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优秀来稿选登10期

《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优秀来稿选登10期

《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优秀来稿选登10期

编者按:2017年11月30日,本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有奖征稿启事后,得到全国众多高校大学生诗歌写作者的关注和热情投稿。

我刊将于每周三定期编发一组优秀来稿,接受读者的监督和评阅。

《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优秀来稿选登10期

二月的故事

阿西壹布

空荡荡的二月 迷蒙蒙的二月

与你相遇在二月 分离在二月

二月是一个“多事”的季节

斑马嘶鸣不可离去的季节

羚羊低声哀叹心碎的季节

今年的二月可是个不平的月

石秋波惹上的树 叶掉得光光

牪牛皮垭口积雪堆满

二月将要水流缓缓不断季节

鸠摩万劫的山 陡峭的白皑皑

二月将是冷冰冰的月

二月分离的那天

定好了一个归期(二月三十)

孩子们可记着

七月半生不熟的芒果

或许今年的七月 以后的七月

孩子吃不到半生不熟的芒果

可怜的孩子们

还在等着 七月

半生不熟的芒果

阿西壹布,本名肖斌,1994年生,云南丽江人,贵州警察学院2016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读。

书掉地上(外2首)

李倩倩

书从书包的缺口里掉了出来

书包没有拉上

刚好露出一个够书掉出来的缺口。

书掉到地上

书不是动物

不会疼

所以不会喊疼

书不会喊。

书很轻

因为每一页纸都很薄

书有三百多页

可是依然很轻。

书掉到地上

没有发出声音

也可能是因为四周的人都在说话

没讲话的也都在呼吸

还有车。

所有的声音加在一起

盖住了书掉到地上的声音。

不知不觉

书就掉到了地上。

书很轻

没有重量

所以背书包的人不会感到书包变轻了。

于是不知不觉

书就掉到了地上。

镜子

镜子,在孩子手中

从里面看见,许多许多

只有一个,一个和多

一种颜色,折射,分解。光

和镜子,许多许多的

造物。反映和直觉

玻璃珠子,一种游戏

交换或购买。弹跳

智慧,不是智慧

是远居的王国

仆人,乔扮导师

出逃,带着一滴水

消失于气象学

疑问

什么是骨刺,疼痛

皮肉之苦

是不是一种虚荣

什么是伤痕

烙印

是不是一面镜子

什么是我

那带补丁的帆,渐行渐远

他半躺在船尾,守着罗盘

水手,船夫,大副

什么是头脑,如何醒来

狂风从哪里来,暴雨

火山,和瘟疫

第一颗有毒的种子从哪里来

那些没有战胜正义的邪恶

到哪里去了

流亡,他们在流亡

苦熬,谁,在苦熬

李倩倩,1996年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编辑出版专业在读。

不安之水(外4首)

贾假假

在故乡,庄浪。倒掉一碗水,你说。它会不会

借此,向东逃去

一碗泼出去的水,它把自己想成一条河

使劲地,使劲地在黄土上蠕动

我,久居地理上的高原。二十年,怀疑所有的水

把自己想成一种瓶子,把头颅骨拧紧了

拧紧了活着

用井,用桶,用洼,用舀,用捧

用接,用歇斯底里的喊

去活着

二十年,我与这流逝之物的对抗一直在

持续着

比如,一次次从滴答的夜晚醒来

比如,一次次发现。水缸里的平面

竟然在

微微倾斜着

镂空的雪

雪夜趋行的人,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摔倒的可能

他就此深陷于:雪,这一粒词中。并且一直

往下陷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雪,被我说得过于精致。以至于,它的内部远远

大于了本身

稀薄

元朝人爱使用,大块的比喻

来形容他手里的羊。

“那厮,直接从天上。赶下一群

又一群的白云”。

这事放在唐朝,被这么说:白,绿,蓝。

白的是色彩,绿的是画板,湖面窃据了蓝。

“绿的是木板,白是被死死咬住的钉子……”

