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监察御史最早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他是如何发展的?

金代监察御史最早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他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巩固统治秩序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萌芽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成长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隋唐,融合于宋辽金元,完备于明清。主要包括以监察为主的御史系统和以言谏为主的谏官系统。

金代监察御史最早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他是如何发展的?

其中,御史系统备受历朝统治者的重视。唐睿宗曾说:“彰善痒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争之理乱,实由次焉。”明太祖朱元璋曾评价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纲纪紧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清嘉庆帝则直接指出:“明目达聪,责在御史。”御史系统中人数最多的官员为监察御史,其历史地位无可替代。

金代监察御史最早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他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古代的监察御史萌芽于先秦时期,历秦汉至后周漫长的草创时期,正式形成于隋朝开皇年间。唐宋时期逐渐发展成熟,经过辽金元时期的异化,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晚清后随着清王朝的衰败而逐渐衰亡,最后伴随清王朝的灭亡退出历史舞台。

金代监察御史最早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他是如何发展的?

金朝的监察御史,从历史发展阶段看正处于异化融合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从其自身发展历程来看,其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之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完善,最后走向消亡的过程。

金代监察御史最早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他是如何发展的?

先秦时期。御史之名,始见于商代的甲骨文中。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有“朕御史”、“北御史”、“我御史”等记载。据陈梦家先生的考释可知,此时的御史为上天神灵与人世之间联系的媒介,职责“似皆主祭祀之事”。

金代监察御史最早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他是如何发展的?

战国时期监察御史开始萌芽,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具有纠察非违职责的御史出现。《史记·滑稽列传》载齐威王为淳于髡庆功,“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席间威王“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其二,出现大批受国君派遣,到郡县监察地方官的御史。《韩非子·内储说上》载:“卜皮为县令。其御史污秽,而有爱妾,卜皮乃使少庶子佯爱之,以知御史阴情。”此时期伴王左右纠察百官的御史,以及派往地方监察地方官员的御史,都为中国古代监察御史的萌芽。

金代监察御史最早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他是如何发展的?

秦汉至隋朝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御史萌芽之后,经历了秦汉至后周漫长的酝酿时期,至隋开皇年间正式形成。其间经历了秦朝监郡御史时期、两汉刺史时期、东晋和南北朝的检校御史时期。《通典》载“秦以御史监理诸郡,谓之监察史。汉时罢其名。”至汉武帝时期,地方的监察职责落到了刺史身上。“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秋六百石,员十三人”。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设立检校御史,职同司隶校尉之官。“晋太元中,始置检校御史,以吴混之为之,掌行马外事,亦兰台之职也。”其后的南朝宋、齐等均“无闻焉”,至后魏泰和末年重置此官,“宿直外台,不得入宿内省”。北齐沿置,“孙搴,自检校御史再迁国子助教”,“古道子,当官以强济知名,历检校御史、司空田曹参军”。北周改名为司宪旅下士,“秋官府,有司宪旅下士”。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开皇二年(582年)正式设立监察御史职官,“隋开皇二年(582年),(文帝)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凡十二人”。

金代监察御史最早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他是如何发展的?

北宋的监察御史在继承唐和五代的基础之上,在组织和职能上逐渐的成熟。“元丰改制”后,监察御史在组织上出现了三院合一的趋势。“台院名存职废,隋唐以来的三院组织结构趋向合并。”职能上被赋予了言官职责,开台谏合一的先例。“天禧元年二月八日丁丑,始置言事御史。”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风闻言事”之权,“不但自始至终御史可以风闻,而且范围不受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