,雖遭貶謫賦閒在家多年,但重新起用後又成了第二個“明相國”,但卻收穫更加可悲的結果,至死不能走出牢獄。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陳廷敬只有一個,然而明珠、索額圖、高士奇等人卻滿朝皆有。無論古今,凡有官位即掌權,掌權則可為國盡瘁、為民謀利,亦可欺君罔上、魚肉百姓。清官也好,貪官也罷,歷史自會為其安排應有的宿命,只是到來有早有晚罷了。

為官之道,已無陳廷敬

也正如俗話所說:爬得越高,摔得越慘!但有一點可以確信,奸臣不倒則以,一倒即是萬世罵名。

更多本文內容【音頻】內容,請打開今日頭條APP客戶端,搜索【愛音東北】或下載【愛音斯坦FM】APP收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