隋人有祖传的谦逊,善于老实的陈述,“就三两只——”。

晋代的那些士大夫,不以为然。得意地从怀里

摸出半截羊骨头。“他呀,在放牧

一只羊的隐喻”。

这让我想到,更远的西汉。一个人拄着节杖

不停地呵气,跺脚……

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个人怎么迈

这虚有的一步。

异星对坐图

跳上一颗星,有登高环顾的

茫茫然

松失去了四周,而立得

不像,一棵松

此处,你不是一个

完整的人

松塔,在高处陨落。击中你的

那一只,被托举上来:

“有时,它是一枚辽远的异星球

有时它迅速瘪下去,像枚松塔——”

八千里外的星云,是不可知

一个下午

我们相互渗透,又兼怀

清晰的敌对

Z151,长夜难眠。读王阳明

整夜,平原倒退像一条逆流

整夜,一截

非线性阅读的快感,要

压垮你

先生,那么多,难以被辨认的词

有时我们同样躺在,十四世纪老邮局

昏倦的,烛台下

微弱的光替你,醒着

——光,擦拭,暗色的厢体

仿佛被,长久地

凝注过

在七号车厢,深深的内部……

“此时他,目光悬停在

竹的第三节

此时,他大病初愈

正费力地推开

木门”

《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优秀来稿选登10期

贾假假,本名贾昊橦,1994年生,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在读。

秋晚(外1首)

张丹

一生中,

有很多个晚上,

你要独自听雨,

落在窗外的叶上。

要在简陋的租屋里,

匆忙制成的台灯和风扇边,

揽看生命无一字可改的书页。

要几百次,让压倒内心的风暴过境。

准备着,

没有人会先于雨,找到你。

你也不会先于过往或忘记,

找到你。

水手人生

A sailor’s life is open to so many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The Aeneid

一段人造的枯水季,

夏加尔般梦幻的河底显形。

仿佛回到城市的小时候。

骑自行车时,一不小心就开始飞翔。

开心时,滑下河堤,捉住那些

想跑的石头和静态的田螺。

市政工程车在裸露的沙地作画,

又尽在画中。

深冬的油彩,一阵淡蓝和金黄。

翻过这座桥,翻过屋顶,翻过高树。

风从漆黑的头发中间长出。

你忽然想起儿时一个迷雾的早晨,

一个乡下人,扑在马路中间。

巨大而冰冷的血在他身外。

他背着背篼夜行去哪?

是谁杀死了他又逃走了?

你等着消息,却再也没听说过。

那些很久以前消失在城市中的人,

被另一些人的记忆找到,访问。

永远保持着沉默和消失。遗忘和死亡。

今日想起你并不悲伤。

你得到了回答。

张丹,1989年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写在年关(外1首)

天涯

一晃眼,手里的风筝

便将童年送出了视线

春天,这个赐予万物生命的天使

每一次路过,都让我距离终点

更近一些

八千多个日日夜夜

已经足够将天上的星辰刷新一遍

荒野里长出村落

河流改道,女孩改嫁

同窗的挚友分出了等级

整个世界,仿佛唯有父亲没有变

他那日趋佝偻的背上

始终扛着一个家庭的重量

365斤,一克未减

对我来说,这是幸运

而非灾难

听母亲讲起过去

午后,我和阳光一道

伏于炕沿

刚刚睡醒的母亲,仿佛一口井

在干涸之前却频频想到丰盈

当她说到村里,睿智的老人们

总是提前把打好的棺材放在屋里

我竟无法看破,一个迟暮的女人

想到死亡时那种自然的平静

此刻,一个村庄的声音

正在窗外随风凝聚

我的父亲还在院里,弯下腰

砍着人间的柴火,踩着人间的土地

天涯,本名何拦伟,1996年生,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在读。

何清音

每个盗梦的孩子

都潜伏在月亮里

清辉的眼光扫描着

城市里每一条发烫的血管

用四个轮子滑行在里面的人

早早地关上了窗户

流浪在里面的眼泪从某个

断点

漏出一个又一个梦境

盗梦的孩子一把抓住

在换了人称后

在眼光灿烂的日子里

写成一首诗

何清音,本名田宇,1998年生,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

春夜记事(外1首)

