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咚咚咚”,雄渾而昂揚的鼓聲在甘肅天水秦安縣文化的小廣場上響起,十多位彪悍的甘肅漢子一字排開——他們個個身著紅馬褂、大襠褲,腰間繫一短裙,頭戴假髮長單辮子,左手緊握狀如蒲扇的羊皮鼓,右手持牛筋鞭,敲鼓起舞之時,還按八卦圖陣往來穿插,口中;中間更有主舞者口銜兩面,腰懸四面,兩隻胳膊各掛三面,全身足足披掛了12面羊皮鼓之多!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口銜、腰懸、手握——全身披掛12面羊皮鼓起舞的西北漢子!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敲鼓漢子或說或唱,或跳或舞,如痴如狂,古人云“耀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的舞者至高境界大概莫過於此。動作粗獷、鼓聲磅礴,西北風貌果然蒼涼大氣!觀者無不為之震撼——非遺秦安扇鼓舞,果然有動人心魄的力量!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流傳了8000年的舞蹈

在甘肅天水秦安,時間彷彿一下子就被拉得非常漫長——這片被稱為“羲裡媧鄉”的土地不僅僅是傳說中始祖伏羲女媧的故鄉,實際考古發現的大地灣遺址就是貨真價實的8000年前的文明。在那遙遠的年代,原始的先民們便已經有了祈福祭祀舞蹈的雛形。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及至秦漢唐宋,位處西北邊塞的秦安戰火頻仍,此舞便在祭祀將士的儀式中出現,作為對那些衛國忠魂的懷念。再往後數百載,秦安扇鼓舞進一步完善,羊皮鼓、紅馬褂、“檳鼓甩辮”(羊皮鼓形似蒲扇,又似檳榔),既是祭祀、社火之舞,又是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祝願。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綿延八千載,秦安扇鼓舞自然頗有講究,我們今天看到併為之震撼的其實只是“小場面”——據說隆重的扇鼓舞舞者可達七八十人之多!可想而知,屆時的鼓聲當有多麼驚天動地。舞者手中的扇鼓由羊皮製成,形如蒲扇,直徑有近40釐米,扇柄下和舞者腰間都掛有金屬環佩,舞動時叮噹作響,與鏗鏘的鼓聲相輔相成。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舞者被稱“司公”,盛裝起舞,舞者的動作既有八卦走位,又融合了武術和戲劇中的棍術、對打和斤斗技巧,有時還搭配秦安的國家級非遺秦安小曲一起演出,形式之多令人眼花繚亂。舞者時而不停地甩動辮子(俗稱“輪莽頭”)的動作,據說來源於伏羲——人皇伏羲蛇身人首,伏羲氏即是以蛇為圖騰。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悠悠數千年,秦安扇鼓舞一直生生不息,現在的傳承人王成成已過知天命之年。但令人欣喜的是,我們在舞者的隊伍中看到了不少年輕人——看來這歷經千百載的藝術瑰寶,還將代代相傳下去。同行的夥伴妹子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全身披掛,還真是像模像樣。

鼓聲舞影,裡面所蘊藏著,都是我們民族的歷史,和先輩們的期許與祝願。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甘肅漢子披12面羊皮鼓起舞,看過的人都被震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