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抱錯大腿,小黃車無人接盤 阿里嫡系能否打破共享單車魔咒?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

在小黃車深陷困境、摩拜遭遇創始人退出與裁員雙重風波時,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今年9月左右,哈囉出行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由春華資本、螞蟻金服聯合領投,老股東繼續跟投,此輪融資額在40億元左右。

在這個資本的寒冬,活著已屬不易,從資本市場補充到彈藥尤其是大量彈藥更為困難。這個斜刺裡殺出的第三者能夠為當前低迷的共享單車市場帶來什麼呢?

摩拜抱錯大腿,小黃車無人接盤 阿里嫡系能否打破共享單車魔咒?

共享單車第三極的前世今生

相對於摩拜與OFO,哈囉出行旗下的哈囉單車一直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甚至比不上小鳴、小藍們。直到2016年11月,Hellobike 1.0 正式亮相市場。此前,戴威的OFO已經問世了兩年多,出行教父李斌與胡瑋煒打造的摩拜也成立近兩年。

為了在騰訊的角力中扳回一局,阿里發力較晚,但動作頻頻,在投資共享單車行業的頭部企業上不惜重金。

2017年4月,在OFO D+輪融資中,螞蟻金服作為戰略投資方進入,三個月後,阿里與弘毅投資和中信產業基金聯合領投OFO的E輪超過7億美元的融資。在OFO崩盤前的今年3月E2-1輪融資中,阿里巴巴再次帶著一幫小跟班砸入了8.66億美元。

摩拜抱錯大腿,小黃車無人接盤 阿里嫡系能否打破共享單車魔咒?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作為國內最左右逢源的商人之一,馬雲深諳此道。在共享單車發展最鼎盛的時期,阿里沒有將寶完全押在某一個創業者身上,在小黃車身上砸了數十億的同時,也在原本毫不起眼的哈囉單車下了鉅額賭注。

去年10月,哈囉單車與阿里系此前投資過的永安行合併後,迅速與馬雲之間的關係迅速升溫。一個月後,哈囉單車同啟十城“芝麻信用評分免押金”騎行,當年12月,螞蟻金服、深創投等在D1輪融資中,共同投了3.5億美元。直到此時,哈囉單車才真正一支不可小覷的共享單車力量。

成為阿里嫡系

熟悉BAT操作模式的人都知道,不論阿里、騰訊還是百度,這幾大巨頭都喜歡直接支持目標領域的頭部公司,通過注入大量資金與資源,促進其爆發性發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小黃車就寄託著阿里這樣的情感。然而,OFO創始人戴威桀驁不馴的個性與滴滴繞不過去的一票否決權逐漸讓馬雲意識到小黃車的難以駕馭性,與其努力馴服一匹不可能馴服的野馬,不如另起爐灶。

摩拜抱錯大腿,小黃車無人接盤 阿里嫡系能否打破共享單車魔咒?

在今年最後一次注資OFO時,阿里系與其他機構一起又向哈囉單車注入近7億美元,完成E1輪融資。5月31日,螞蟻金服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鑫以14.68億美元整體估值對永安行低碳增資20億人民幣,佔股比例上升至36%,躍居第一大股東,後者正是永安行共享單車與哈囉單車合併後的主體。

哈囉單車就這樣一步一步成了阿里的嫡系力量,以至於美團收購摩拜時,王興在摩拜員工大會上指出,摩拜的主要競爭對手已經不是“陷入泥潭”的OFO,而是哈囉單車。

共享單車進入下半場

隨著OFO的隕落,摩拜光芒的淡去,許多人開始唱衰共享單車乃至所有的共享經濟,這未免有點因噎廢食。

其實,有需求的地方就一定有市場。人們對共享單車的需求一直都在那裡,即便當OFO陷於絕境之時,網上仍然有大量的聲音希望戴威不要倒下去,共享單車在解決無數人的最後一公里出行上具有不可否認的貢獻。創業者的真正挑戰在於,如何持續、有效滿足用戶的需求,並不斷改善消費者的體驗。

這正是跑馬圈地、瘋狂擴張時代終結後,共享單車下半場的主要使命。

摩拜抱錯大腿,小黃車無人接盤 阿里嫡系能否打破共享單車魔咒?

胡瑋煒離開自己一手創立的摩拜時表示:

“我們停止了激進的擴張,真正回到本質去思考問題。我們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修煉基本功,更加重視用戶體驗,和對資產盤點,運營,維護的有效性。從這8個月的數字上看,我們大規模的削減了成本,也大大的提升了收入和訂單數。”

她特別提到了修煉基本功,重視用戶體驗,加強資產管理以及運營維護的有效性等問題。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作為一位在共享單車領域摸爬滾打了六年的創業者,胡瑋煒在離開這個領域吐露出的無異是八字真言。

此刻手握令摩拜、OFO羨慕的鉅額資金的哈囉出行能聽得進去嗎?很難。

麻雀安知鴻鵠之志。對於哈囉出行來說,共享單車只是自己巨大棋盤的眾多棋子之一,除此之外,這家公司正在野心勃勃地佈局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哈囉順風車、哈囉打車等一系列產品,妄圖為廣大用戶提供覆蓋短、中、長距離的共享出行服務,然而,每一個領域都需要海量的投資。

許多時候,創業者不是倒在競爭對手的槍林彈雨中,而是死在自己的貪慾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