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創始人戴威“謝幕”,共享單車終於只剩一家?

這場由資本導演的出行狂歡,最終也以資本逼宮落幕。

ofo創始人戴威“謝幕”,共享單車終於只剩一家?

文 | 小丫

ofo創始人戴威“謝幕”,共享單車終於只剩一家?

從2015年3月唯獵資本投資ofo小黃車,到2018年10月22日ofo創始人戴威離場,ofo在經歷了三年多時間的瘋狂發展後,終於黯然“易主”。

在這期間,ofo與競爭對手摩拜的燒錢大戰,讓市場為之震驚,拼融資、拼技術、拼數據,甚至到海外搏殺。小藍單車、小鳴單車、悟空單車、3Vbike、町町單車等等小玩家們,則因不堪資金壓力早已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有人跑路,有人破產,滿大街的破銅爛鐵,這場驚天動地的共享單車大戰過後,可謂一地雞毛。

戴威“謝幕”

是自願還是被逼無奈?

10月22日,有消息說,ofo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更換了法人代表,ofo創始人戴威不再擔任該公司的法人代表,並退出了公司的董事會。自10月22日起,東峽大通的法定代表人由陳正江擔任。

戴威畢業於北京大學,在校期間曾經擔任學生會主席。

2014年,還在北大讀碩士的戴威,創辦了ofo,致力於“以共享經濟+智能硬件,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

為了爭奪新用戶,ofo從2016年冬天就開始了燒錢大戰,補貼方式花樣百出,相繼推出“充值返現”活動、“紅包車”、“免費騎”、“寶箱車”等等。

在廣告營銷上,ofo先後邀請鹿晗代言,與環球影業合作打造大眼小黃車,以小黃車背景改造一線城市地鐵車廂等;摩拜則與京東合作助力京東618購物節,與卡美珠寶合作“分手盒子”,利用自媒體微博宣傳等來做文章。

ofo創始人戴威“謝幕”,共享單車終於只剩一家?

ofo曾邀請明星代言廣告

無論是公關推廣,還是各種IP化的跨界合作,都需要非常高的投入。

2018年5月中旬,ofo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ofo對供應商欠款約12億元,城市運維欠款近3億元,合計欠款15億元。

8月31日,上海鳳凰公告稱,ofo拖欠貨款達6815.11萬元,天津飛鴿、富士達、雷克斯等自行車生產商,都遇到了類似情況。據悉,上海鳳凰為ofo生產的單車,每輛車的利潤只有不到10元。

作為難兄難弟,摩拜的經營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2018年4月,摩拜以27億美元估值被美團併購。根據美團招股書披露,4月4日起26天內,摩拜虧損約4.07億元。2018年上半年,摩拜營收26.6億元,虧損30.6億元。

經營困難的企業創始人

往往會遭遇資本逼宮

2018年5月15日,在拒絕了滴滴的潛在收購要約後,戴威號召大家戰鬥到底:“如果不想戰鬥到底,現在就可以離開,公司未來將保持獨立……”

其實,自2017年以來,一向主張打價格戰的朱嘯虎就已經改口,多次呼籲兩家頭部公司的合併,並努力撮合。然而,都被戴威拒絕了。

“當投資人不想再繼續玩下去的時候,他肯定要套現退出。從歷史經驗來看,推動合併就是其前奏。”

但是,合併不是能夠風平浪靜的,尤其是對資本裹挾的創業團隊而言,比如優酷與土豆、快的打車與滴滴打車、趕集網與58同城,總需要有一位創始人懂得“功成身退”。

對造就這些公司的資本來說,“這是生意,與創業者個人無關。”“不識時務”的戴威,不過是新添加上去的一個案例。

據悉,此次接替代戴威的陳正江,是ofo最早三個員工之一,在ofo負責供應鏈。

據天眼查顯示,在擔任ofo法人代表之前,陳正江還曾在FIT24健身(北京飛特二四科技有限公司)擔任高管。FIT24健身成立於2015年5月,是一家面向白領的連鎖智能健身品牌。曾在2016年九月獲得天使輪融資,而投資方正好是ofo小黃車。

一度淪為燒錢遊戲

“偽需求”終於退場

高頻次、低客單價、高活躍用戶、超強現金流、RevPac相對穩定、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等等特點,使共享單車成為繼專車之後又一出行風口。

資料顯示,高峰時僅兩大共享單車巨頭就聚集了數十家資本。其中,摩拜的投資機構包括:高瓴、華平、騰訊,以及一系列知名VC,包括紅杉、啟明、貝塔斯曼、愉悅、創新工場、熊貓、祥峰,乃至美團王興、易車李斌也參與其中。

ofo的投資機構包括:滴滴,金沙江、天使投資人王剛、中信產業基金、經緯、Coatue、DST創始人Yuri Milner,還有小米、順為、真格、元璟、唯獵等知名VC入局。

在資本的追逐下,行業進入了瘋狂發展階段。但是,共享單車盈利模式趨同,包括租金、押金、平臺開放及大數據,模式複製易,行業壁壘低。

實際上,單車的需求市場十分有限。作為城市交通系統的補充,只有北上廣深這樣的超大型城市、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統發達,1-3公里短途出行痛點明顯的城市才能夠支撐起共享單車的發展,而全國總體適合共享單車發展的城市可能不過百座。

小藍單車創始人李剛曾對國內共享單車的市場總額做出過預計:共享單車市場每天大概能有1億到1.5億的出行頻次,按每出行收入1元計算,一天的營收總額就是1億到1.5億元,每年365天的總額就是1.5億元*365=547.5億元。也就是說,一年還不到600億元。李剛說這就是國內共享單車市場的天花板。

隨著國內共享單車市場的飽和,全國主要城市紛紛開啟“禁投”模式。

2017年6月份,悟空單車宣佈倒閉,成為第一家死亡的共享單車公司;緊接著,3Vbike、町町單車、酷騎單車也紛紛陷入倒閉潮;當年11月,排名行業老三的小藍單車也不行了,據傳欠下100多萬元的物業費,拖欠供應商款項高達2億……

2017年10月24日,共享單車出現了“併購第一案”,這也被認為是共享單車行業進入競爭尾聲的徵兆。

2018初,朱嘯虎的妹夫歐成效在自己的公開講座中爆料,稱朱嘯虎已經把所持的ofo股份盡數賣給了阿里巴巴。而就在此前不到兩個月,朱嘯虎還公開表示,“靠燒錢起來的,基本都是偽需求,我以後不再投燒錢的項目。”更早前,他還聲稱,“投ofo的時候不知道這麼燒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