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的妻妾制度来看吕后与戚夫人的关系

古代的婚姻与现代的婚姻制度不同。现代的婚姻是男女两个人的事,讲究的是夫妻的个人感情。而古代的婚姻不是单纯的指男女两个人的性爱,甚至不是单纯的指男女两个人生育子女。而是指两大家族通过联姻成为亲家。

《礼记·昏义》上说,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古代汉族宗法制度下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与纳妾制并存。意即在一夫一妻制的前提下,允许把纳妾制作为婚姻制度的一种补充,但古代纳妾不是正式合法的婚姻行为,而是买卖行为,《唐律疏议》云"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礼记》上说:“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 古代纳妾不能行婚姻之礼(即三媒六聘),也不能把这种结合称之为婚姻。古代妾的娘家与夫的家族是没有姻亲关系的。

从古代的妻妾制度来看吕后与戚夫人的关系

妻妾

在古代汉族宗法家庭中,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合法的配偶,这个合法配偶就是他的妻子,妻子的身份是唯一的。古代的礼法和刑法上都禁止多妻。。

《左传·桓公十八年》:

"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也就是说就是国君也不能有两个妻子。

"一室之中,岂容二妻"(《礼记·郊特牲》),

"礼无二嫡"(《晋书·礼志中》)。

古代有了妻子再娶妻子叫停妻再娶是犯法的。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中国传统社会严格禁止一夫多妻,《唐律》中已有对“有妻更娶妻”的惩处规定,明律则规定“妻在,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若有妻更娶妻者,亦杖九十。(后娶之妻)离异(归宗)”,(注:《大清律例通考》卷10《户律婚姻·妻妾失序律文》。)这条禁令在清入关之后纂修的大清律中,已被全盘接受下来。而妻子在家里的地位与丈夫是对等的,如果说丈夫是家庭的男主人,那妻子就是家庭的女主人。《白虎通义》对此解释道:"妻者何谓,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妾者,接也,以时接见也。"

从古代的妻妾制度来看吕后与戚夫人的关系

吕后

而妾虽然有为夫提供性服务,有替妻生育子女的职责。但在家中享受不了妻的地位和待遇。在家中妻的身份是主人,妾的身份是奴婢。夫与妾在名分上也不能称之为夫妻。"妾者,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为伉俪也。妾生子在家中的地位也低于嫡子,不得享有优先的宗祧继承权。而且妾只是所生子女生物血缘上的母亲,而嫡妻才是所有庶子女宗法名义上的母亲。庶子女要以父亲的嫡妻为母,即嫡母。嫡母在古代是重于生母的。也要以嫡母的娘家为自己的外家,而不能以生母的娘家为外家。参见《红楼梦》里的探春。妻的家族算是夫的家族的亲家,而妾的家族不算夫的家族的亲家。

古代妾只能称呼夫为家长,夫之妻为女君。《释名·释亲属》:“妾谓夫之嫡妻曰女君。”古代女子给人作妾,整个家族都会觉得不光彩。

时卞籓女有美色,帝掩扇谓后曰:“卞氏女佳。”后曰:“籓三世后族,其女不可枉以卑位。”帝乃止。(《晋书》)可见就算是给皇帝做嫔妃,那也是卑位。

后虽贵幸,而恒有忧色。帝问其故,对曰:“妾有妹,中者已适长沙王褒,余二妹未有所适,恐姊为人妾,无复求者。”(《晋书》)可见姐姐给人做了妾,妹妹都不好嫁人。

古代男子娶妻是很慎重的,必须三媒六聘。而纳妾是很随意的,妾可买,可讨,可以由父母或友人相送。吕后是高祖刘邦的结发之妻,由吕公许配给刘邦。高祖吕皇后,父吕公,单父人也,好相人。高祖微时,吕公见而异之,乃以女

妻高祖,生惠帝、鲁元公主。高祖为汉王,元年封吕公为临泗侯,二年立孝惠为太

子。

后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太子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己,

常欲废之而立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吕

后年长,常留守,希见,益疏。如意且立为赵王,留长安,几代太子者数。赖公卿

大臣争之,及叔孙通谏,用留侯之策,得无易。(《汉书》)吕后作为高祖的嫡妻,尽管年老色衰失宠了,但还是被立为汉王后、皇后。儿子也因为是嫡长子而被立为太子。但她已经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定陶戚姬是刘邦晚年的宠妾,是仅次于皇后的夫人。妻、妾虽然名分不同,但终究是同侍一夫。妻妾之间的矛盾是再所难免会产生的。

从古代的妻妾制度来看吕后与戚夫人的关系

妻妾之别不仅在民间泾渭分明,在皇宫中也同样毫不例外。比如晋武帝的宠妃胡芳得宠到了有着“亚后”的待遇,但她的父亲胡奋在遇见皇后杨艳的父亲时,仍旧只能恭恭敬敬地说道:“我的女儿不过是给你的女儿做婢女的。”再比如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在后宫中的待遇都一切如同皇后了,但一个小小的从六品下的侍御史照样敢在提到武惠妃时毫不客气地指出“惠妃本是左右执巾栉者也”,直接对皇帝说你心爱的女人不过就是一个伺候你的下人

古代娶妻娶德,娶妾娶色。但论德光看外表看不出来,所以古代娶妻讲究的是门第相当。当年的刘邦,是一个富裕中农出生。而吕后也是一个富家小姐,所以,吕后与当年的刘邦可谓门当户对。婚后,两人也曾甜蜜一时,并生下了一对儿女。吕后年轻时能在家照顾公婆,抚育子女(包括非亲生的),甚至能下田干活。也算是个贤惠称职的妻子。后来,随着刘邦的造反事业越做越大,吕后也经历了牢狱之灾,甚至沦为战俘。生活的磨练,使得吕后变得刚毅。

从古代的妻妾制度来看吕后与戚夫人的关系

戚夫人是刘邦的爱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但她毕竟是妃妾。所以她的儿子没有皇位继承权。但是她不甘心。当时吕后年长失宠,与刘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戚夫人趁机在刘邦面前大吹枕头风,希望刘邦能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由于汉初复杂的政治形式,刘邦也希望通过废太子来抑制吕氏的势力。两人一拍即合。吕后作为年老色衰的原配,既然已经失去了丈夫的宠爱,自然不能再让自己的儿子失去储君的地位。如果自己的儿子失去了储君的地位,那自己连同自己的子女甚至自己的家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吕后作为刘邦的原配,劳苦功高。再加上,吕氏集团也是汉初功臣集团的组成部分。所以,刘邦废太子遭到了功臣集团的反对。废太子的事情失败了,但吕后与戚夫人之间已经结下了深仇大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