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至交王维和孟浩然,各写了一首诗给宰相张九龄,高下立见

山水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多是描写安逸恬静的山水风光和隐居生活为主,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把这种题材写到巅峰的却是唐代的两位山水诗大师——王维和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师代表人物,孟浩然比王维大12岁,成名却比王维晚,但这却不影响二人成为至交好友。

多年至交王维和孟浩然,各写了一首诗给宰相张九龄,高下立见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家世不俗,又是状元及第,一生官运亨通,最高做到尚书右丞。孟浩然年少时却不愿出仕,直到40岁才入长安,连进士都没考上,一生未入仕。虽然命运完全不同,但两人都有一个忘年交,也可以说是如兄如父的人,他就是时任宰相张九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两人写给张九龄的诗,王维写给张九龄是为明志,孟浩然写给张九龄是为是求引荐,高下立见。

多年至交王维和孟浩然,各写了一首诗给宰相张九龄,高下立见


1.《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多年至交王维和孟浩然,各写了一首诗给宰相张九龄,高下立见

诗的大意是:人到晚年最喜静,万事我都已经不关心了。我自觉无才可报效国家,只求能在山林间隐居。宽衣解带在松树下乘凉,明月照我在山里抚琴。若问我穷困和通达之道,听一听水浦深处渔民的歌声吧!

多年至交王维和孟浩然,各写了一首诗给宰相张九龄,高下立见

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辞官归隐,而他这么做的原因也是因为恩师加好友张九龄被排挤,退出宰相位。王维看淡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下定决心做个山林归隐人。这首诗正是表达自己不愿再理世事,淡泊自得的心态。开篇一句“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三、四虚承,五、六实地,整首诗意思闲畅,笔端高妙,悠然神远,为千古佳作。

多年至交王维和孟浩然,各写了一首诗给宰相张九龄,高下立见

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多年至交王维和孟浩然,各写了一首诗给宰相张九龄,高下立见

诗的大意是:“八月的洞庭湖,水面涨得几乎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水气蒸腾一片白茫茫,波涛涌动似乎能把岳阳城都撼动了。我想要渡湖却遍寻不到船只,想避世不出又觉得对不起明君。我就像那坐看垂钓之人,空怀一片羡鱼情。”

写这首诗时孟浩然一心想求张九龄引荐,全诗景色壮丽、骑士磅礴、撼人心魄。最后一句“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更是一问世,就成经典,流传千年。

多年至交王维和孟浩然,各写了一首诗给宰相张九龄,高下立见

对比这两首诗的意境,王维要略胜一筹,王维的诗超然,娴静;孟浩然的的诗前两句大气磅礴,后两句却略显卑微。但论起诗作本身的气势和笔力,孟浩然则更胜出,无论是“八月湖水平”,还是“波撼岳阳城”都可见孟浩然笔功,最后一句“

有羡鱼情”更让是比喻绝纱。

多年至交王维和孟浩然,各写了一首诗给宰相张九龄,高下立见

对于这两首诗,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与小编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