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转行当程序员?

知乎上有个提问,问“转行做程序员是什么体验?”最高赞的那条回答是:一个字:爽,两个字:恨晚。

就目前来说,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程序员们,有一大半都是半路出家的。「换行」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常态,在IT行业就更是如此了。

其实换行的原因无非就这么几个:

一、兴趣问题。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普遍才十七八岁,他们对人生和自身的思考尚浅。在那个年纪,没几个孩子能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未来的走向如何。这就导致他们在选大学专业时,普遍是父母的意志。要么是这个专业很热门,预测今后好找工作,要么是父母觉得你适合读这个。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在大学里逃课、挂科,或者想转专业。

归根结底,这个专业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读的,而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大学已经读到一半甚至是临近毕业。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转行当程序员?

二、行业问题。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你要知道,不可能人人都是状元,每个行业出状元的概率也不尽相同。在某些行业你要想出人头地,或者说靠这份工作过上富足的生活,简直是大浪淘沙。

比如历史专业,在大学课堂从古典欧洲史到近代北美文化,天天上课就像听段子 一样,学得不亦乐乎,学生们也憧憬着未来能成为像易中天那样被世人追捧的历史学者。可实际上,毕业后只能去中学当个历史老师。这还算幸运的,毕竟纯学术的工作还是有限,多数人连对口工作都找不到。就更别提考古学、哲学、社会人类学、宗教神学等冷门专业了。

三、薪资问题。世道变迁得太快,昨天还风生水起的行业,也许今天一片萧条。以前的金饭碗,放到现在可能连铝合金都算不上。这已经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了。你要想生存下去,就只能考虑换行。顺势而为,是每个聪明人的选择。

说得再实际点,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会换行,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能享受到相对优越的条件,可以上当地比较好的学校,可以在孩子吵着买乐高时毫不犹豫就买给他。而这些,都要靠自己这份平凡普通的工作去获得。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转行当程序员?

既然工作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那么,一个成年人在审慎思考后所做的【转行】这个决定,又何来批判可言呢?

当然,每个考虑要转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历程:

一方面看着自己本专业黯淡的前景,还有自己半桶水的专业知识,心里隐隐约约觉得不安;一方面看到IT行业巨大的潜力和机遇,看到身边人转行程序员后拿着过万的月薪,自己心里暗波涌动,但与此同时,你又不愿舍弃正在就读的学位。大学四年的投入,家人的殷切目光,这些种种你又不愿轻易辜负和放弃。

于是,你开始纠结,开始咨询身边人的意见。这时,你又会听到这些话:

做事不要半途而废,学了什么就要做什么,不找对口专业岂不是浪费!看看有多少本专业的人混得风生水起!

IT行业已经饱和了,多少名校毕业的科班生挤破脑袋在争岗位,哪还轮得上你这种半路转行的!

互联网寒冬要来了,好多互联网公司都在裁员,你现在上车已经晚了!


在你听完身边人“成熟”的建议后,你万念俱灰,下决心打消转行的念头。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转行当程序员?

关于行业饱和的言论,叩丁狼发表过一篇文章《资本寒冬?裁员潮?同学,你看新闻联播了吗?》,详细解析了裁员潮背后的原因,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下叩丁狼公众号看下。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转行当程序员?


至于转行的人没办法跟科班生去拼,那就更是无稽之谈!实际上,阿里巴巴早期的程序员里,有学英语的、生物的、自动化的,他们都是半道出家转行进入互联网、进入阿里巴巴,坚持到现在千万身家。这样的程序员,在阿里园区遍地都是。参加培训或者重新自学几乎是每一个从业者的必经之路,是不是半路转行,根本就不是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转行当程序员?

而且你发现了没?无论如何,你都将走上一条艰难的道路。

因为,从「想转行」这个念头在你脑海中闪现那一刻起,你不管做哪个决定,都会有相对应的副作用。这时候,你该问问自己的内心。

回头看下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三点原因,1、纯粹就是喜欢编程,想成为一个用代码改变世界的程序员;2、看到了IT行业巨大的潜力和机遇,想做风口上的那头猪;3、想赚更多钱,未来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

这三点,只要你中了其中一条,那我们建议你不妨试一试。

当然,转行早期必然是痛苦和煎熬的,但还是有很多转行者能生存下来并且活得很好。就像叩丁狼有那么多学员,他们也都苦过累过想放弃过,可他们都坚持了下来,走着走着就柳暗花明了。

成败在此一举,你扔出了骰子,赌上了自己的未来。未来会如何,没有人会知道,但至少在多年以后,你仍会记得当年那个执着和勇敢的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