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大謎案之紅丸案:是誰殺了皇帝(明光宗)?

明代三大謎案之紅丸案:是誰殺了皇帝(明光宗)?

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這一年七月,在位實足四十八年的明神宗來翊鈞駕崩,八月當了近十九年太子的朱常洛即位,歷史上稱為明光宗。可是光宗在位反一個月,便一命嗚呼。於是,人們決定這一年的八月起,稱為泰昌元年。也在同一個月中,光宗長子朱由校即位,是為熹宗,改明年為天啟元年。在兩個月中,皇位一下子從祖父傳到孫子手裡,可稱明朝之最。

明代三大謎案之紅丸案:是誰殺了皇帝(明光宗)?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在這個皇位遞嬗過程中,連續發生了兩起宮廷大案,即“紅丸案”和“移宮案”,對此後明代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甚至延伸到清朝初年。

“梃擊案”以後,常洛的太子地位總算穩定下來。朱常洛的生活也有了很大變化,鄭氏不時送來金銀珍寶和精食美饌,並選了八名美女送來侍奉太子。朱常洛雖已當了十幾年太子,但歷來備受冷落,供奉淡薄。地位忽然有了如此轉變,他受寵若驚,有如窮兒乍富,一時不免貧淫縱慾。

明代三大謎案之紅丸案:是誰殺了皇帝(明光宗)?

他初登大位,也想顯示一下自己是勤於政務的明君,不免公務煩勞。鄭貴妃這時又居心叵測地送來幾名花枝招展的美女,朱常洛在應付朝政之後,一退朝便有飲宴和宴女侍候。他雖然身體不好,卻努力支撐著。

一天,退朝以後,宴於內廷,一時興奮,接連“御幸”宮女數人,“聖容頓減”,憔悴不堪。八月十一日,萬壽節(皇帝生日)傳令免朝賀,已經臥床不起了。次日,召內醫崔文升請脈。朱常洛縱慾傷身,而崔認為是腎虛火旺,給他開了一服藥性很強的瀉藥,這一下,光宗一夜竟瀉了數十次,支離床褥之間,精神立覺委頓不支。而鄭貴妃晝夜遣人探問,不問病情,一味催促他趕緊下旨封自己為太后。

明代三大謎案之紅丸案:是誰殺了皇帝(明光宗)?

光宗不得已,在病榻上下諭禮部,準備封鄭氏為太后的禮儀。此事立即遭到反對。禮部大臣認為:郟氏既非皇上生母,亦非先帝正宮皇后,本朝無封太后之先例,況且皇上初立,生母尚未追封。

兵科給事中楊璉上疏,更是直言不諱地勸光宗“慎起居”。疏中直接說到皇帝的生活,同僚們都很為他擔心,結果光宗看了奏疏.似乎覺得他說到了問題的癥結,不但沒有治罪,反而十分看重他。光宗在病中幾次召見群臣,他不談當時政務,卻談了不少身後之事.甚至提到了自己的陵墓之事。

八月二十九日,光宗於病榻中召見首輔方從哲等人,並特命兵科給事中楊漣一起八覲。這時.他的病情已十分嚴重,全身發冷.群臣來到他臥病的乾清官東暖閹,朱常洛又對大家說起自己怕是不行了等話,朝臣們勸慰他說:陛下登基個月以來,善政甚多,老天必然保佑無虞。光宗道:“病勢已難挽回。趕緊立太子是正事”。

明代三大謎案之紅丸案:是誰殺了皇帝(明光宗)?

於是召皇長子朱由校出見群臣。朱常洛指著朱由校說:“卿等輔佐他為堯舜之君。”話音剮落,負責照顧皇長子的李氏走出,要求光宗封自己為皇后,光宗下令將李氏封為皇貴妃。這一段時間,光宗朱常洛臥床不走的事已傳遍朝野。

有人傳說,鴻臚寺丞李可灼煉製了一種仙丹,據說可以包治百病。李可灼也向首輔方扶哲自薦,欲入宮為光宗醫病,光宗聽說此事,很感興趣。於是,談完幾件事後,光宗同方從哲:聽說有個鴻臚寺官要進藥,人在哪裡?方從哲答道:李可灼自稱仙丹,未敢輕信。光宗命速召李可灼。李可灼來到後,為光宗診了脈.並談起病源及醫治之法,說得頭頭得道。光宗大喜,命李趕快進藥。

明代三大謎案之紅丸案:是誰殺了皇帝(明光宗)?

當時在場的十三位大臣與李可灼一同退下,命李與御醫們討論進藥之事。御醫與李可灼意見不一致,正在爭論之中,光宗又派人催李快進藥。李可灼拿出一個紅色藥丸,用奶調和,給光完服下。光宗本來喘得厲害,喝了這藥竟然止住了。光宗大喜,連聲稱李可灼為忠臣。這時,大臣們出乾清宮門稍候。少頃,傳出消息,說聖躬進藥後,暖潤舒暢,並想要吃東西了。一時群臣歡躍而退,李可灼留在宮中。不久,傳出光宗聖旨,令李可灼再進一丸。御醫們都說不行,而光宗恐藥力歇。催問甚急,不得已,李可灼又調了一丸進上。不多時,又進了第三丸。當晚,內閣大臣向李可灼探訊病情。李可灼答稱:皇上服藥後,傳安如常。

不料,次日凌晨,宮中忽然急召群臣,大家急忙趕去,原來,光宗朱常洛已經駕崩。而首輔方從哲認為李可灼診病有功,以皇長子令旨,賞李可灼銀五十兩,綵緞兩匹。

光宗朱常洛在位的時間,從八月初一日登基,至九月初一晨崩逝.滿打滿算也只有三十天,是明代諸帝中在位時間最短的。在他臥病期間,兩次病情大變,都是由於進藥,一次是內醫崔文升進瀉藥,這次是李可灼進紅丸,初服頗有效.連服三丸,競一命嗚呼變化太快,不免使人生疑。

明代三大謎案之紅丸案:是誰殺了皇帝(明光宗)?

李可灼進藥以前,社會上對他的“仙丹”已有傳聞。同時,兩次進藥的人,似乎又都與鄭貴妃有關,內醫崔文升原是鄭貴妃屬下,李可灼則是由一貫依附鄭氏集團的方從哲引薦的。因此,這件事立刻成為朝內鬥爭的導火索,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從立儲時即已對立的兩大派,又借這一問題,互相大肆攻訐。正統派群臣聯繫到以前發生的“梃擊案”,說崔文升、李可灼都有意弒逆,應當立正刑典,並查出幕後主使者,這當然是指向鄭妃一夥的了。而首輔方八哲則立圖為自己辯白,說明李可灼進藥情形。但他在光宗死後,仍然不合理地獎賞李可灼,使人們產生懷疑,事情越鬧越大。最後,為平息事態,由閣臣建議,將二人重新處理:李可灼下獄究問,而後流戍邊遠;崔文升發配到南京充淨軍,這件事才暫時得以了結。

明代三大謎案之紅丸案:是誰殺了皇帝(明光宗)?

至於李可灼所進紅丸到底為何物,其說不一。一說是一種房中藥,一說為道家丹藥,一說為一種普通補藥。當時有人認為,這“紅丸”是金丹或春藥都有可能,李可灼是受人指使,以此藥進上以求其速死。也有人認為,光宗的病,無非是身體虛弱,大瀉之後,還能召見群臣,親舉玉盞,當時若能用溫平之劑緩緩滋養,自然會好轉,而李可灼用紅鉛之類助火之藥,以致皇上病亡,雖然是誤用藥劑,但也罪責難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