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走在大同的古城內,

有一個地方非常值得一看,

它就是九龍壁。

如今全國共有三處有名的九龍壁,

一座在大同城內,另外兩處在北京和平遙。

而大同的這座九龍壁,

被稱為中國九龍壁之首。

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大同九龍壁建於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

該壁東西長45.5米,高 8米,厚2.02米,是我國現存三座九龍壁中建築年代最早、最高、最大、最巍峨壯觀、最富藝術魅力的一座,堪稱中國九龍壁之首。

1 、什麼是九龍壁?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漢族建築物大門外正對大門以作屏障的牆壁,俗稱照牆、照壁。影壁是由“隱避”演變而成。門內為“隱”、門外為“避”,以後就慣稱影壁。

中國的龍壁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七龍壁、九龍壁等多種形式。這幾種形式以九龍壁最為尊貴,在古代被建造在皇帝、王后以及王公的宮殿正門的地方,在寺院裡面也經常可以看到九龍壁。

九龍壁主要使用琉璃、彩繪、磚雕等材質製作完成,整體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這幾種裡面尤其數琉璃製作的九龍壁最為有氣勢,色彩也更加豔麗,是中國影壁、照壁建築藝術的一大發展。

2、九龍壁的龍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九龍壁結構整體使用孔雀藍、綠、正黃、中黃、淺黃、紫等色,全壁由 426塊特製燒造琉璃構件拼砌而成。壁底部為須彌座,中部為壁身,上部為壁頂。彌須座的束腰部的75塊琉璃磚上鑲有兩層琉璃獸。第一層是象、獅、虎、鹿、飛馬、麒麟、狻猊等形象。第二層是小型行龍。這些琉璃獸姿態各異,栩栩如生。

須彌座上平託 9條琉璃壁龍,整個壁身下部是青綠色的洶湧波濤,上部是藍色的雲霧和黃色流雲。巨龍之間以雲霧、流雲、波濤、山崖和水草相隔相聯,五彩斑斕,蔚然壯觀。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正中心是一條坐龍,為正黃色,此龍正對著王府的中軸線,昂首向前,目光炯炯。中心龍兩側的一對淺黃色龍,為飛行之龍,龍頭向東,龍尾伸向中心龍,神情瀟灑,怡然自得。第二對龍為中黃色,頭尾均向西,形態飄逸,古樸大方。

第三對龍為紫色,是對飛舞之龍,神情兇猛暴怒,大有倒海翻江之勢。第四對龍呈黃綠色,神采飛揚,氣宇軒昂。整個正面 9條巨龍伸爪抱珠,捕風弄雨,盤曲迴繞,體態雄健,色彩絢麗,栩栩如生。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大同九龍壁的龍,龍爪、鱗片排列、龍尾及飛騰姿勢皆不同於北京北海公園、故宮的九龍壁。大同九龍壁的飛龍為四爪,且沒有尾鰭,尾部類似蛇的尾巴,龍身鱗片是條形疊加分佈,而故宮九龍壁的分佈形式更像現實中魚類的交錯分佈。

大同九龍壁的9條龍均為側向,故宮九龍壁中間黃龍為坐龍,這為了區別代王與皇帝的地位差別,不過這也足見代王在當朝的地位。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3、九龍壁的來歷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朱元璋第十三個兒子叫朱桂,但他從小不讀詩文,秉性愚頑,脾氣十分古怪。年近二十,朱元璋見他無才無德,初封豫王,後改封為代王,鎮守大同。代王到了大同,橫行街裡,經常無故殺人,大同百姓背地叫他“愣怔代王”。

據說這位愣怔王到了六十歲,還經常穿窄衣,戴禿帽,在戲院子看戲,一高興就到後臺妝扮成打號號的小兵親自登臺,一有空就帶幾個護衛架鷹走犬,到小南街一帶尋釁鬧事,調戲良家婦女,活像一個地痞。

代王的正妃,是大將徐達之次女,雖是將門之女,卻是個又醜又妒的潑婦,一次竟把代王的兩個漂亮侍女滿臉塗上鍋底黑,發洩她的妒火。就這樣,兩口子把大同城攪得雞犬不寧,民不聊生。朱元璋廢了代王太子之位後,又立四子繼承王位。代王聽到這消息後,大鬧金殿嚷著也要當皇帝。朱元璋沒法子,只好在大同城內大興土木,修建宮殿,讓代王過過皇帝癮。

至今大同古城內還有“皇城街”、“正殿街”、“東華門”、“大有倉”等街道名稱,都是舊皇宮的遺址。宮殿修好以後,好容易才堵住了代王的嘴。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包三姑外傳》裡佟駿飾演的代王朱桂

一天,這位愣王爺忽然想起要到燕地逛逛,看看四哥朱棣。這位燕王對他的弟弟又煩又怕,但又無可奈何,只好硬著頭皮、捺著性子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款待他。

有一天代王酒足飯飽,在王府外閒逛,抬頭一看王府門前新修了一座琉璃九龍壁,非常高興,吵嚷著也要在大同的皇宮前造一座講究講究,並撒潑耍賴把圖樣帶回了大同。代王立即把懷仁吳家窯琉璃匠吳氏父子三人召來,命他們燒造龍壁。王妃徐氏知道後,要求一定要比燕王府的龍壁長二尺、高二尺、厚二寸,代王無奈,只好應允,所以至今大同的九龍壁全國最大,故宮裡的那座也比不了它。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4、倒影池的傳說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傳說九龍壁建成後的一天,代王站在端禮門的門樓上,扶欄欣賞。忽然雷雨交加,有兩個霹靂飛向九龍壁,在龍壁前出現了一個大坑,在龍壁後不遠的金泊倉巷內露出兩眼深泉。

清冽的泉水中分別騰起一黃一黑兩條巨龍,昂首向龍壁前大坑中噴注清泉。遠看坑中,似有九龍飛舞嬉戲,妙不可言。代王遂令將水坑修成倒影池,將二泉修成二井,並將兩井的水引到池中。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從此倒影池便成為九龍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據說兩井之水一甜一苦,甜水井可供人食用、苦水井卻能治病。甚至在舊社會熬"鴉片煙",非此井水不可,所以有的人居然從千里以外來取水。

大同九龍壁——中國九龍壁之首

朱桂的代王府於崇禎末年(1644)毀於兵火。王府照壁九龍壁因隔和陽街而立,故獨以保存至今,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遺產。

文章轉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