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四不像”的电动四轮车 为何一路“绿灯”

《热点聚焦》,这期我们来聚焦“电动四轮车”,就是那种挂着 “电动汽车”、“老年代步车”牌子的四轮车,说它是非机动车吧,它却跑在机动车道上,在车流中随意穿行。说它是机动车吧,它却既不上牌照,司机也不考驾照,据交警介绍,这种车根本不具备上路条件,但现实是:它从生产、销售到上路,都是一路绿灯,那么它是怎么开到路上,成为交通事故重要一方的呢?请看记者的调查报道。

在市区各主要街道,各式各样的电动四轮车,随处可见。记者在黄二渤九路口观察到,仅在这一路口,1分钟内就有10余辆电动四轮车驶过。记者走访卖车的商家,他们在销售过程中,普遍打出“不用上牌,不用考驾照,不怕交通违法,不会被开罚单”等等为噱头,价格也只有1万多到4万多元,深受中老年人欢迎。

这个速度是高速70(迈),低速50(迈),质保5年6万公里,这个是全国1年质保,不用上牌,不用驾照。他不要牌,你要驾驶证干啥,不要证的,这是无牌无证的,就是说老年代步车。

这个政策就是,不管谁买,都不允许上牌,好的政策,好的享受,哪个老年人手底下缺这2万-3万的。

咱这边规定的哪些道路能行驶。都能行驶。对,每一个地方都能行驶,市区所有道路都能行驶,对。

俺这个总代理1个月平平常常50来辆,有时候70-80辆。

当问到电动汽车有无合格证时,一家店的销售人员拿出一张盖有生产厂家印章的合格证给记者看,但他们提供不出权威质检单位出具的质量检测合格证。销售商户还表示,对于老年人驾驶这种车还是有一定危险性。

是这种车速度不快,小60迈。小60迈,你像有些根本没有那个基础老年人。他一点基础都没有,宽窄这车都摸不上,你说他横冲直撞的也是真不大行)

“老年代步车”的不合规生产、销售、违规上路和诸多管理上的“真空”,也给交通安全隐患埋下伏笔。在开发区交警大队事故科,民警楚云涛就给我们分析了近期发生的一起电动四轮车违章行驶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

开发区交警大队事故科民警 楚云涛:这是一起典型案例,四轮电动车闯信号灯发生交通事故。是2018年6月13日,一辆四轮电动车沿黄河四路由东向西行驶至渤海十七路路口时,违反信号灯通行规定,也就是闯信号灯,与沿渤海十七路由南向北行驶的小轿车发生事故造成两车受损,四轮电动车驾驶员受伤。

触目惊心的事故还有很多。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路面上驾驶四轮电动车的驾驶员多以老年人、妇女为主,他们大多对交通法规了解很少,很多车主也不把道路交通安全放在眼里。

滨城区交警大队民警 刘鹏:比如随意穿行,随意变道,闯红灯、逆向行驶,乱停乱放,给交通带来很大危害。而且,电动四轮车驾驶员以老人居多,他们安全意识非常淡薄,一旦发生事故,给当事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很大经济财产损失。

交警部门还称,目前对于违反交通规定的电动四轮车有执法权,但如果生产、销售的源头不控制,光靠交警部门查处,这一问题将很难解决。电动四轮车的监管需要多个部门联动。

滨城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王滨:这部分电动四轮、电动三轮车辆从机动车技术参数上来讲,应该属于机动车范围,但是因为生产工艺比较差、尽管行驶速度快,但是机械性能比正规厂商出产的汽车性能差距太大,在刹车、制动、操控等性能那个方面存在很大隐患,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据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数据,近五年,全国发生低速电动车交通事故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引发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年均分别增长23.3%和30.9%。

从记者的调查来看,从生产、销售、行驶,直到监管,“四不像”的电动四轮车,就是一笔糊涂账,但这笔糊涂账是以交通的混乱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代价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从源头上加强对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解决交通安全问题,把这笔糊涂账理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