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脾胃虛弱型胃疼-用小建中湯

胃疼總是不好?也許就是脾胃虛弱引起的。

現在臨床上胃疼的患者越來越多,這和現在人們的飲食結構有著直接的關係。在這期中有很多患者是由於脾胃虛弱引起的胃疼。

脾胃虛弱型胃脘痛的患者,會出現心悸心煩、腹部隱痛、不思飲食、胃脘脹滿、體質消瘦等症狀體徵,對生活質量影響較大,積極有效的治療是促進病情轉歸、提高預後水平的關鍵。

治療脾胃虛弱型胃疼-用小建中湯

胃痛最早見於《黃帝內經》

中醫學關於胃脘痛的記載最早是在《黃帝內經》,認為寒邪客於胃中可阻滯氣機,致寒氣凝而不散,引起胃氣不和,加劇疼痛、脹滿、納呆等症狀。勞倦內傷、稟賦不足則可致脾胃虛弱,中陽虧虛,久而致胃失溫養,寒邪滋生,引起相關症狀。對此,中醫主張對脾胃虛弱型胃脘痛患者予以和胃止痛、健運脾胃的溫補之方調理脾胃,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治療脾胃虛弱型胃疼-用小建中湯

醫聖名方—“小建中湯”

醫聖的“小建中湯”出自《傷寒論》,該方具有溫中補虛,和裡緩急的功效。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引起的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弦。臨床上常常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功能性發熱等屬於中焦虛寒,肝脾不和的患者。

小建中湯:組方:桂枝9g,炙甘草6g,大棗6枚,芍藥18g,生薑9g,膠飴30g,以上上五味藥加水400ml,文火慢煎至200ml時加入膠飴30g,小火融化,濾渣後分早晚2次服用,每天一劑,連服2-4周。若患者中焦虛寒嚴重,可加乾薑g以增強溫中散寒之力;如果有氣滯症狀,可加木香6g用以行氣止痛;如果大便不成形者,可加白朮6g以健脾燥溼止瀉;面色萎黃、氣短神疲者,可加黃芪6g、當歸6g以補養氣血。

治療脾胃虛弱型胃疼-用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的桂枝具有補元陽、通血脈、暖脾胃的作用,白芍養血斂陰可起到調和營衛、溫陽散寒、通陽化氣的效果,配合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的大棗和辛溫散寒、回陽通絡的生薑,能緩急止痛,輔以溫中補虛的膠飴和調和諸藥、補中益氣的炙甘草,可發揮健脾益胃、調和營衛、溫中補虛的功效,改善脾胃虛弱型胃脘痛患者的相關症狀,提高其生活質量。

治療脾胃虛弱型胃疼-用小建中湯

結束語

該處方使用廣泛、療效顯著,臨床飲用廣泛,用藥安全性高,幾乎沒有不良反應的出現。很多研究機構經過臨床實驗確定對治療脾胃虛弱型胃疼的總有效率為90%。確實不虧為醫聖經典名方。感謝支持轉發,敬請關注《岐伯小醫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