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其实,新春佳节期间,不仅仅是一军前指落水洞、一军后指牛滚塘,几乎每个参战部队、每个阵地、每个官兵,都在新年春节来临之际,把前沿战壕、炮兵阵地,甚至猫耳洞,装扮一新。他们以南疆大地作纸,用青苔和石子为墨,甚至利用地形地物,倾诉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

1985年1月4日,《解放军报》第二版刊登了陶正明和我合写的战地报道《勇士的情趣》,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前线将士的内心世界——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新年前夕,我们访问了云南老山前线某部炮一连,亲身感受了这些浴血奋战的指战员用独特的方式所倾注的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啊,勇士自有勇士的情趣。

“母子石”

一连阵地的右侧,是一片神奇的石头世界。100多平方米的地方,各种形状的石头浓缩着祖国的青山绿水、奇峰异景。在一组组的石头上,书写着红漆大字:三潭印月、长江三峡、石林、海豹、玉兔、雄狮、吴刚、嫦娥……最吸引人的是那中央的两块石头。它们一大一小,形似人身,被战士们称为“母子石”。那块大的是母亲,象征着祖国;小的是儿子,紧贴着母亲的胸膛,代表着战士,他手里还握着一杆石枪。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陪同我们的指导员介绍说,这是战士们在战斗间隙建起的“石园”。望着那两块格外突出的“母子石”,我们明白了:怪不得战士们作战那么勇敢沉着,原来祖国母亲就在他们身旁!

“逆水舟”

阵地上有条狭长的石缝,它的正面是盘龙江,战士们顺水推舟,把它称为“盘龙峡”。在峡的下游,有一块船形的石头,战士们叫它“逆水舟”。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我们走到峡的尽头,在离“逆水舟”不远的地方,见一位战士正在学英语。经过攀谈才知道,小伙子叫俞小林。去年院校招生时,他曾以优异成绩被南京第一地面炮兵学校录取。因为他眼睛色盲,在学校只生活了21 天。但他不悲观,从此发奋自学英语。他把书揣在口袋里,一有空就掏出来读几句,有时在敌人炮击的空当,也要背几个单词。

目睹俞小林和“逆水舟”,我们情不自禁地感叹:我们的军队,多么需要这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啊!

“隆中阁”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隆中阁,据说是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在一连的阵地上,也有一个“隆中阁”。别看它是一个草棚子,许多克敌制胜的妙计就出在这里呢!

说起“隆中阁”,还有一段来历。一连刚上阵地那会儿,正赶上大热天。战士们找了一块荫的地方,用树枝、稻草搭成一个凉亭,里面放上简易的桌凳,后来又堆起了沙盘。一有空闲时间,战士们便到亭子里谈古论今,分析敌情,议论战法,气氛非常热烈。见此情景,一位战士脱口而出:“真像《三国演义》里的‘隆中阁’!”这名字很快传开了。他们根据敌情、地形、气候,借鉴兄弟部队的经验,研究出10 多种战法,在战斗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蜡烛梅”

在猫耳洞的书桌上、床头边,我们看到了一盆盆蜡烛梅花,只见一棵棵红白相衬,争奇竞巧,使阴暗的猫耳洞里亮堂了许多。

“哪儿买的?”

“买?都是驾驶班的夏树山做的。”

一排长孙锋儿告诉我们,小夏是连队有名的“巧姑娘”。他把废蜡烛油捏成梅花瓣,粘在小树枝上,然后移栽到罐头盒弄成的花盆里,再培上土,铺些青苔,便成了精巧的工艺品。一盆、二盆、3 盆……我们数了数,整整32盆!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照亮别人,燃烧自己,这是蜡烛的品格;凌霜傲雪,不畏严寒,这是梅花的风骨。

栩栩如生的蜡烛梅啊,你不正是我们战士献身精神的象征吗?!

