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泽州盛产小米,小米煎饼也是本地的一道传统美食。

特别的材料,特殊的工艺,特定的家伙什儿造就了泽州小米煎饼绵软、清香的特点,尝过以后让人齿颊留香。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小米煎饼”在泽州更是吃出一种地方习俗,在当地谁家修建了新房,搬进去住的第一天,头等大事就是吃煎饼,当地人叫“发家煎饼”。小米煎饼有鸡蛋小米的、有红糖小米的、还有葱花小米的,大大满足了人们不同口味的需求,想吃哪样吃哪样。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吃煎饼的人群也是多样化,同宗同姓的过来吃,左邻右舍的唤来吃,亲戚朋友请来吃,过路行人叫来吃。而且煎饼发得越蓬松越好,来吃的人越远越吉利,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因为煎饼发得越蓬松预示着发家速度越快,来吃的人越多预示着发家的去路越宽,吃得越多预示着发家来源越广。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传说中的“发家煎饼”还有个动人的故事:很早以前,一家贫苦农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搭起三间草房,搬进去的第一天,正好有五百名将士路过此地停留一宿。不少人拿着酒肉食品前来慰问。贫苦人家没有什么好吃的,家中只有小米八斗,为表心意,次日早起便借了七、八个鏊子,围坐在火边上摊煎饼。士兵们未曾埋锅造饭,路经门口,闻见香味,伸头探望。老实忠厚的农民强拉硬拽着士兵们吃煎饼,士兵们军纪严明,不肯接受,他就把煎饼往士兵们的手里塞,士兵们只好摆着手摇着头往后退。将领见此情景,深受感动,于是下令允许一个兵卒吃三个煎饼,留下九枚铜元。老农不愿收钱,可将领也不依不饶,最后他只得遵从军令。趁老农他收煎饼摊的间隙,士兵便叮叮咚咚往屋里扔钱,等将士们走后,老农将钱一数,正好是四千五百个铜元。他用卖煎饼的钱置办了很多东西,还做起了小本生意,很快便摆脱贫困,富裕了起来。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久而久之,煎饼成了民间习俗。住新房盼兴旺,人们认为煎饼本身是发酵起的,发得虚发得快,再者煎饼的谐音是尖饼,尖是向上冒的意思。尖饼发得快冒得高,说明住新房喜临门,家庭就能很快兴旺起来。于是不管穷家富户住新房,都要先吃发家煎饼,图个吉利。随着斗转星移,住新房盼兴旺,发家煎饼头一桩,便成了我们泽州的民间习俗,表达了人们的美好追求和良好愿望。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小米煎饼的原料制作很关键,将小米用水泡软后磨成浆,放在适度的温度下发酵六到八个小时。看清楚,两个鏊都盖着盖子,火上还有个盖子!相互轮换,才能保证鏊内的温度。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制作小米煎饼的用料虽简单,但制做却麻烦。制做煎饼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第一步关键是“泡小米”:把小米用水泡软。

第二步关键是“发小米”:将泡好的小米磨成米浆,放在适度的温度下“发”六到八个小时,至虚软为止。

第三步关键是“煎”:山西人俗称为“摊”。摊煎饼前,要先将鏊加热。煎饼鏊在山西有两种,一种是类似于山西人打月饼的鏊子,也就是我们在街头通常看见的卖煎饼的摊主使用的那种鏊子;另一种是一套晋城独有的特殊煎制工具,圆形,中间凸起,需配备两个盖子,一个盖在鏊上,一个座在半火上,这种鏊子和旧时山西人使用的煤炉子搭配,相当安稳。发好的粥舀入鏊内,随着“哧……”的一声,立即盖上盖子,接着两个盖子要不时替换,这样鏊内的煎饼才能均匀受热。约5分钟香气飘出,煎饼也就熟了。

泽州美食:冬天,让热乎乎的“发家煎饼”叫你起床吧!


制作好的煎饼,甜味中带有一股淡淡的酸,松软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