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臉書谷歌“倒騰”新能源,跨界是無奈還是鍾愛?

近幾年,棄風棄電的現象,已經將我國新能源發展的困難暴露出來,政策上的變動也一直左右著這個行業的發展,雖然,讓新能源行業發展迴歸市場本質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同樣,面對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多。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無論是在光伏、風電、核電等多個領域已經擁有了世界級的技術,並且擁有了領先世界的發電量,但需要看到的是,其他國家的不屬於這一領域公司也正在以飛快的速度邁進新能源行業。

據11月5日消息稱,Faceboo(下簡稱:臉書)建立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Huntsville)的數據中心,計劃用田納西州和阿拉巴馬州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供電。

而11月7日,更有消息稱,蘋果與幾家供應商共同宣佈了一項基金投放計劃。未來四年內,蘋果和10家供應商將共同向中國清潔能源基金投資近3億美元。

另外,谷歌對新能源行業早有佈局,過去十餘年間,谷歌與可再生能源生產商有過數次大規模交易,主要是為了保證其風力和太陽能供電。

不難看出,上述三家公司可謂全球最有實力的公司,他們為何要介入這一原本不屬於他們的領域?

對於上述問題,有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據他了解僅2015年穀歌一家公司所消耗的能源就堪比整個舊金山市,更不用提另外的兩家公司,能耗巨大,介入新能源行業,一方面能夠綠色的解決用電問題,另一方面還能夠解決一部分的就業問題。

根據此前11月5日的消息,臉書的相關聲明顯示,位於阿拉巴馬州科爾波特郡的FirstSolar項目將提供227兆瓦的電力,位於田納西州林肯郡的NextEra項目將提供150兆瓦的電力。臉書希望,所有數據中心和辦公室到2020年都採用可再生能源。該公司表示,與田納西河谷管理局的合作,將讓該公司位於當地的設施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在臉書看來,自家公司在收購可再生能源公司行動上可圈可點。自2013年首次購買可再生能源以來,該公司購買了超過300萬千瓦的新能源(包括太陽能和風能),僅過去12個月就購買了250萬千瓦新能源。

與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相比,儘管臉書在推進可再生能源使用進程上仍有增長空間,但其所收購的可再生能源交易特別之處在於,它們不僅僅是抵消協議交易(一家公司在偏遠地區購買可再生能源,以抵消它們在依賴傳統碳基燃料來源的當地市場上購買的電力),而且為當地社區帶來了就業、投資和更健康的環境。

而近年來,谷歌與可再生能源企業的合作從未停歇過,公司希望與大型風電場合作成功。比如位於俄克拉荷馬州明科,佔地50000英畝的風能設施為谷歌在俄克拉荷馬州普賴爾的大型數據中心供應能源。谷歌從丹麥風機制造商VestasWindSystems手中購買肯尼亞圖爾卡納湖風力發電項目12.5%的股份。此外,擁有風電場的NextEra能源公司,在美國和加拿大擁有約115個風電場,也與谷歌有合作。

谷歌對新能源領域的探索遠不止於此。2007年,谷歌提出海浪供電流動數據中心的想法,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雖然並非是空想,也已經嘗試了獲取地熱能或用大型風箏在平流層捕捉高速風的方案,但直到現在也未做出什麼成果。不過這還是讓谷歌數據中心在能源效率上感到自豪。

作為全球最富競爭力的高科技公司,蘋果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近日在特拉華州註冊,這意味著蘋果開始正式大規模進軍可再生能源,直接向客戶出售其設備中產生的過剩可再生能源,此外還可能進軍公共電網的供電結算。蘋果進軍能源業,這一佈局由來已久。在中國,2015年和2016年這兩年,蘋果就和多家中資上市公司合資成立子公司,展開新能源業務。

就商業合作的類型來說,蘋果以新科技這一核心競爭力為基礎進軍新能源,是跨界整合與競爭的典範案例。通過跨界整合與競爭,能源公司與新科技公司形成了競合關係,從而實現共同的商業利益。正如此前合作的國內新能源公司所稱,與蘋果開展合作,有利於積極推動其打造綠色供應鏈目標,有助於實現公司綠色電力的直供銷售,進而提升公司作為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品牌知名度及影響力,提升風電的可利用率,拓展風電場的市場運營空間。

進軍能源業,也是蘋果公司商業模式的自然發展。蘋果公司規模大、資產多、電力消耗量大,一直是電力使用大戶。蘋果旗下企業的用電模式多樣化,建築設施(屋頂、停車場和閒置土地),均能安裝更大型和低成本的電力系統。只要市場自由所需要的行政許可放寬,蘋果就可以在向傳統部門購買電力的時候,將多餘的電量銷售給專業的電力部門,成為“產銷者”(prosumer)。根據已確定的商業契約,蘋果等非電力企業可以出售公司部分用電量管理權的合同,從而可以在電價較高的情況下因節約能源而獲得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