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大谜案之红丸案:是谁杀了皇帝(明光宗)?

明代三大谜案之红丸案:是谁杀了皇帝(明光宗)?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这一年七月,在位实足四十八年的明神宗来翊钧驾崩,八月当了近十九年太子的朱常洛即位,历史上称为明光宗。可是光宗在位反一个月,便一命呜呼。于是,人们决定这一年的八月起,称为泰昌元年。也在同一个月中,光宗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改明年为天启元年。在两个月中,皇位一下子从祖父传到孙子手里,可称明朝之最。

明代三大谜案之红丸案:是谁杀了皇帝(明光宗)?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皇位递嬗过程中,连续发生了两起宫廷大案,即“红丸案”和“移宫案”,对此后明代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延伸到清朝初年。

“梃击案”以后,常洛的太子地位总算稳定下来。朱常洛的生活也有了很大变化,郑氏不时送来金银珍宝和精食美馔,并选了八名美女送来侍奉太子。朱常洛虽已当了十几年太子,但历来备受冷落,供奉淡薄。地位忽然有了如此转变,他受宠若惊,有如穷儿乍富,一时不免贫淫纵欲。

明代三大谜案之红丸案:是谁杀了皇帝(明光宗)?

他初登大位,也想显示一下自己是勤于政务的明君,不免公务烦劳。郑贵妃这时又居心叵测地送来几名花枝招展的美女,朱常洛在应付朝政之后,一退朝便有饮宴和宴女侍候。他虽然身体不好,却努力支撑着。

一天,退朝以后,宴于内廷,一时兴奋,接连“御幸”宫女数人,“圣容顿减”,憔悴不堪。八月十一日,万寿节(皇帝生日)传令免朝贺,已经卧床不起了。次日,召内医崔文升请脉。朱常洛纵欲伤身,而崔认为是肾虚火旺,给他开了一服药性很强的泻药,这一下,光宗一夜竟泻了数十次,支离床褥之间,精神立觉委顿不支。而郑贵妃昼夜遣人探问,不问病情,一味催促他赶紧下旨封自己为太后。

明代三大谜案之红丸案:是谁杀了皇帝(明光宗)?

光宗不得已,在病榻上下谕礼部,准备封郑氏为太后的礼仪。此事立即遭到反对。礼部大臣认为:郏氏既非皇上生母,亦非先帝正宫皇后,本朝无封太后之先例,况且皇上初立,生母尚未追封。

兵科给事中杨琏上疏,更是直言不讳地劝光宗“慎起居”。疏中直接说到皇帝的生活,同僚们都很为他担心,结果光宗看了奏疏.似乎觉得他说到了问题的症结,不但没有治罪,反而十分看重他。光宗在病中几次召见群臣,他不谈当时政务,却谈了不少身后之事.甚至提到了自己的陵墓之事。

八月二十九日,光宗于病榻中召见首辅方从哲等人,并特命兵科给事中杨涟一起八觐。这时.他的病情已十分严重,全身发冷.群臣来到他卧病的乾清官东暖阉,朱常洛又对大家说起自己怕是不行了等话,朝臣们劝慰他说:陛下登基个月以来,善政甚多,老天必然保佑无虞。光宗道:“病势已难挽回。赶紧立太子是正事”。

明代三大谜案之红丸案:是谁杀了皇帝(明光宗)?

于是召皇长子朱由校出见群臣。朱常洛指着朱由校说:“卿等辅佐他为尧舜之君。”话音剐落,负责照顾皇长子的李氏走出,要求光宗封自己为皇后,光宗下令将李氏封为皇贵妃。这一段时间,光宗朱常洛卧床不走的事已传遍朝野。

有人传说,鸿胪寺丞李可灼炼制了一种仙丹,据说可以包治百病。李可灼也向首辅方扶哲自荐,欲入宫为光宗医病,光宗听说此事,很感兴趣。于是,谈完几件事后,光宗同方从哲:听说有个鸿胪寺官要进药,人在哪里?方从哲答道:李可灼自称仙丹,未敢轻信。光宗命速召李可灼。李可灼来到后,为光宗诊了脉.并谈起病源及医治之法,说得头头得道。光宗大喜,命李赶快进药。

明代三大谜案之红丸案:是谁杀了皇帝(明光宗)?

当时在场的十三位大臣与李可灼一同退下,命李与御医们讨论进药之事。御医与李可灼意见不一致,正在争论之中,光宗又派人催李快进药。李可灼拿出一个红色药丸,用奶调和,给光完服下。光宗本来喘得厉害,喝了这药竟然止住了。光宗大喜,连声称李可灼为忠臣。这时,大臣们出乾清宫门稍候。少顷,传出消息,说圣躬进药后,暖润舒畅,并想要吃东西了。一时群臣欢跃而退,李可灼留在宫中。不久,传出光宗圣旨,令李可灼再进一丸。御医们都说不行,而光宗恐药力歇。催问甚急,不得已,李可灼又调了一丸进上。不多时,又进了第三丸。当晚,内阁大臣向李可灼探讯病情。李可灼答称:皇上服药后,传安如常。

不料,次日凌晨,宫中忽然急召群臣,大家急忙赶去,原来,光宗朱常洛已经驾崩。而首辅方从哲认为李可灼诊病有功,以皇长子令旨,赏李可灼银五十两,彩缎两匹。

光宗朱常洛在位的时间,从八月初一日登基,至九月初一晨崩逝.满打满算也只有三十天,是明代诸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在他卧病期间,两次病情大变,都是由于进药,一次是内医崔文升进泻药,这次是李可灼进红丸,初服颇有效.连服三丸,竞一命呜呼变化太快,不免使人生疑。

明代三大谜案之红丸案:是谁杀了皇帝(明光宗)?

李可灼进药以前,社会上对他的“仙丹”已有传闻。同时,两次进药的人,似乎又都与郑贵妃有关,内医崔文升原是郑贵妃属下,李可灼则是由一贯依附郑氏集团的方从哲引荐的。因此,这件事立刻成为朝内斗争的导火索,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从立储时即已对立的两大派,又借这一问题,互相大肆攻讦。正统派群臣联系到以前发生的“梃击案”,说崔文升、李可灼都有意弑逆,应当立正刑典,并查出幕后主使者,这当然是指向郑妃一伙的了。而首辅方八哲则立图为自己辩白,说明李可灼进药情形。但他在光宗死后,仍然不合理地奖赏李可灼,使人们产生怀疑,事情越闹越大。最后,为平息事态,由阁臣建议,将二人重新处理:李可灼下狱究问,而后流戍边远;崔文升发配到南京充净军,这件事才暂时得以了结。

明代三大谜案之红丸案:是谁杀了皇帝(明光宗)?

至于李可灼所进红丸到底为何物,其说不一。一说是一种房中药,一说为道家丹药,一说为一种普通补药。当时有人认为,这“红丸”是金丹或春药都有可能,李可灼是受人指使,以此药进上以求其速死。也有人认为,光宗的病,无非是身体虚弱,大泻之后,还能召见群臣,亲举玉盏,当时若能用温平之剂缓缓滋养,自然会好转,而李可灼用红铅之类助火之药,以致皇上病亡,虽然是误用药剂,但也罪责难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