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袭占荆州灭关羽,火烧夷陵败刘备,为何不乘势北上逐鹿中原?

欢迎朋友们来看龙观历史,本次要说的是很多人都在议论,东吴的孙权袭占荆州灭关羽,火烧夷陵败刘备,为何不乘势北上逐鹿中原?

孙权袭占荆州灭关羽,火烧夷陵败刘备,为何不乘势北上逐鹿中原?

孙吴战略指导思想分析。孙权的东吴长期以来一直遵循的是鲁肃的《榻上策》,这是足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的另一篇战略宏著。以守为攻,伺机取利是他们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战略方针。他们背后捅刀子夺取荆州杀了关羽,发现漏洞火攻夷陵大败刘备,和曹魏的每一次作战几乎都是在防御中获胜的。而吴军主动发起的进攻,基本全部是以失败告终,而攻城战除了攻占皖城还有些亮点外,其他攻城战大多结果惨不忍睹,特别是第二次合肥之战,孙权号称10万大军,被张辽带800骑兵杀的人仰马翻,以至于留给后世在网络上一个“孙十万”的美名。可能这么多的失败给孙权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太大,所以他后期以割据江东为满足。实际上,孙权偷袭荆州,就是割据江东战略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

孙权袭占荆州灭关羽,火烧夷陵败刘备,为何不乘势北上逐鹿中原?

魏蜀吴三国战略态势分析。刘备占据了汉中,关羽占据荆州,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两路同时对曹魏发动攻击,本来此时北伐是最好的时机,关羽水淹七军以后,中原震动,曹操甚至一度准备迁都,想暂避关羽的锋芒。如果此时孙权北伐,即使不能击败魏军,只要牵制住魏军,等刘备休整完毕从汉中北伐,这是击败曹魏最好的机会。然后战机稍纵即逝,就这样悄然流失了。

孙权袭占荆州灭关羽,火烧夷陵败刘备,为何不乘势北上逐鹿中原?

吴蜀的局部战役实施后果分析。但是孙权选择偷袭荆州,那么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巩固江东的上游防御,而不是为了击败曹魏。荆州之战以后,刘备集团实力大损,孙刘联盟之间裂痕加大,事实上已经失去了联合北伐的可能。夷陵之战以后孙权虽然再次获胜,但是并不意味吴军实力增强,实际上之后几次北伐,吴军的战斗力表现还是比较弱,却还是没有打破当时三分天下的局面,而曹魏政权却没有因为孙刘之间的夷陵之战而受到消耗,曹魏也只有一个无功而返的影响。本来三分天下就是曹强而孙刘势弱,在孙刘经历了夷陵之战后,这种局面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拉距了他们之间的强弱之势。当时三分天下格局还是没有改变,孙权这时想要北上逐鹿之战还是很困难的。所以孙权没有乘胜之威北上逐鹿中原也就不奇怪了。

孙权袭占荆州灭关羽,火烧夷陵败刘备,为何不乘势北上逐鹿中原?

总之,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来挺好的孙刘联盟关系,因为一己私利,瞬间土崩瓦解。痛定思痛,再回过头重归于好,但实力已经大为削弱,实力不如从前。错过了最佳战机,再想捡到已经不可能了,此时的三足鼎立,已经是非彼时的了。自此,孙刘两方被曹魏统一已经成了必然。

孙权袭占荆州灭关羽,火烧夷陵败刘备,为何不乘势北上逐鹿中原?

谢谢朋友们看完这篇文章,您对文中提到的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请到评论区留言讨论。动一动手指吧,为老龙点赞、转发和收藏。关注老龙吧,每天分享新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