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裸辭”去旅行嗎?

互聯網前線君


沒有什麼支持不支持的。

我已經裸辭了,並且在旅行的路上。而且我不是僅僅是裸辭那麼簡單,我辭職的公司是我好幾個朋友一手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我是其中一個創始人。

那麼我為什麼選擇裸辭(股份轉讓),原因就是不喜歡了。最開始創立公司的時候是自己喜歡乾的事情,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公司轉行。而我不喜歡轉行後的事情,所以我選擇了退出。

接下來我便是幹我自己喜歡的事情,人生在世如此短暫,年輕時不瘋狂就沒機會,大家如果有喜歡但是又不敢幹的事情,就不要猶豫了吧,喜歡就去做!





棉花糖的旅行


可以接受。我和對象還有朋友,我們三個已經在旅行路上了。我們都畢業不長時間,也沒有太多積蓄。但是我們都向往遠方。

在出發前,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工作,離職、轉租房子,東西寄回家,和朋友們告別、續交保險、收拾行李……終於踏上了旅程。雖然覺得好像很多事情還沒有完全計劃好,比如規劃詳細的路線、做一下預算和花費、存更多的錢、買一輛車、談合作……

聽過一些關於旅行的故事,有的人為了旅行,準備了很多,結果因為某一個國家的簽證卻遲遲不能出發;而有的人便是背上包,買上票,就說走就走了。

我們提著非常重行李箱,揹著50L,60L 的揹包,就這樣出發了。其實出發前我也有很多擔心,焦慮,恐懼,瞻前顧後…但發現思考的越多,踏出第一步的可能性就越小。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但是決定出發的那一刻,最困難的就已經結束。帶上必要的東西,剩下的在路上解決。你會發現,在路上“解決問題”的感覺可能會超乎想象~而這個過程,也是將會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說起旅行的原因,可能大不相同。曾經那些在路上的人,成為了我向往的故事中的主角。那些故事的主角可能是摩旅在路上的叔叔,在退休以後騎行數十天,永葆青春和活力;可能是粉絲百萬的風光攝影師,他們的鏡頭記錄了大美山川;可能是侶行紀錄片中極限挑戰的夫婦,可能是窮遊中國的90後小夥,他航拍中國挑戰了吉尼斯記錄,可能是新婚夫妻賣掉房子出發,在旅行中互相鼓勵,一起健身,一起勇敢面對未知,從而成就了彼此……

也有不少很多光鮮亮麗的旅行達人,他們把旅行當做創業,把拍視頻當做出差……我不太喜歡這種關於旅行的定義。就像很多人出發前會細緻規劃行程,認準了某個目的地,就像提前寫好了“劇本”,就去那裡按“劇本”記錄就好。這樣的旅遊,很多情況下都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

在我心中,旅行的意義,應該是真正探索內心喜歡的東西,而不是早已預訂好回程機票,隨波逐流的去熱門景點打卡。那種旅行類似於歐洲的“壯遊”,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gap year (隔年行)。

"Grand Tour"壯遊是指自文藝復興時期以後,歐洲貴族子弟進行的一種歐洲傳統的旅行,它是擺脫了父母的束縛又興味盎然的旅行盛典。"Grand Tour"譯為“壯遊”一詞,典故則來自杜甫的《壯遊》一詩。其實壯遊自古就有,始於唐代,有杜甫的自傳式詩《壯遊詩》為證。而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經,就是對壯遊的最好闡述。

這種旅行本身充滿了冒險精神,也意味著將經歷在舒適區的環境中無法經歷的考驗。這個過程中,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決策,去判斷,去思考……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些事情只有經歷和體驗過,認知才會更深刻。我們真正應該去弘揚的,是與年齡相匹配的智識、是挫折所帶來的成長、是披荊斬棘後收穫的人生閱歷。

中國人喜歡對很多事情增加一些附加的目的和意義、價值……凡事都要求得一個好結果。我更喜歡國外類似“壯遊”的做法。為什麼登山?因為山就在那裡。不是為了證明人定勝天,征服自然,炫耀自己的與眾不同。只是因為山在那裡。這種簡單的思想告訴大家,很多事情可能沒有必要去追求意義,想去就去,就這麼簡單。

我們通常被教育如何才能保持領先,如何做聰明人,如何在社會中保持圓滑,如何戰勝自己走向成功……我們越來越焦慮,甚至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那些不被普遍接受的路,成為了沒有意義的彎路,而那些通向體面人生的路,成為大家覺得可以獲取安全感的成功之路。而那些少走的彎路,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風景。為什麼不去做出自己的選擇呢?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能夠有勇氣,拋下世俗來一次遠行是非常難的。大學畢業大概在22歲,23歲,30而立的思想要求我們一定要在30歲之前完成事業、家庭的穩定。所以,在結婚前努力找工作,買房,結婚了就要忙著生孩子,照顧雙方的父母。這些都成為禁錮我們的枷鎖,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世俗要求你追求的東西,在重複和麻木之中,提前耗盡了好奇心和求知慾。

