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近十年的北征之途,竟然毀於12度金牌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岳飛近十年的北伐戰爭。這場戰爭是失敗的,只是並不是敗在他自己手上,而是敗在他一直忠心付出的國主身上。在第三次的北伐之戰中,他的君主竟然下了12道金牌命令他撤兵,君王之命,如何不從。只是這十年付出的鮮血都將付之東流,而自己的一腔丹心也被陷害至死。如斯悲哀,無法言說。

岳飛近十年的北征之途,竟然毀於12度金牌

宋朝自靖難之役之後,好似如太祖、太宗等那些勵精圖治的明君就不復存在了,南宋的君主亦是一個懦弱不堪,只會奉行投合的人。高宗對岳飛的任用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只是在大概是那個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他不得不啟用岳飛、韓世忠等抗金名將,而在他心中與他同意陣營的是如秦檜等主和的人。所以在北伐的途中,他可以不顧他的子民付出的多年血汗,以一己之私召回抗金士卒。攤上如此昏庸無能的君主,也是他最後命運悲哀的所在。

岳飛近十年的北征之途,竟然毀於12度金牌

紹興四年到十一年,他三次請求北伐,收復失地。從最初的鄂州渡江,收復鄞州,到後來的孤軍作戰,他帶領的岳家軍一路披荊斬棘。打敗了楊么軍和齊軍的陰謀,分兵兩路,逐一攻之。對待敵人於他而言最好的方法不是一網打盡,而是能夠有所用。他運用他自己的智慧和魅力成功的將許多戰敗的士兵、土匪甚至是農民都招安到他自己的軍隊中。在每一次的戰役勝利之後,岳家軍的數量也變得越來越龐大。

岳飛近十年的北征之途,竟然毀於12度金牌

一個國家最是擔心的無非就是不能完全掌控住國家的軍隊,因著他的軍功顯著,他所帶領的岳家軍所向披靡,不管是國家百姓還是外來侵略者都是隻知嶽而不之國君了。其實向金朝這種新生勢力一直處於不斷的上升階段,對那些才能出眾的領軍人才最是欣賞,雖說岳飛與其為兩相對立的局面,但是這並不妨礙。這麼多年的戰爭,已經不像是國與國之間的對戰了,而是金與嶽的對立。

岳飛近十年的北征之途,竟然毀於12度金牌

南宋高宗雖說昏庸無道,只知對外稱臣,但是他的舉動還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富貴榮華,在他眼中嶽飛所做的一切及其勢力已經威脅到他了。他會在面對一個自己無法掌控的軍隊時產生恐懼和氣憤,也會覺得他和他的軍隊不斷的北征是意圖打破南宋與金朝的友好關係。當時被迫啟用他的局面已經不會再出現了,岳飛於他已經變成了阻礙。

岳飛近十年的北征之途,竟然毀於12度金牌

於宋高宗統治時期果真是人以類聚,縱是皇帝一人昏庸也就罷了,畢竟運營整個國家的還有朝堂百名官員,可是就怕連近臣都是毫無民族氣性的糊塗人。秦檜不就是宋高宗身邊最為相似的人嗎?同樣主和,同樣忌憚岳家軍的實力強大。所以在當宋高宗發佈12道金牌強烈命令岳飛撤兵,又廢除了他的抗金統領之職。同時秦檜命他的手下汙衊他謀反,因拿不出證據,竟無恥的說“莫須有”。雖是無證據的汙衊,但是皇命本意如此,縱使被冤,他也不得不順著皇命了。

岳飛近十年的北征之途,竟然毀於12度金牌

小編認為他的一生忠於國家,卻被國君背叛,致使英年早逝,實在悲哀。他從小被教導精忠報國的信念,他一生無數次的抗金戰爭都是他愛國的表現。曾經有人說他是愚忠,擁有一個龐大的精兵在面對皇帝的發難時為何不反,而導致自己早逝,一生奉獻的事業也未能實現。但是我卻認為他這並不是愚忠,一個抗金名將的傲骨不會允許他這麼做,謀反一詞會比皇帝的命令來得更加沉重,況且若他反了國家會比當時還要更加的危機,再一次的內憂外患只會加劇國家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