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作为明朝丽江土司衙门府邸,木府曾辉煌一时,是西南三大土司府之首。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1996年丽江大地震后,木府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贷款得以重建。1999年5月1日,这是一个纳西族感慨万千的日子,历经两年筹备,几多波折,凤凰涅槃后的木府重现于世。

建筑是死的,人是活的,想要弘扬纳西文化,单凭木府作为载体远远不够,当时,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多番考量后,决定设“免费讲解员”为木府面向众人的关键一环。而这些讲解员的成长,伴随着层层拨开的纳西秘史,从初始只有十来人,到18年后已经壮大为一支强大队伍。


论一个好讲解员的自我修养

“土司是少数民族官职,不是现在吃的吐司。”一名讲解员的话语刚落地,游客的哄笑声一阵阵在木府响起。

从刻有“天雨流芳”的牌坊到商讨国事的议事厅、集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的万卷楼、议家事的护法殿,再到玉音楼、三清殿,用半天时间,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游人就已领略纳西族广才博纳的多元文化。

到如今,节假日人多时,木府一天的游客接待量可以达8000人。但在讲解员王维权的记忆中,刚刚“开张”的头些年,有时候木府一天的游客就只有一百多人。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王维权属于最早的那批讲解员。刚来木府时,王维权对木府完全不了解,当时关于木府的资料又少之又少,他基本上是“懵”的状态。直到后来,博物院通过对《徐霞客游记》《明史·云南土司传》《纳西族史》等史料的查阅整合,加之时任院长黄乃镇多番田野调查,关于木府的资料逐渐丰厚了起来,讲解员手握厚重资料,通过一番熟读了解,关于木府的知识体系才逐渐建立起来。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现在,王维权忙起来的时候,一天要接待5次游客,从在上8点30开始,来来回回,转眼又到闭馆的时候。王维权说,在木府,每个讲解员都有自己的讲解风格,有幽默的,有温柔的,有活泼的,但他们都有一个的共同点,那就是充分吸收了解木府的资料后,运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口吻,灵机应变将木府说得更加“接地气”。

毕竟,游客们来自天南海北,所接触的文化不同,喜爱的大讲解方式自然不一样。只有注重游客的个性,才能将木府讲得更深入人心。木府有着“传帮带”新讲解员的习惯,这能让“新生”更快上手工作。

“在木府工作这些年,我透彻了解纳西民族文化,文化自信油然而生。”王维权很自豪。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纳西文化的口述者

时间调回2012年。

那一年,《木府风云》热播,腥风血雨的争权夺势与权力更迭将木府带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那一年开始,木府的游客量呈井喷式发展。检票员和全辉曾经就做过《木府风云》的群演。4年前,40岁的和全辉从讲解员变为了检票员,快闭院时,他耐心清点着手里的门票存根。在细雨中,和全辉回忆起了自己当讲解员的日子。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17年前,从部队退伍回来的和全辉来到木府,因为在少数民族中他普通话算讲得流利了,就被安排为讲解员。在研读木府的讲解员材料时,他十分感叹,自己的民族竟然有如此博大的文化精神。“在当时,修缮木府是所有纳西人的心愿。”

“讲解员要更忙些,经常讲得嗓子都哑了。但木府需要系统的解说。如果没有配套解说,木府在外人眼中就是一座看起来有些漂亮、却又干巴巴的建筑。讲解员作为纳西文化的口述者、传播者,可以让游客在短暂的时间内了解木府的来龙去脉。”和全辉道出了当年设立免费讲解员的“内幕”,“木府整年全天候开放,逢年过节,是讲解员最忙的时候,不可能回家过节。”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和全辉很喜欢当讲解员的日子,他的妻子也在木府上班,他对木府的感情很深,只是这几年身体不太好,做手术之后,体力不胜负荷,就转战到了检票一职。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日行4万步不是事儿

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如今游人如织,岁月流转,几经修缮,木府向世人传达着纳西族的兴衰史。傍晚6点30,随着最后一波游客的离去,木府的红色大门“咔吱”一声关上了门。踩着黄昏,和秀芳匆匆忙忙从员工通道离开,去接还在培训班等待自己的孩子。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和秀芳在木府工作了19年。和同批讲解员不太一样,和秀芳对于纳西文化的了解,在当导游时就有所接触,不多那时候接触得很浅,深度了解还是从木府开始的。年轻时,她就爱学习,对于不懂的就一定要搞清楚,喜欢将《徐霞客游记》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记录下来。“300多年前,徐霞客与纳西先祖木增相交在丽江,他将在丽江十多天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化为了文字,流传至今。若没有《徐霞客游记》里关于木府的珍贵史料,大家恐怕很难了解木氏土司的盛况。”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和秀芳喜欢和游客打交道,她把讲解看为一件很快乐的事,她说,游客有时提出的问题,角度会很新颖、专业,这会拓宽她看事情的角度,让她不断学习。

精通英文为和秀芳加分不少,不少外国游客在听她讲解之后,互相留了联络方式。其中一位瑞士友人给她的触动很大。那名瑞士人每年5月份就会来丽江一趟,喜欢住在木府周边,他对和秀芳说过,自己喜欢木府“接近生活的气息”。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酒香不怕巷子深。”和秀芳一直认为木府是一块美玉,看似一眼就能走到头,但木府的历史却是说也说不完的。她希望讲解员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将纳西文化传承下去。

就是在这个凝结了纳西文化46亩府邸,忙的时候,讲解员一天内要在木府来回8趟,一趟下来差不多2小时,这样算下来,平常手机显示4万步数,那都算正常情况了。

诚然,人们将木府称为丽江古城的“大观园”并无不当,在木府,随时都可以看到松鼠、小鸟、游人、建筑和谐并存。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讲解员们总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园林是流淌的音符”,纳西族讲究“无树不成家,无家不成院”,人们仅仅是走近木府,就已经无限接近了纳西族的生活方式、历史脉络。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坚守与传承就是最好的发展

木府是纳西族的历史,对于丽江来说,它是厚重历史的载体。如今,木府软实力与硬实力都已十分完善,在旅游业蒸蒸日上的丽江,作为丽江旅游重要一站,木府有着自己的坚守,也焕发着新生。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木府是纳西历史的心脏,是纳西族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就是当时为什么纳西人想要恢复重建木府的原因。对于下一代,这个存在的建筑就是特别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木府工会主席木丽娟介绍说,从开馆以来,木府与丽江市委、市政府合作,致力于民族文化进校园,不定时会邀请各年级的学生来木府参观学习。每年三多节,木府都会对本地游客免费开放。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木丽娟表示,木府的管理层都是从讲解员过来的,从开馆到现在,木府的讲解员越来越专业了。即便现在,自己还是“兼职”讲解员的工作。“建筑是死的,但里面有许多故事。讲解员是纳西文化的传承者,他们能让木府在游客脑中活起来。”

“南故宫”这群走心师傅要火!

对于木府现阶段的发展,木丽娟谈道,在坚守好自己的文化阵地,持之以恒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木府也在不断挖掘丽江古城的本土故事,以木府为基石,坚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不断发扬民族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