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系列之汉献帝:苦孩子凭一已之力绵延大汉30年基业

说到汉献帝刘协,留给历史的标签一般都是亡国之君、傀儡木偶、软弱无能等等。仔细翻阅历史,我们发现献帝其实并非泛泛之辈,不然怎么能在大奸雄曹操的控制下,为大汉绵延大汉30年的基业。要知道他可是大汉立国411年29个皇帝中,在位时间排名第三的皇帝,仅次于汉武帝刘彻的54年,光武帝刘秀的34年,论在历史上的名气,那也比历史上许多皇帝大多了。

三国人物系列之汉献帝:苦孩子凭一已之力绵延大汉30年基业

东汉特别是从汉和帝开始,皇权逐步旁落,要么被外戚掌握,要么被宦官掌握,双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种政治生态下,当皇帝的确是个非常高危险的职业。外戚和宦官为了便于控制权力,换皇帝象过家家似的,想换就换,想杀就杀。质帝因为对着外戚大将军梁冀说了一句:“这是专横跋扈的将军”,就被梁冀给毒死了。双方斗来斗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权臣当道,豪族并起,各地军阀割据。我们的汉献帝不幸就出生在这样的时代。

汉献帝刘协打小命苦,刚出生母亲就被何皇后给害死了,因为天资聪明,深得老爹灵帝刘宏的喜爱。刘辨比刘协年长,而且是皇后所生,论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属。但是灵帝觉得刘辨举止轻浮,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气质,多次想立献帝刘协,可惜当时是外戚何进掌权,灵帝一死,就逆旨立自己的外甥刘辨为少帝。

三国人物系列之汉献帝:苦孩子凭一已之力绵延大汉30年基业

不当皇帝也就不当吧,可偏偏又被董卓看上了。董卓进京专政后,一对比,发觉刘协的确比刘辨强多了,于是帮忙灵帝完成了未竟的心愿,废刘辨改立刘协为献帝。可见这一点上,董卓和灵帝还是英雄所见略同的。

苦孩子就是苦孩子。献帝虽然坐上了皇帝宝座,也没过上什么好日子,在貂蝉的美人计下,侥幸逃脱董卓的魔掌,又落入李傕郭汜的狼窝,最后跑进了曹操的虎口。

曹操迎献帝是公元196年,献帝已是24岁的大小伙子了,作为汉家的嫡亲子孙,经过一二十的磨难,对汉室的衰败肯定是非常痛心的,还有着恢复大汉荣光的强烈愿望。这一点,我觉得现在网络上正热播的《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里面对献帝性格形像的刻画还是非常真实的,也让我们对汉献帝有了一个更全新的认识。不管是真献帝刘协还是替身刘平,我们发现,原来献帝真不是一般人,有算计,有谋略,也有恢复大汉的雄心和血性,坚毅笃定,敢于亮剑,并非坐以待毙。

三国人物系列之汉献帝:苦孩子凭一已之力绵延大汉30年基业

曹操开始是把献帝当个招牌好吃喝地供着,但后来发现献帝并并不甘心受制于人做傀儡。献帝还策划了历史上著名的“衣带诏”事件,以及其后的“伏完诛杀曹操”事件,可惜天不佑汉,董承、伏完等办事都不靠谱,事情败露,一干人等都曹操趁机诛杀,献帝也彻底断了夺权的念头。

献帝其实已经很努力了,只是生不逢时,曹操这个权臣太强大了。

虽然搞不过曹操,但献帝还是不失汉室天子的威仪,敢于公开对曹操表示不满。《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建安十九年(214年),说:“你若要辅助我,就要宽厚一些;否则,你就开恩把我抛开罢。”一席话说得曹操顿时失色,急忙应付着请求告辞。曹操出殿后左顾右盼,仍然心神不安,从此不再朝见献帝。

三国人物系列之汉献帝:苦孩子凭一已之力绵延大汉30年基业

献帝明里暗里反对曹操,但曹操总体来说对献帝还是真心不错的,比董卓、李傕、郭汜之流强多了。除了权力不给,其它的什么都尽量满足,献帝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供着,曹操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许配给了献帝,其中曹节被立为皇后。后来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禅让时,曹皇后坚决不拿出传国玉玺,还大骂曹丕是逆臣贼子。

曹丕登基称帝后,封刘协为山阳公,食邑万户,爵位在其他诸侯王之上,之后汉献帝便淡出了历史舞台,于公元234年寿终正寝,享年54岁,苦孩子也算是得以善终。

资质不差的献帝,遇上了雄才伟略的曹操,是幸运,还是不幸?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