實際上,做自己的門檻真的非常高。踏上社會,還能保持初心是一件非奢侈的事情。那意味著你不必為了生存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必為了利益去迎合那些無聊的人際關係,不必為了看起來不孤獨去參加不感興趣的聚會,不必為了看起來體面放棄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但這恰恰是成年人的生活,即便是不快樂,身上無盡的責任和使命感讓他們不得不去做。社會賦予了他們角色,就要努力扮演好,不論是員工、兒女、父母、領導、女強人……這都是他們的標籤,甚至漸漸讓他們忘記了自己是誰了。

生命如此珍貴,我們每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生活在地球上,就像每片樹葉那麼地與眾不同。慎重選擇自己的人生和活法,這樣才能不負此生。但其實很多人在畢業以前沒有形成基本的三觀,生活處於迷茫狀態。大學盲目選擇了不喜歡的專業,畢業後盲目選擇不喜歡的工作,大部分人都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並不斷為之努力,才有可能實現。這些包括很多方面,工作方面,物質方面,精神方面等。當你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無論是朝九晚五的穩定生活,還是加班加點的生活;亦或者是流浪旅行,自由漂泊……你都可以感覺到自己內心的和平、喜悅,都無悔自己的選擇,這便是好的生活狀態。

—————————————————————————

總之,我想說的旅行,不是鼓動大家辭職或者冒險。而是不管處於人生的什麼階段,都要積極向上,不要放棄探索世界和求知的慾望。

就像在青島工作的兩年,除了認真工作以外,我們也非常熱愛戶外和攝影,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我們的人生也非常充實有意義。

我們爬過最高的樓頂,拍攝城市風光。​

中秋節,我們在會場村露營,玩鋼絲棉拍照,一群人聽著音樂賞月。晚上,聽著海浪聲入睡。第二天看著太陽從水平面升起,將古老的棧橋變成殘影。

我們在登上巨峰,看過最美的雲海,然後在山腳入睡,雨水在帳篷上滴答滴答,第二天幾十種鳥唱著歌把你叫醒。

我們登上浮山,俯瞰整個城市,打著燈在浮山中穿行,聽見各種蛐蛐和蟲子的鳴叫。

春天我們自駕去北宅和山色峪賞漫山遍野的櫻花;那些大片的花海,就像是在世外桃源……

夏天我們去北九水感受泉水的翠綠和清涼,鑽進山裡的防空洞,體驗一場探秘之旅;爬上大石頭,讓風吹走身上的疲憊…

秋天我們去八大關和太清宮感受落葉紛飛,秋天是如此的壯美……

冬天我們去山頂看漫天大雪飛揚,樹枝上掛滿了霧松,還能看見蜷縮著取暖的小橘貓跟在你身後要吃的。

在海邊,看海鷗自由飛翔……伸手餵它們,可以感受到與你的親密接觸……

騎著小摩托,穿行在環海山路,一半是峭壁一半是廣袤無垠的海……還可以看到漁船在海面搖搖晃晃……

每個自由支配的日子,我們都像是在換一種活法。

旅行的意義,說白了是一種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在我沒有嘗試過之前,不知道世界竟然可以如此美好。

也許你不需要去遠方,身邊依然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可以體驗和記錄。

不辜負自己的活法,便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不後悔人生的選擇,始終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生活的旅行永遠都不會因為你在哪而停止。勇敢做自己,認真活在當下。








三人環遊記


這個新聞我之前看過,兩小口做IT的,3年2次裸辭去旅行。對於這個事爭議很大,我覺得可以結合下最近的熱點事件來說明下雙方觀點:

1、要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比如最近兩年地震被毀九寨溝、火災被燒燬的巴黎聖母院,有些地方你現在不去,有些事你現在不做,可能這輩子就沒機會了。

2、年輕時要努力,要奮鬥。比如最近挺火的馬爸爸談“996”,劉強東說的“混日子的不是我的兄弟”。

說實話,看到他們發的旅途生活,我是很羨慕的,也佩服他們的勇氣。能夠跟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去想去的地方,這可能也是大部分所希望的“遠方”。但同時很戲劇的又是,他們兩之前看中的婚房3年漲了150萬,把父母氣的夠嗆,這也可能是當下年輕人要承受的“苟且”。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錢包那麼小,哪也去不了”,兩種觀點代表了兩種生活方式,不能說誰對誰錯。追隨自己的內心,過好自己的生活,對的起自己,就沒錯。




985回鄉青年


單論能否裸辭去旅遊,我覺得沒什麼。只要有這個能力去支撐旅遊花銷就行。

新聞裡那對情侶,為什麼引起那麼大爭議,那是因為大家覺得這兩小年輕都不為以後的生活考慮,太任性。還有很多人認為他們肯定是花父母錢玩樂,不然這50萬怎麼賺的出來。在大部分人眼裡,剛畢業的人應該是身無分文,甚至還需要父母接濟的形象。

可是仔細看了相關報道可以發現,除了房子問題,出去旅行的花銷都是他們自己掙的。或許很多人會說,為何不掙錢買房呢,房價又漲了150萬,不就是變相增加父母負擔麼?這其實就是生活方式不同造成的偏見。能在短短兩年時間迅速累積旅行用的50萬(如果真是他們自己掙的),你覺得他們需要擔心以後的房子問題麼?

