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時正確添加衣物的幾個誤區


孩子發燒時正確添加衣物的幾個誤區


孩子發燒到底怎樣穿衣?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發燒時人體體溫的控制。

體溫是由下丘腦裡的體溫中樞控制的,它就像我們體溫的遙控器,正常情況下它會把體溫設定在37度左右,生病時,遙控器把體溫調高了,我們就要發燒了。

體溫中樞一旦把設定溫度調高,大腦會給身體發出信號,讓人感覺寒冷,然後通過神經和激素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戰來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來減少散熱。

所以在開始發燒的時候會寒戰,會手腳冰涼。

大家需要特別注意:

當一個孩子發燒,手腳冰涼,打寒戰,這意味著他的發燒剛剛開始,溫度還會持續上升。切勿急於做退燒處理!!!

因為此時急於做退燒動作,反而會影響孩子疾病康復的速度!

而且即便你給TA退下去,體溫一定會再次升起來,發燒一定要經歷升溫,持續高溫,最終降溫的過程!

這也是為什麼不建議給剛開始發燒,體溫並不高的孩子去做溫水擦浴的原因!

等體溫到了設定溫度,孩子就不會覺得冷了,這時寒戰就減少了,皮膚血管也不用收縮了,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一個平衡。

燒了一段時間後,比如病情控制了,或者吃了退燒藥,體溫中樞就可能將體溫調回37度左右,人體實際溫度高於設定溫度,孩子就會覺得熱。

然後大腦給身體發出信號,停止寒戰,同時也會通過擴張皮膚血管,啟動出汗這些散熱方式,以減少產熱,增加散熱,結果就是體溫恢復正常。

那麼,孩子發燒到底要怎樣穿衣服才是合理的?

在理解了上述發熱的完整過程後,如果記住應對發燒就是“儘量讓孩子不難受”這個原則,就很容易知道答案。

孩子覺得冷的時候就給他穿蓋,直到他不覺得冷為止,這其實也是幫助孩子體溫儘快達到體溫中樞溫度設定溫度的過程。

你不給他穿蓋,他就要更多的寒戰來產熱,消耗他更多的體力。這時你給他物理降溫更是適得其反。

當孩子覺得熱的時候,說明體溫中樞已經下調了設定溫度,就應該減少衣被,增加散熱,幫助他降溫。你不減少衣被,熱量散發不出去,體溫就難以正常。

發燒的過程,體溫會經歷上坡、平路、下坡的階段,這個過程可能會反覆。上坡階段孩子會覺得冷,這時要穿蓋衣被,下坡時孩子會覺得熱,出汗,這時要減少衣被。

記住冷就穿,熱就脫,孩子怎麼舒服怎麼來。

會說話的大孩子很容易護理。但對於不會說話的嬰兒,護理發燒就需要家長更細心,尤其給他穿蓋要小心,需要觀察孩子有沒有寒戰,有沒有手腳冰冷這些情況來決定。

如果孩子體溫已經到了中樞設定點,你還繼續穿蓋包裹,就可能導致無法散熱,導致中暑,捂熱綜合症等問題。

去年的騰訊新聞上就報道了一個真實事件:

一個一歲零三個月的女寶,因為發熱送醫院就診,就診前家裡的老人堅持要給孩子多穿,多捂,說要捂出汗來,熱就退的快。

結果導致這個孩子來到醫生面前就診的時候,醫生打開被褥發現孩子已經休克。

經過搶救仍然迴天無術。

這個事件說明,當孩子發燒的時候,監護人一定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狀況。

手腳冰涼,打寒站的孩子可以多蓋保暖。

手掌心,腳掌心發燙的孩子千萬捂不得,因為TA可能處在持續高溫階段,或者將要開始散熱階段。

或穿或脫,都得按孩子的實際身體情況來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