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學子吐槽華為招聘門檻低,名校畢業生隨便面試就能進

一名浙大本科學子在互聯網社區吐槽華為招聘門檻太低:華為不論是社招還是校招,門檻都是極低的,特別是名校的校招,我本科是浙大的,基本上是拿著三方給offer,面試都不用,跟阿里比起來簡單太多,但是很奇怪的是華為不管是消費者業務還是雲,發展的很快,很好,從公司層面我也認可華為是很牛的公司,為什麼三流的人才能夠造就一流的公司?

浙大學子吐槽華為招聘門檻低,名校畢業生隨便面試就能進

很顯然,這名浙大學子認為華為招聘門檻很低,特別是對於名校學子,相比於阿里之類的公司很容易進,但是公司卻發展得很好,百思不得其解。

浙大學子吐槽華為招聘門檻低,名校畢業生隨便面試就能進

不過馬上就有網友出來進行分析:因為目前所謂的面試,都是可以通過短期的訓練提高的,跟三流一流沒關係,名校生平均天賦高一些,招進去,再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和加班,總能成長起來,你讓三本的學生刷一年題,也能通過頭條的面試,這是一流人才?華為的工作和管理流程相對比較先進,不過度依賴個體的力量,雖然不扁平並且冗長,但確實有大企業的範,大企業的管理加初創企業的工作強度,這套制度保證了投入的產出效率。

浙大學子吐槽華為招聘門檻低,名校畢業生隨便面試就能進

如下這名網友的分析則深入骨髓:華為的優勢在於組織力,讓大部分員工發揮出120%的力量,同一所大學,除掉少數天才,大多數人的成績差距只是努力不努力造成的,華為招人有學校要求,這就決定了員工的智商學習能力不會差;門檻低是因為招聘基數大,每年上萬人,不意味著沒有招聘到頂端人才,華為校招是篩選制不是培養制。

浙大學子吐槽華為招聘門檻低,名校畢業生隨便面試就能進

如下則是另外一些網友的評論 從中我們可以窺之一二:因為華為招的人多,所以難度低,三流的人才說法有點過分了,除非你對和比你學校差很多的人共事比較在意,另外公司業務牛對於我們校招生來說其實並不是特別重要;Top2霸面都隨便給offer,但是不建議應屆去華為,華為真的是缺培養人才的土壤,基本螺絲釘;leetcode這三瓜兩棗有啥難度,唯手熟而已,華為把人直接投入真實項目中鍛鍊大得多,當然也淘汰的更殘酷,這就是華為篩選邏輯。

浙大學子吐槽華為招聘門檻低,名校畢業生隨便面試就能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