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田螺塞肉,首先要把碩大的田螺肉挖出來、剁碎,與豬肉肉糜混合,再塞到田螺殼裡。

田螺煲、粽子、水晶餃、蛋菇,中午逛了市場一圈,感到世間之美在於豐富,賣田螺煲的老人比誰都熱愛生活,除了孫子孫女,還養了狗、貓、烏龜和松鼠。他說他清早五點起來就做餡挑田螺肉,白天除了做生意還可以找到很多生活樂趣。

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我每次都很期待走進菜市場,手工製作的香腸、熟牛羊肉、田螺煲都被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除了羊肉價格貴些,其他都是10幾塊一斤,反正幾年間,價格也不會增加很多。在平平常常的生活裡,往往會為這些新鮮顏色、新鮮氣味而感動。朋友也說喜歡吃田螺煲,遇到好吃的燉田螺煲,嫩嫩滑滑的肉糜,“嗞溜嗞溜”猛吸田螺殼,一個人能吃二十幾個,連田螺煲的湯都要喝掉。

就像我們吃的人以吃表達各種情感需要,製作食物的人則以好的味道來表達。

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老師傅說這幾年被網絡衝擊,生意也會差些,因為大家都喜歡買包裝的好看的粽子和貝殼、田螺肉,但他覺得濃濃的手工味道是很珍貴的。我安慰他說精美包裝的確沒有手工的好,過幾年大家的喜歡一定會迴歸的。他連連點頭,說自己和老伴做了幾十年,把肉切成嚴格的長條再繼續切碎,肥肉、定量的澱粉、瘦肉、螺螄肉這樣均勻地調著,調得渾然一體了,顯得肉糜晶瑩剔透、又軟又嫩、儀態萬方。每一勺肉配多少澱粉,多少鹽和醬油,一盆盆底擺在長長的料理桌上,從早晨五點多鐘就開始往田螺殼裡裝料,早上六點半以後到酒店、下午四五點鐘都是生意最好的時機,唯恐排隊的人太多,他老闆、媳婦都要來幫忙。

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老師傅顯然是一個美食家,說很喜歡看舌尖上的中國、新出來的風味人間也看了,對手藝每每都有更高的寄託,說獨獨把這田螺煲做好了,他的生意很定就興旺了。他兒子又在不遠處開著另一家賣田螺煲的店鋪,也在市場上搞蔬菜批發,父子做得都是一個行當。他說兒子以前是吃田螺煲長大的,吃得狼吞虎嚥,後來學了製作方法就獨立成鋪。他說要做好這個行當,除了每天勤奮地做,也需要一點奇蹟。把豬肉、田螺肉的精華融合在一起,吃螺螄確實不是意在螺螄肉,要是這田螺煲做得好,湯是非常鮮爽的……大概就是我們藝術創作要找靈感一樣的意思吧,把田螺煲做得出神入化,可能是他最終和最美的期待。

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賣田螺煲、水晶餃的老人,老字號美食,情到深處色香味濃

把田螺煲放在飯鍋裡燉,味道極鮮美,不比十分氣派的加工廠和飯店,沒有侍者相迎、學徒扎堆、大紅地毯鋪到幾米之外,小店的高壓鍋、盤子、罈罈罐罐、桌子椅子都是整套的老物件,有故事有記憶、每天被擦得乾乾淨淨的。而這樣的環境下做出來的食物,便還有早年餐桌上的那種香味

老店鋪、手工作坊、菜市場,對我來說是一個地方最獨特的記憶,色、香、味、形,都是當地人性格所導致的“形式”,往往有耐心的人,刀工、火候、熬湯都是更不一樣的。就像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裡寫到:求色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飾,便傷至味。

喜歡這樣的田螺煲,喜歡老師傅的真情實感,食物和他們一家人發生著最親密的關係,所做之中包含了一點匠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