任如意

西伯利亚的寒冬之后海鸥返乡

分水岭赫然截断你含在口中的句子

春潮拍打着岸反复搁浅一朵桃花

解释无用。遇见的故乡终不是故乡

树上樱桃也不是同一种樱桃

晶莹的方可入口像把心事交付于她

掏出果核才能换得果核

你在一月埋下郁金香种球

三月就开花。长久地爱并非容易

仙人掌生命长久,也多刺

人潮

逆流而上,成为此刻的异端

不撑伞是避免与他人碰撞的方式

保护在某个时间段失效,像人们

时而孤独。

春风将你我置之死地

捞出两条游鱼,拍打在岸上

眼睛睁到最大再缓慢地闭上

一朵桃花开放,一朵桃花凋零

七里香类似密蒙,仔细辨认才敢肯定

事物的命名取决于主体

人潮决定美的方向

当看遍反方向的脸,你是否

愿意转身,甘做一粒黄沙

任如意,1995年生,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研究生。

日记•劳动

水泥

当整个下午过去,我还在翻弄着

泥土,你的肌肤

那些愤怒的杂草,挤满了表面

这是无力的证明

风从田野而来,不再被捕捉

像种子不再被种植

而我们仍接受着泥土,除了荒芜

也就无所选择。我们不能抵抗

让灌木高出土墙

就如我们来不及阻止你温度的遗失

夕阳就已经

在我们身后迅速坠落

水泥,本名陈坤浩,1995年生,肇庆学院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

冬日绝句

宋浴

1.

整个午后一直静坐

太阳把我们从一条线照成一个点

再照成一条线

反复折叠又拆合

某些私密就藏不住了

例如,臂弯里隐匿的寒冷的白

2.

风一吹,陇东就更薄了

我隔着窗给你们讲故事

猜不透的结尾往往更有吸引力

这里的每一天我过得很贪婪

我会恋上一株野菊,也会爱上一枚红山果

偶尔,痴情于未落的一场大雪

宋浴,本名赵志文,1994年生,陇东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

卡夫卡,我们回不去了

樛木

卡夫卡,我们回不去了

这光怪陆离的生活像一张网

覆住了层层叠叠的隐喻

却让时光之水四散流淌

我们回去的道路永远消逝了

一座桥坍塌在昨晚的月光下

隐喻的世界里只剩了一条路

通往寒冷的城堡和无尽的荒芜

水在这里断流,鸟不再飞

——你用目光说完这句话

然后推开了城堡的大门

雪地里徒留疲倦的脚步声

樛木,本名魏世奇,1996年生,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经济管理系法学专业在读。

《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优秀来稿选登10期

POEM

诗歌

附:

《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有奖征稿启事

一、诗选方案

1.《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将于2018年8月印刷出版,正度16开,暂定320页;

2.由《青春》杂志社对所有来稿进行初选,厘定入选作品,并择取50位作者进入大奖终审环节;

3.终审评委:韩东、尚仲敏、鲁羊、臧棣、何平、胡弦

每位评委对送审作品分别百分制打分,通过积分成绩决出获奖作品等次。

4.青春公众号每周三集中刊发一次上周通过初选的优秀来稿,供读者监督。

1.投稿对象:全国大中专院校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

2.每人限投30行以内现代诗3-5首,严禁抄袭,公开发表过与否均可;

3.征稿日期:2018.1.1-2018.5.31,每人限投稿一次;

4.稿末注明真实姓名、笔名、地址和邮编,电话、身份证号,以及关注《青春》公众号(youthpub)的ID和所在高校、院系及专业。以上信息缺一不可。

5.投稿专用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注明:姓名+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

三、入选待遇

1.所有入选《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的均赠样书2本,不再另发稿酬;

2.部分获奖者受邀参加新书发布暨颁奖礼活动;

3.作品奖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各2000元+证书

三等奖,3名,奖金各800元+证书

优秀奖,30名,奖金各300元+证书

另在未获奖的所有来稿中随机抽取50名作者,获赠一年《青春》杂志。

*相关颁奖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青春》杂志社

中国高校文学社团联盟(CLUC)

2017.11.30

永恒的青春,引领我们上升

《青春》文学月刊

定价12.5元,全年12期

电话:025-83611931,

13057586099,徐老师

邮局订阅价:150/年

邮发代号:28-11

订阅2018《青春》 关注青春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