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的動亂到底有多可怕?

文史磚家


先看一般人不注意的事實:曹操,220年,病死;夏侯惇,220年,病死;張遼,222年,病死;于禁,221年,病死;劉備,223年,病死;馬超,222年,病死;法正,220年,病死;呂蒙,220年,病死;蔣欽,219年,病死;魯肅,217年,病死……

公元220年前後,病死了一大批人,除了上面的,還有一些沒記載死因的。當然,他們當中有些年齡大了,有一些卻正值壯年。


公元119年,中國有記載的大地震就發生了42次。無數人死亡,從而引發了大的瘟疫,此後的100多年裡,每隔兩三年發生一次……不是因為中間瘟疫被消滅了,而是因為災區的人已經死的差不多了,瘟疫無法大規模傳染了。一旦過兩年有了新的源頭和疫區,就接著爆發瘟疫。

實際上,東漢末年短短三十年的時間內,有記載的全國大瘟疫就有十二次。也就是說,除了戰場死人多,瘟疫造成的各種疾病,更是奪去了無數人的性命。


曹植當時專門記錄了瘟疫的慘狀,“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瘟疫殺死了無數的老百姓,也有一些我們熟知的名人,比如“建安七子”當中的徐幹、陳琳、應瑒、劉楨,都是死於瘟疫。

公元220年左右,大瘟疫達到了高峰期,就連洛陽城,也被疾病肆虐,一大半人都死了。

因為那個時代沒有明確的死亡統計,我們只能從史料中進行推測。

東漢漢桓帝時期,瘟疫還沒有大規模爆發,當時的人口大約為5600多萬人。到了公元280年,晉武帝太康元年,全國人口僅為1600多萬人

說十室九空,真不是誇張的。

所以,東漢末年的老百姓,真的是生不如死。


七追風


因為英雄豪傑輩出的緣故,很多國人對東漢末年的歷史充滿興趣。在他們眼中,那是一個群星璀璨、空前精彩的時期,在不吝讚美之餘,長恨此生不能生活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以此建不世之功。其實,作為超級大亂世,東漢末年實在不值得推崇,原因無他,死亡率超高,場面太可怕。



東漢末年的大動亂到底有多可怕,可以從損失的人口總數中窺見一斑。依據東漢中期的人口統計(6500萬左右),三國初年的人口估算(2300萬左右),那麼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裡,當時的中國損失了近60%、多達4200萬的人口(所有數據均參考葛劍雄的《中國人口史》)!而造成人口銳減的原因,主要有戰爭、饑荒、瘟疫三種原因,在這裡筆者逐一做個簡述。


軍閥混戰是導致東漢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漢末天下大亂、諸侯紛起,強者著跨州連郡,弱者宰割縣邑,相互間征伐攻討,使得海內混亂不堪。而就在這無休止的混戰背後,則是累累白骨、赤地千里的慘重代價。究竟有多少人死於戰火,在歷史上沒有準確的數據,但依據前文所羅列的數據推測,至少在2000萬以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死於屠城。



作為戰爭中恐嚇、削弱對手的一種手段,各地軍閥都對屠城樂此不疲,尤以國賊董卓為甚。董卓的涼州軍團軍紀最差,每每在攻克敵軍城池後,便將城中財物劫掠一空,將殘餘的百姓悉數殺光。其實,不僅董卓這類殘忍的軍閥喜歡屠城,就連一向宣揚“拯焚救溺”的曹操,也幹過這等為人不齒之事。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以替父報仇為由,起兵討伐陶謙,並將刻骨仇恨發洩在徐州百姓身上,所到之處都以屠城作為報復,死於其手的百姓竟然多達數十萬(“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見《後漢書·卷七十三》)。雖然數據有嚴重誇大的嫌疑,但遇難者的數量絕不會低於數萬。



縱觀整個東漢末年,無休止的戰爭、大規模的屠城,導致天下人口數量銳減,以至於大江南北都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見曹操的《蒿里行》)的慘景,生活在這個時代,能保住性命都是件奢侈的事情。


除戰爭外,死於饑荒的人口也是難以計數。由於各地軍閥大規模徵用青壯年為兵,再加上戰爭、天災的影響,使得各地普遍出現農田大量拋荒、糧食歉收的現象,從而導致饑荒蔓延。在當時的情況下,各地軍閥普遍嚴重缺糧,以至於出現“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見《三國志·卷一》)的現象。



面對饑荒,士兵尚且不能填飽肚子,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況可想而知。由於極度的缺糧,導致百姓們在飢餓感的驅使下,竟然開始以同類為食,導致“人相食”的現象屢見史端。比如興平元年(194年)六月旱災、蝗災過後,“是時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見《後漢書·卷九》)。這樣的記載還有很多,不難想象當時的慘狀。


戰爭、饑荒之後必然是瘟疫的大流行,而遇難者人數之多,同樣無法統計。在東漢末年短短30餘年時間裡,見諸於史冊的全國性大瘟疫共有12次之多,而在瘟疫來襲之時,往往死者相枕,闔家滅絕者比比皆是。作為時代的見證人,曹植曾在《說疫氣》一詩中,用極為沉痛的筆觸寫道“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在這一連串的瘟疫當中,尤以204-219年間的大瘟疫最為恐怖,直接把昔日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中原地區變為“人間地獄”,連貴為上層階級的“建安七子”,竟然也有4人死於瘟疫。東晉史學家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做注時,曾描述過這場瘟疫的可怕性,稱“自中原酷亂,至於建安,數十年間生民殆盡。比至小康,皆百死之餘耳”,由此可見瘟疫的極端可怕性。


綜上,在無休止的戰爭、大規模的屠城、大饑荒、大瘟疫的連番打擊下,等到三國初年,人口總數銳減60%以上,許多地方更是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生活在這個時代,如果能平安過完一生,簡直跟中“六合彩”一樣幸運。正所謂“寧為太平犬,莫為亂離人”,雖然從藝術角度來看漢末三國很精彩,但沒有人真的想穿越到那個時代去生活,不是嗎?


史料來源:《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中國人口史》等


文史磚家


漢靈帝未年天下人口五千萬,西晉統一,人口七八百萬。存活了15%。


孫謙0


與百年後的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相比那就算不錯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