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與冬至有什麼關係?

公元1914年的冬至日,北京天壇人聲鼎沸。此時,作為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帶領著北洋軍閥舊部在這裡舉行國家祭天大典。有人說,此次袁世凱祭天是為了他第二年稱帝做鋪墊;也有人說從古至今的冬至日,作為一國元首舉行祭天大典是很正常的活動。那麼,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與冬至有什麼關係?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古人在確定二十四節氣的時候,首先定下來的就是冬至,其他節氣都是按照以冬至為標準來制訂的。古人認為冬至是一年中陽氣最開始的一天,從這一天開始,隨著陽氣漸漸變強,一個循環就此開始。所以古人說冬至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也說冬至這一天是:否極泰來。

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與冬至有什麼關係?

冬至為什麼這麼重要?這還要從冬至的起源說起。

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其起源或是源自天象物候,或是源自先民擇吉日祭祀天地神靈、祖先,以謝神靈和祖先的恩德。早在上古時期,古人根據天象物候,確定陽氣漸漸開始回升的這一天為冬至。

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與冬至有什麼關係?

從現代天文學角度來說,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得到太陽輻射最少的一天,因此白晝的時間也是最短的一天。但是從這一天開始,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太陽輻射越來越多,白晝的時間越來越長。所以古人認為從冬至日開始,陽氣逐漸變強。在此不由得佩服古人的智慧。

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與冬至有什麼關係?

如此重要的節日,古代人是怎麼過冬至的?都有什麼習俗呢?

從歷史上的周朝開始,古人就有了冬至日的祭祀活動。《周禮春官.神仕》裡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和消除瘟疫和疾病,減少災荒和飢餓及死亡。

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與冬至有什麼關係?

到了秦漢之後,每逢冬至,皇帝都要到郊外甚至泰山進行祭祀活動。官員們放假不上朝,互相進行拜賀走動,儼然如同過春節一樣。所以古人說"冬至大如年"。到了魏晉之後,冬至這一天除了朝廷有祭祀活動之外,民間也流行祭祀祖先和向長輩拜節的習俗,大家喜氣洋洋如同過大節一般。

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與冬至有什麼關係?

冬至成為一個重大節日之後,人們除了祭祀和慶祝的同時,還產生了很多

飲食習慣。

古語說:"氣始於冬至"。結合冬至這個節日,人們發明了很多好吃的東西以求在這天進行食補,討一個好的開端。各地在冬至這一天的飲食習俗各有不同。比如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據說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

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與冬至有什麼關係?

南方有江蘇釀酒、江西麻餈,潮汕和閩南地區喜歡吃湯圓,可到了浙江就成了桂圓燒蛋,安徽則是吃南瓜餅等等。吃什麼不重要,主要的是人們藉著過冬至節,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坐在一起,熱熱鬧鬧、高高興興。

像冬至如此重大的節日,古代的那些文豪們自然少不了用詩詞來歌頌。

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與冬至有什麼關係?

比如宋代的王炎,他就流傳了一首關於冬至的詩。

冬至日雪

日腳初添一線長,飛花撩亂壓微陽。

朱門滿酌羊羔酒,誰念茅茨有絕糧。

看來王炎是一個關心百姓疾苦的詩人,縱然是在這熱鬧吉慶的冬至節,還不忘那些受苦受難的底層老百姓。

袁世凱稱帝前的祭天與冬至有什麼關係?

冬至節起源於幾千年前,它來源於古人對於大自然中季節交替的感悟,後來又演變成各種習俗,更有詩人為其作詩。冬至節的國家祭祀活動一直延續到了上個世紀初,歷史上最後一次在冬至進行國家元首祭天的活動就是1914年袁世凱在天壇舉行的祭天大典。袁世凱選擇在冬至祭天,除了作為國家元首祭天的慣例之外,也想討一個"否極泰來"的好兆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