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通州這地方騰退土地1777公頃!居全市首位


拆!通州這地方騰退土地1777公頃!居全市首位


2018年通州區累計拆除違法建設2006.77萬平方米,銷賬1356.47萬平方米,騰退土地1777.76公頃,均居全市首位,實現了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範圍基本無違建。


信息上線 實時共享

2018年7月,通州區發改委上線全市首個區級“疏整促”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將所有任務細化、量化、具體化、項目化,在平臺中“落點落圖”,進行過程管理,實現“帶圖作戰”。

平臺通過“鄉鎮填報—部門審核—區級統籌—市區聯動”四級統一機制,實現全區信息實時共享、數出一家,確保數據的時效性、真實性、可靠性。同時平臺運用遙感、地理信息等技術,實現對進度數據和空間數據的挖掘應用,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做好“加減法” 建成一批公園

“以前這兒是一個養殖小區,又髒又亂,現在成公園啦,漂亮著呢!”劉女士正推著嬰兒車在劉莊公園裡曬太陽。通過疏解整治促提升,通州區永順鎮將1.7萬平方米的養殖小區拆除騰退,騰退後的土地被納入新建的劉莊公園,周邊居民出門遛彎有了好去處。不止劉莊公園,曾經破敗不堪、曾是養殖場的宋莊公園,也華麗變身,重煥生機。“原來那些養雞養鴨的都走了,環境變化太大了,這個大公園一建,大家跳舞、健身不愁沒地兒了。”居民季女士望著園中清澈的湖水,開心地說。

劉莊公園、宋莊公園的蛻變只是通州“疏解整治促提升”的眾多成果之一。2018年以來,2018年累計拆除違法建設2006.77萬平方米,銷賬1356.47萬平方米,騰退土地1777.76公頃,均居全市首位,155平方公里範圍基本實現無違建。

“開牆打違法建設拆除、土地復墾、無證無照經營整治、疏解一般製造業等八項工作完成及超額完成市級任務。

廢料變身透水磚 森林公園再利用

針對建築垃圾資源化、違建拆除等難題,通州區先行先試,率先在區級層面出臺配套文件,以張家灣、馬駒橋、臺湖鎮為試點,設置固定和臨時建築垃圾生產線,推進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和再生產品使用。在張家灣鎮,一款“神器”將建築垃圾變廢為寶。巨大的粉碎機轟鳴作響,經過切碎和分篩等處理的建築垃圾,按照顆粒大小分成4堆。其中,粉狀的混凝土顆粒和另一種專門大小的磚顆粒被運到車間裡,混入少量的沙子、水泥等輔料後,用靜壓振動的方式,壓制成磚。目前,大運河森林公園已經鋪設這種透水磚1萬多平方米,類似的建築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方式將在全區大力推廣。

環境在持續改善 百姓感受身邊美

疏解整治促提升,百姓感受到的是身邊實實在在的變化:低端產業沒了,一座座生態公園嶄新亮相,出門就見綠;老胡同私搭亂建、積存垃圾沒了,成了遠近聞名的文化名街;佔道經營沒了,幾十家品農超市遍佈居民區,購買蔬果更加便利實惠;工業大院沒了,減少了汙染排放,為高精尖企業預留充足空間。


拆!通州這地方騰退土地1777公頃!居全市首位


張家灣公園等27項綠化項目主體完工,新增綠化面積4.35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0.19%。涼水河、小中河等150公里綠道基本建成,環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等12條綠道加快建設,層次鮮明、功能多樣、順暢便捷的綠道系統加速形成。

城市綠色生態空間進一步擴大,一批社區綠地、城市森林相繼建成,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0%。全面完成建成區外34條段黑臭水體和80個村莊生活汙水治理。

新建汙水管線101公里,張家灣、甘棠再生水廠投入運營,全區全年再生水用量達到1.7億立方米。9個出境斷面水質總體提升1-3個類別,地表水水質改善率全市第一。

伴隨疏解整治促提升,通州環境持續改善,白鷺天鵝頻現河畔,“開窗見綠、出門見園”願景逐漸成為現實,清朗的生態空間和舒適的居住環境讓通州人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