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重陽食記

蕭放


「文化」重陽食記



秋祭習與俗

九月節俗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日,宜晴。人家用赤豆飯祀灶。”民國《烏青鎮志》)灶神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

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入室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

重陽登高大概萌芽於漢代,杜公瞻在《荊楚歲時記》註文中說:九月九日宴會,不知起於何代,“然自漢至宋未改。”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引證了一則傳說,解釋重陽登高習俗的起源。

汝南人桓景跟隨方士費長房遊學。一天,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汝南當有大災降臨,趕快通知家人縫製布囊,在布囊裡裝上茱萸,然後將茱萸囊系在手臂上,登山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桓景聽信了費氏之言,舉家登山。傍晚,桓景一家歸來,見雞犬牛羊全都暴死。費長房得之此事後說:“這些家畜已經代人受災了。”吳均接著這個故事說,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茱萸是秋季成熟的椒科植物,在古代民眾知識中,茱萸到九月九日“氣烈成熟”,能夠驅風逐邪、消積祛寒,稱作“辟邪翁”。因此人們習慣在這天,“折茱萸房,以插頭”說是可以辟惡氣,而抵禦初寒(晉周處:《風土記》)。

重陽在後世成為祝壽節、老人節。壯族老人在滿六十歲生日那天,子孫都來慶賀,並且為老人添置一個壽糧缸,此後,每到九月九日,晚輩都要給壽缸添糧,直到添滿為止。這缸糧米,稱為“壽米”。平時不能食用,只有老人生病時才煮給老人吃,說此米能幫助恢復健康,延年益壽。缸裡的米不能吃完,否則老人不長壽,所以晚輩要在重九這天給老人添滿米糧。

重陽野宴三大佳品

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是應時花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有祛風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被稱之為“不老方”,《太清記》中就記述了一種“不老方”謂:“九月九日採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為第二年飲用釀的。

做法:

1.將甘菊花、當歸、生地黃、枸杞入鍋中,加水煎汁,用紗布過濾待用。

2.將大米煮半熟瀝乾,和藥汁混勻蒸熟,再拌適量酒麴,裝入瓦壇中,四周用棉花或稻草保溫發酵,直到味甜即成。瓦壇四周用棉花或稻草圍起來,需要保溫發酵。

重陽糕

糕類食品在漢朝時即已出現,當時稱為“餌”。餌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與黍米粉兩種,黍米有粘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餌”。黍為五穀之長,在古代是待客與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這也就是以重陽糕薦神祭祖的秋祭習俗淵源。

唐宋時重陽食糕俗流行,唐稱麻葛糕,宋人已習稱“重陽糕”。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記述九月九日,“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訂,插小彩旗簇之,名曰‘重陽糕’。由於糕面有多種裝飾,重陽糕在明清以後又多稱為“花糕”。

做法:

1.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加白糖,水30克,拌成糕粉;

2.取蒸籠,鋪上清潔溼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地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隨即用旺火沸水蒸;

3.蒸至8分熟,把果脯等均勻地鋪在上面,繼續蒸至全熟;

4.將糕取出,稍涼後用刀切成菱形,即可食用。

羊肉面

“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麵,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除此之外,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此時食用可以禦寒。

做法:

1.羊肉切塊,冷水下鍋,焯去血水,洗淨待用;

2.另取一鍋,加清水燒開,放入羊肉,大火燒開,放花椒、大料、茴香和生薑片,文火燉至羊肉酥爛;加鹽、糖、白胡椒粉、孜然提鮮提味,羊肉湯就煮好了;

3.清水煮麵條,熟後撈出,加適量羊肉湯,撒上蔥花、香菜即可食用。


「文化」重陽食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