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臣王莽篡國記

亂臣王莽篡國記

王莽利用王太后的權勢,逐步完成清除異己的目的,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與此同時王莽將那些跟隨他的人,逐一安插到相應的位子形成自己在朝廷的勢力。

王莽現在主要的對手不再是一般的大臣了,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篡奪漢朝的江山。為達到此目的,他開始為自己篡權制造輿論。

王莽安排親信巡視各地,回來後說全國各地的形勢都很好,並且偽造各地民謠三萬餘句,為王太后歌功頌德,也為自己臉上貼金。

醴陵侯劉慶為了巴結王莽上書說:“周成王繼位時年幼,周公攝政代行皇帝職權,如今平帝年幼,安漢公王莽應像周公一樣代行皇帝職權。”眾人無不附和。

平帝駕崩,成帝的下一代子侄中不少已經成年,王莽不願讓這些人繼位,提出兄弟之間不能繼承,必須在成帝的第三代侄孫中選擇,結果選上了僅兩歲的劉嬰。王莽為掩人耳目,特意安排人占卜,

劉嬰自然勝出。

有人上報:“武功縣挖井時挖出一塊白色的石頭,上圓下方,有紅色的文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王莽讓大家都去稟報太后,太后說這是謠言。深受王莽重用的太保王舜勸太后說:“事情鬧到這步田地,已經沒法阻止了,其實王莽也沒有別的意思,只不過是通過這種方式,加重自己的權利,說到底還是為了給朝廷效力。”太后無奈只得同意,並且下詔:“王莽要像當年的周公輔佐周成王一樣,登上皇位,代行皇帝職權。”

王莽在朝廷的鐵桿粉絲們,自然是異常高興連聲稱讚太后英明,併為王莽的稱謂作出規範如:“在明堂祭祀漢朝的祖宗時,司儀稱王莽‘假皇帝’,臣民稱王莽‘攝皇帝’。”

這之後,假託神靈名義的怪事層出不窮。將這類事做的最為完善的是哀章。哀章梓潼人,愛說大話且名聲不好。他揣摩出王莽的心思,私下製作銅櫃,內有兩個題簽,也就是書籍。其一:“天帝行璽金匱圖”,其二:“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書中說:“王莽是真天子,太皇太后要服從天命。”圖和書中都列出王莽的八個大臣,還有兩個不知是何人的名字,再加上哀章本人,共計十一人。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官職和爵位。哀章將銅櫃送到漢高帝廟,交給僕射。僕射上報,王莽來到高帝廟參拜銅櫃,接受天神命令漢家禪讓的符命。

銅櫃事變後,最高興的是王莽,他終於遂了多年的心願,當了皇帝。立刻改國號為“新”。當然還有一個也和王莽一樣高興,他就是哀章。因為哀章由一個平頭百姓一躍成為王公大臣。

王莽大封群臣,大赦天下。然後給漢朝皇帝劉嬰下達策書。大意為:“你祖上的福氣保佑你劉家二百一十年的天下,如今,天意讓我來當皇帝,我封你為安定公。從今後原來的太皇太后也改為安定太后。”宣讀完策書,王莽還拉著劉嬰的手流淚嘆息:“我本想按照周公的做法,待你成年再將天下還給你,可惜天命難違,從今起就是我來當皇帝了。”劉嬰下殿,面北稱臣,其情景在場的文武百官無不感動。

我實在是佩服王莽的演技,若是在今天王莽當演員一定會獲獎。我這裡絕不是挖苦王莽,不信你再接著看。

劉嬰當了安定公後,被幽禁在自己的安定府之內,由王莽安排門衛、使者,負責監視管理。不准他人與劉嬰說話,以致劉嬰長大成人連牛馬都不認得。實在是可憐可嘆,劉邦的子孫竟被人欺負到如此田地!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王莽把持朝政後,全國各地各種上天的啟示,神明的符命接踵而至,如若不是有一個總導演,豈能有如此多的巧合。我想這個總導演一定就是王莽,其他人最多是副導演。哀章雖然演的也很精彩,但是他極可能是不請自來的友情演出者。

欲知王莽的命運如何,請看下集《昏君王莽覆滅記》。

(謝謝你閱讀本文,如果你是用手機閱讀本文,且願意繼續閱讀本人的其他文章,請點擊文章標題下方左側本人頭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