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三國名將出身強盜,能與關羽同樣奉為神

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 奧斯特洛夫斯基

人生的磨難是很多的,所以我們不可對於每一件輕微的傷害都過於敏感。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於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 洛克

人生並不像火車要通過每個站似的經過每一個生活階段。人生總是直向前行走,從不留下什麼。 —— 劉易斯

東漢末年,政治黑暗,地方控制衰弱,土地兼併也日益惡化,民眾飽受苦果,加上天災瘟疫,紛紛起來造反,爆發了黃巾之亂的大規模叛亂。明代著名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三國演義》大家耳熟能詳,就以黃巾之亂為背景,亂世浪花濤英雄。

三國時期的忠人義士猛將,還有才智過人的英雄眾多。今次講一名頗為傳奇的東吳將領,立下很多戰功,但年少時卻燒殺搶掠作惡多端。據指,他武功高強,可與蜀漢的關羽及曹魏的張遼匹敵。曾為孫權奪得荊州。他武功高強,也足智多謀-就是甘寧。

這位三國名將出身強盜,能與關羽同樣奉為神


甘寧在年少時是個惡人,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又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因為他身佩鈴鐺、衣著華麗,人稱錦帆賊。二十多歲時,停止搶劫,熟讀諸子。

《三國志·蜀書·劉二牧傳》引王粲《英雄記》載,在劉璋繼父親劉焉擔任益州刺史之初,荊州別駕劉闔煽動甘寧等起兵造反不敵,轉投奔至荊州。曾經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但不被重用。其後他東進轉投孫權帳下,才扭轉他的命運,初露鋒芒。

這位三國名將出身強盜,能與關羽同樣奉為神


甘寧在東吳戰績甚多,參與赤壁之戰大敗曹軍,隨周瑜破曹操於烏林,在南郡攻打曹仁後,緊隨魯肅鎮守益陽防備關羽。關羽號稱人馬三萬,親選五千精銳欲渡河,甘寧向魯肅保證只需八百兵士就能阻關羽。魯肅派夠一夭,果然,關羽聽聞是甘寧領軍便不敢渡河,原地建營寨。現今湖北益陽還有一處名為關羽瀨的地方,就是相傳關羽當年不敢渡江之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也有載:又東北過益陽縣北,縣有關羽瀨,所謂關侯灘也。

甘寧的威名,可稱得上東吳第一,據《三國志·吳書·甘寧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孫權評價甘寧: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除了歷史記載,民間也流傳甘寧的傳說,到了宋朝時更因而被百姓封為神。南宋時期,百姓為他建廟宇,封他為昭毅武惠遺愛靈顯王,成為長江富水流域一帶,最為獨特也最有影響的三國曆史人文現象。

在三國時期,被稱為神的除了關羽,另一個就是甘寧。那麼,甘寧又有甚麼條件被封為神?另一個焦點就是,在廟宇前一旦聚集了烏鴉,也會被世人稱為神鴉,又是為什麼?

據傳說,甘寧在負責守護的富池口其間,由於戰事不斷,百姓日子苦不堪言,所以甘寧就命令手下的將士不能糟蹋糧食,違令者就要殺頭。剛下令不久,甘寧的飼馬員沒有看好戰馬,結果讓馬吃了糧食。飼馬員知道自己的難逃罪責,想要為馬求情:這是我的罪過,但是馬是無知的。不應該讓它跟我同罪。甘寧固然捨不得(更何況戰馬對東吳來說相當珍貴),但是在軍隊就需要嚴遵軍令之下,甘寧無奈地含淚親手殺了飼馬員和戰馬。甘寧體會百姓痛苦,備受青睞。

這位三國名將出身強盜,能與關羽同樣奉為神


其後,甘寧應戰東進的劉備,他帶著病上戰場,過程中中了毒箭,從馬上摔落掉進河就死了(但史書記載甘寧是病逝的);當時,劉備士兵想要帶屍體回去領賞,但是當時天空突然襲來數千只烏鴉,將士兵驅趕逃離,這些烏鴉一直把甘寧的屍體護送到富池口。碰巧在當天有石匠遇見,幫他拔出毒箭。

石匠沒是讓自己兩個徒弟,將甘寧送回,但是徒弟想拿甘寧的戰袍換錢財,就在他們行動時,烏鴉又開始叫起來,這二人瞬間吐血而亡。最終,百姓將他埋在山腳下,烏鴉也飛到了那裡守護他。人們為了緬懷甘寧,就在他死去的江邊修建了廟宇。

這位三國名將出身強盜,能與關羽同樣奉為神


每逢三月初三,當地百姓就會組織祭祀,唐玄宗李隆基,還曾修補廟宇。後來甘寧被宋徽宗趙佶又冊封為吳王。然而,後世不少文人墨客賦詩詞來歌頌他的豐功偉績,《三國演義》引述後人有詩嘆曰:巴郡甘興霸,長江錦幔舟。關公不敢渡,曹操鎮常憂。劫寨將輕騎,驅兵飲巨甌。神鴉靈顯聖,香火永千秋!清朝時,甘寧寺廟修建得相當雄偉,單單是房間就有一百多間。

佛說: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誇獎我們,讚歎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