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為學英語背上12萬貸款 究竟是誰的錯?

想參加培訓提升自己,面對高企的培訓費用,卻苦於囊中羞澀,適時出現的教育分期貸款,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卻有不少人在這個過程中“栽了跟頭”。

90後為學英語背上12萬貸款 究竟是誰的錯?

為學英語背上鉅額貸款

據央廣網消息,想著學好英語,升職加薪,今年25歲的張貝貝憑著一股熱情“咬著牙”報了華爾街英語VIP課程。36個月的學習課程,需要繳費將近14萬元。然而剛剛畢業一年的她工資實在捉襟見肘,無奈下貝貝接受了華爾街英語推薦的課程貸款,向第三方機構“百度錢包”貸款12萬餘元,分24期還款,算上貸款利息,她每月付款5500多元。另外,貝貝還用信用卡支付一萬多首付。

根據報道,貝貝回憶稱,貸款時華爾街英語課程顧問只問了自己的工作單位和收入情況,口中一邊說著“試一試,不一定能辦下這麼多錢”,手裡一邊拿著ipad進行貸款操作,幾分鐘後,課程顧問告訴她,“貸款成功了。”

貝貝坦言,直到第一個月還款時,看到扣除金額5500多元才真的“心一顫”,之後每個月都是先刷信用卡還款,然後再問朋友借。

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維持到了今年9月份,“我現在已經一身債,10月份無論如何都還不上了。”貝貝告訴記者,華爾街英語一直以VIP學員不能退費為由拒絕停止合同,一籌莫展的她又把希望寄託到貸款方百度錢包。“因為華爾街英語和百度錢包是合作關係,所以當初自己可以輕鬆的貸款數十萬,現在沒有能力還錢,也希望百度錢包可以瞭解我的收入狀況。”

目前,貝貝已經聯繫了第三方貸款平臺,百度錢包表示將核實情況,等待與華爾街英語的溝通結果。

繳費容易退課難

事實上,近年來,因為貸款分期導致的糾紛在教育培訓領域並不少。

看看新聞網此前的一篇報道指出,今年暑假,王女士為讀初一的兒子報了掌門1對1網絡課程。之後因為老師臨時更換,因此王女士想退課。

然而想退款卻並不容易。王女士說,當時她是根據課程顧問的推薦,通過百度錢包申請了貸款,兩萬多元的課程首付一千多元,其餘按月支付。而申請退款後,頁面雖顯示"剩餘課時全部退款",但貸款並沒有第一時間終止。每天都有短信和電話來催王女士還款,即使稱自己已退了款,但百度錢包方面則稱是以王女士名義貸的款。

看看新聞網稱,今年前8個月,市消保委共受理教育培訓投訴4000餘件,其中外語培訓類投訴佔到一半以上;在涉及貸款支付的投訴中,有近八成是通過小額貸款公司辦理的。部分培訓機構的做法都是,把貸款包裝成"分期付款"來促銷,而對貸款限制性條款和風險隻字不提。一旦消費者申請了貸款,錢就打到了培訓機構賬上,形成無人監管的資金池,而等到消費者想退貸時,機構可以一直拖著不給辦,消費者卻還得按時還貸。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究竟誰又責任呢?

借貸平臺是否負有法律責任,他們充當的是“幫兇”還是“受害者”角色?

廣東惠商律師事務所律師上官翔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表示,分期貸款平臺並非僅是付款方,基於分期貸款平臺與培訓機構的合作關係,分期貸款平臺對培訓機構的准入應當負有審查義務;同時,分期貸款平臺對學員也有進行充分告知信貸約定的義務。如這兩方面工作有缺失,必然會埋下風險隱患。

廣東百越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傑認為,作為發放貸款的平臺,有義務審查培訓機構是否具有相應資質以及相關課程真實性,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上海市消保護委副秘書長唐健盛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培訓機構實際上是處心積慮在給消費者設置一些障礙和陷阱,給消費者在未來的消費當中實際上是增加了很多風險,而此責任一定要由企業來承擔。

目前,貝貝的事情還在進一步處理中,不過,對於其他職場白領來說,工作之餘學習是好事,但也切記要量入未出,充分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

(資料來源:央廣網、看看新聞Knews、南方都市報)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錢隆卡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