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教育要在大班後才能學,別為“面子”傷了孩子,你還不知道

所有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能夠比自己更出色。所以,各種早教機構應運而生,一句“贏在起跑線上”,讓無數家長爭先恐後。根據科學研究,早期教育確實可以幫助孩子開發智力,讓大腦神經元更加活躍,幫助孩子在未來發展中打下紮實的基礎。


這兩種教育要在大班後才能學,別為“面子”傷了孩子,你還不知道


除了基礎的語言、智力開發等教育,很多家長還努力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希望能夠讓孩子掌握一技之長,為孩子上學之後的全面發展做好準備。有些特長確實可以在幼兒園小班中班時期開始準備,但有些教育卻要在大班之後才能學。否則就是為了大人的“面子”,反而傷了孩子,家長還不知道。


這兩種教育要在大班後才能學,別為“面子”傷了孩子,你還不知道


硬筆字

能寫一手好字,特別是能寫一手好的硬筆字,能夠讓孩子在小學階段的作業更容易得到老師的青睞,也是一個人的另一張“臉面”。所以很多家長為了“幼小銜接”,早早的讓三四歲的孩子就開始學習硬筆書法,在孩子寫不好、不願寫的時候,還少不了要“生一頓氣”。

其實,5歲以前孩子的“小肌肉群”發育都不完善,所以要寫得“橫平豎直”是非常困難的,這時候學習“硬筆字”,容易造成握筆姿勢錯誤,影響孩子小肌肉群的發育,造成肌肉傷害。久而久之形成手指變形後遺症。


這兩種教育要在大班後才能學,別為“面子”傷了孩子,你還不知道


當然,為了孩子“幼小銜接”順利,在幼兒園大班開始,可以練習寫字。但要控制每天的寫字量,重點是控制拿筆姿勢和坐姿,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更小的時候,建議用“畫畫”代替寫字,既鍛鍊了小肌肉,又不會造成損傷。

彈鋼琴

看著很多視頻中,小小琴童能夠彈奏那麼美妙的音樂,如果自己的孩子也能這樣,那真是太有“面子”了。於是,很多家長把鋼琴作為必修課,早早讓孩子開始學習。練琴是個苦差事,楓糖媽也有三年以上的“陪琴”經驗。作為一個過來人,可以肯定的說,陪練鋼琴很難避免“生氣”,因為學樂器真是個苦差事,要反覆練習一個小節,枯燥又辛苦,這時就免不了“哭哭啼啼”。


這兩種教育要在大班後才能學,別為“面子”傷了孩子,你還不知道


但是,5歲前孩子的手指骨關節、韌帶和關節囊都較鬆弛,你可以發現孩子的手非常“軟”,這是高強度的鋼琴練習,很容易使這些組織受到損傷,還可能引起發育畸形。不但不能達到學習效果,反而會斷送孩子的學琴前途。

更大的影響是,過早練琴會影響“視力”。因為彈琴時要專注看琴譜,而琴譜上的音符、五線譜多數都很小,容易引起視疲勞。而6歲以前正是孩子眼睛發育的關鍵期,這時過於疲勞,很容易引起近視。“十個琴童九個近視”的說法已經被眼科醫生認可,有眼科醫生就表示,70%的琴童都有近視的問題。所以,如果您家的孩子不是“鋼琴天才”,還是等到5歲以後,最好是6歲以後再開始學習鋼琴吧。畢竟愛好與健康相比,還是身體更重要。


這兩種教育要在大班後才能學,別為“面子”傷了孩子,你還不知道


​孩子的成長中,每個階段的任務是不一樣的,教育任務也有所不同。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重點就是加強體育鍛煉,練好協調能力和發展感覺統合,保護創造力,養成良好習慣。而學習知識、練習技能這些工作,應該放在小學以後,這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別過早的學習寫字和彈鋼琴,別為了成年人的“面子”傷了孩子,家長還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