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明光宗朱常洛的泰昌新政


明光宗朱常洛的泰昌新政

明光宗运气比他祖宗明孝宗差的太多,

明光宗和明孝宗面临的处境是非常,非常相似的,

都是出生低贱,却是长子,

老爹宠爱的是一个贵妃,而这个贵妃都对其不满。


明光宗朱常洛的泰昌新政

但是明孝宗运气好,一路上宫内有太监宫女,吴皇后庇佑,

宫外也有文官大臣相护,自己也非常努力,所以会有弘治中兴。

两人有一处有很大差别,就是明孝宗一生爱皇后一人,无其他妃嫔,

明光宗则对女色沉湎过度,害了身体,

再加上,当时党争太过厉害,挺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动摇国本。也让光宗死的说实话不明不白。


明光宗朱常洛的泰昌新政

明光宗所谓的泰昌新政,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1、撤回矿监税使;

2、发内帑赏赐边军;

3、任命和恢复官职。

稍加分析即可知道,这是皇权在万历年间和官员集团斗争几十年之后,做出的重大妥协。

妥协原因也很简单,

光宗完全是官员集团立挺才得以即位的,否则可能根本不会被立为太子。

那他当然得投桃报李,让渡利益来巩固自己的基本盘了。

至于这三条所谓的新政内容,根本于国无益,只是满足了官员集团的私利而已。


明光宗朱常洛的泰昌新政

首先,以矿监税使为代表的各种“苛捐杂税”,其实就是对商业征税。

对商业征税难道不应该么?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当然应该,但官员集团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是皇帝向他们抢钱。

商业是地主富绅经营的,而官员集团就是地主富绅的代言人。

在他们看来,朝廷只能收正赋,只能收农民的税,而他们不但官绅免于纳粮,而且任何一分钱都不应该出。


明光宗朱常洛的泰昌新政

再者,逼皇帝发内帑赏赐边军,进一步挤压了皇权,扩大了官员集团的利益。

本来边军的粮饷自然应该国家财政解决,现在让皇帝掏私房钱,一旦形成定例,则国家财政就可以“省“出这么多钱。

以官员集团的尿性,必然是继续兼并土地,把本来上税的民田,兼并为不上税的官绅田。

国库将会顺理成章地少这么一块。


明光宗朱常洛的泰昌新政

第三,任命和恢复官职,这就是赤裸裸的翻案。

万历和官员集团斗了一辈子,甚至不得不用空缺编制的方法来削弱对手,至此宣告彻底失败。

因此,光宗中兴,不是明帝国的中兴,而是官员集团的狂欢,

只不过话语权掌握在他们手里而已。


明光宗朱常洛的泰昌新政

从另一个角度说,所谓的光宗中兴也将明帝国推到了倾覆的边缘。

一个几乎丧失了财权和人事权的政权,离完蛋还能远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