没过多久,《解放军报》第二版再次刊登了我采写的反映一线阵地文化生活的散记《老山前线的青苔画》——

老实说,我对画几乎一窍不通。然而,早春二月,当我来到激战的老山前线,看到那些在哨所、炮位、猫耳洞旁用青苔绘成的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面时,我激动了!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越野车在敌人经常炮击的三转弯处停住,头刚伸出车门外,一幅大型的“长城”图便映入我的眼帘:在狭长起伏的炮阵地旁边,战士们用山菊花、野菠萝、龙舌草、老山兰和铲来的青苔再现了长城壮阔巍峨的雄姿。图的中央,端端正正地缀着胡耀邦总书记春节视察前线时的题字:“国威军威看西南”,还用炮弹炸碎的白石子镶了边,十分醒目。指导员冯宝林告诉我,为了铭记胡总书记的嘱托,打出国威军威,战士们每次在炮战前,都要面向“长城”,表示决心,激励斗志。

我逆坡而上,不时看到路两旁用青苔书写的标语:“镇守南疆,卫我中华!”“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我抚摸着,心海里的潮水上涨了。这一片片、一道道青苔所蕴藏的,不正是勇士们一颗颗跳动的赤子之心吗?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走走停停,我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青苔画。三连一班的住地,有个被战士们称为“水帘洞”的防炮洞,洞口上方,嵌着一幅栩栩如生的松鹤图:青松,傲霜斗雪;仙鹤,翩翩起舞,真是要多美有多美!洞左侧的青苔画是两只正在争食的熊猫。望着这逼真而又逗人的场面,我仿佛听到了它们嚼竹子的“丝丝”声。而洞的右边战士郭保定画的《花果山》,就更叫人拍手称绝了。画面上群峰叠起,草木丛生。果树下,两只顽皮的猴子正贪婪地仰着头……我伸手摸摸猴的嘴巴,露珠立刻顺着我的指缝滚了下来。

“这不是露珠,这是孙大圣流的口水!”一排长丁健笑眯眯地说。上级号召美化环境,伪装阵地,战士们的积极性可高了。先是江苏籍的战士用青苔在阵地上画起“虎丘塔”,接着,浙江的“端”来了西子湖,湖北的“砌”起了黄鹤楼,山东的“垒”起了南天门,河南的“搬”来了少林寺……走着,看着,不知咋搞的,我竟轻轻地哼起《谁不说俺家乡好》!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我来到某部炮兵连,这里的青苔画提醒我,战士们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想象力。

三班的炮位左边画的是些崇山峻岭,外加一个个三角、棱形、圆圈等形状连成的“框框”。我仔细一瞧,发现这不是一般的山水画,而是大大浓缩了的我前沿阵地地形图。在“地形图”上,我找到了xxx 阵地、李海欣高地……由于敌我阵地犬牙交错,战士们说,看一看这个地形图,就知道炮往那里打了!炮位右边的青苔画却是花样繁多,诸如“人造卫星在夜空遨游”,“航空母舰在海洋驰骋”,“宇航员在月球上招手”,等等。尽管这些青苔画的线条不那么准确,但我还是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们的战士,也许有的明天就在战斗中倒下,但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军队现代化,手上描绘的是繁荣昌盛的祖国未来,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境界!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画得好,画得好!”我连连赞道。

“好的还在那边呢!”战士小刘边说边拉着我,走到一处拐弯的地方。我立刻被《十五的月亮》吸引住了。这幅从歌词移植过来的青苔画,真是太形象、太生动了:明月当空的夜晚,一位身背钢枪的战士遥望着远方微弱的灯光———是在思念年迈的双亲?贤惠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儿女?战士的身后,是一口波光磷磷的池塘。堤坝上,青青的杨柳随风摇曳,水面上,鸳鸯在尽情地嬉闹……小刘告诉我,战士们最喜欢这幅画了。“我们副指导员没见到产房里的儿子,就上了前线。现在他的儿子已经会喊‘爸爸’了,他却不知道儿子长得是啥模样……”

亲历战争之三十六:用特殊方式表达爱

从画面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祖国昌盛,万家团圆,需要军人以及他们所有的亲人,默默地作出牺牲……

是啊,在前线的每一天,我都能亲身感受到,我们的战士即使明天在战斗中倒下了,但他们活着的时候,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是如此热爱,对美好生活是如此向往,对大好青春年华又是如此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