所以,不管是報道中裸辭周遊全國的年輕人也好,還是勤懇工作努力攢錢的其他年輕人也好,做自己能力範圍能達到的事就行,只要是自己能扛起生活的責任,為何不活出不一樣的風采來。


一壺茶一首曲


作為中國的傳統來說,這樣的事情是不允許發生的,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記得曾經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人生就是在這樣的無奈中一天天的度過,俗話說的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六七,就是大多數時間都是不隨人意的。但偶爾有時間獨自冥想的時候或者幾個朋友豪言壯語的時候,我們也有拋棄一切就走的豪情,可第二天還是乖乖的去上班,到底是什麼在牽絆著我們呢?那就是無休止的對於生活的追求和不滿足,總想把一切做到最好,等我有錢了……等我事業成功了……等我孩子長大了……等我……就是在等待中生命一天天逝去了,中國人都是為別人活著,但又都有骨子裡的自私。我羨慕裸辭旅遊的人,而且相信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


哇啦456


這種事只屬於年輕人需要思考的問題,對於成年人早已不是你想不想,周圍都是依賴你的人,養家餬口哪還有什麼可以讓你任性的, 很現實的問題,就一個錢,當然家裡有礦的可以忽略


小槑O


衣,食,住,行。行是最高級。穿好吃好住好,接下來就是行好。在有條件下,行萬里路,是人生樂事。辭就辭了,在辭的念頭一出,就已經準備開始新的生活了。出去走走,挺好。但再回頭找工作,不可取。應該把旅行的經歷寫出來,拍出來。生活已經改變,向前走,不回頭。



聽夏園主人


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旅行是為了療傷,前往一處舊地,為了珍藏一段回憶,為了留住不經意間流失掉的光陰。前往一座陌生的城市,感知一個迷茫的世界,順其自然卻又無所畏懼的未知世界,拂去心底的喧囂與浮華,靜心期待,望晴空萬里,看小橋流水,細數時光中的星星點點。

很多人認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很多人都有“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但是真正能夠付諸行動的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你不是富二代,想要裸辭是要有一定的工作積累和投資儲蓄,已經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和積蓄作為前提的。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現在的你不用擔心一日三餐發愁,不用擔心家裡母親的贍養費用、子女的教育費用,不用擔心還不起房貸、車貸,支付不了孩子上私立學校的學費的問題,我覺得裸辭去旅行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我很佩服裸辭去旅行的勇氣,每個人都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想法,想跳槽、想升職加薪、想辭職、想去旅行,但是在當下這個物質金錢觀橫行的社會,能夠放下內心的焦躁、放棄發展的機會、放下不喜歡卻又不得不賴以養家餬口的工作,按照自己內心的意願的邁出第一步的人,確實是是值得我去佩服的。

對於很多20多歲年輕人而言,沒有家庭的負擔,沒有中年不惑的心理包袱,沒有對自己的職業規劃的擔當,確實更容易做出裸辭去旅行的決定,這樣的做法,很難說對錯,畢竟,相比3、40歲的人而言,年輕人試錯的成本、機會成本、時間成本更低,如果不在這個年齡去瘋狂一下,等到成家立業、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還有這樣的勇氣嗎?

至於30、40歲年紀的人,願意這麼做的估計是少之又少,畢竟,家庭的責任和壓力擺在那裡,收入不高、積蓄不多的人,多半不敢做出這樣的嘗試,而那些高薪高職位的人,又何嘗願意放棄多年拼搏得來不易的收入、地位和榮耀呢?

羨慕也好,嫉妒也罷,等著看他們的笑話也好,辭職去旅行,不過是這些人對待自己的人生、生活的一種態度和方式,只要自己覺得值得,那麼人生就有意義的,相信你一定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又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呢?


大寫的MJ


不是很能接受,如果是我自己一個人的話,沒有來自生活的壓力,會接受。

但是存在於這個社會,基本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還有來自贍養父母的壓力。


秋畫扇40


旅行要的是過程

建議看問題要看結果,裸辭為了是旅行,旅行一定是籌劃很久了,並非一時衝動,祝福吧,願遇到很美的景和很愉快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