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和朱祁镇:好兄弟,说好不动刀枪

朱祁钰和朱祁镇:好兄弟,说好不动刀枪

普度寺,当年的南宫 英宗朱祁镇被囚之处

这个话还得从“土木堡之变”前开始说。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21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南下入侵的蒙古瓦剌部,命令比自己小1岁的唯一的弟弟朱祁钰在北京居守,这个居守虽不是监国,但实际上也差不多,可见哥哥朱祁镇对他有多信任。

一个月后,因为指挥失误,明朝20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六部尚书死了5个,礼部尚书没有去。消息传到北京,就像发生了十级地震,人心惶惶,因为北京城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为此,不少大臣主张迁都回南京,而此时定都北京才8年。

于谦等大臣坚决反对迁都,有大臣上疏说,此时不是北宋末年,国家实力犹在,区区几个小毛贼,不用过分担心。孙太后等人还是不敢大意,即将朱祁镇2岁的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并命令朱祁钰监国,积极做好瓦剌部东进南下侵略的防御工作。

但是,朱祁钰并不满足监国的地位,他利用危急形势,通过一些手段,逼迫孙太后,在土木堡之变20余天后当上了皇帝,尊被俘虏的哥哥朱祁镇为太上皇。

朱祁钰和朱祁镇:好兄弟,说好不动刀枪

明朝皇帝

当上皇帝的朱祁钰指挥若定、调兵遣将、安抚各方,成功击退杀到北京城下的瓦剌大军,搞得瓦剌的也先太师空欢喜一场,他看在茶叶的份上,只好向明朝求和。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的危机应对上,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华,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他当皇帝比哥哥朱祁镇强多了。

也先太师没有办法,只好送回太上皇朱祁镇,但是朱祁钰真不太想把哥哥接回来,接回来了这皇位怎么办?后来,于谦说,皇位岂是儿戏?现在太上皇和皇帝的位置都已经明确,太上皇回来还是太上皇,您还是皇帝,不会变了。

朱祁钰迫于大臣的压力,同意把哥哥朱祁镇接回来。虽然接回来的礼仪比较简单,但朱祁钰毕竟亲自出席了欢迎大会,也算够意思了,毕竟哥哥不是凯旋归来。

然后,朱祁钰把哥哥朱祁镇一家人安排在南宫居住,不准他出门,也不准大臣见他。很多大臣包括五皇叔襄王都建议朱祁钰要经常去看望哥哥,但是朱祁钰不同意。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朱祁钰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妥,要是太上皇能随意活动,朱祁钰的皇位将随时不保。

朱祁钰和朱祁镇:好兄弟,说好不动刀枪

中国的长城

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故伎重演,想方设法废掉了哥哥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改封为沂王,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我觉得这个也说的过去,就像朱祁钰自己说的,“父有天下,当传于子”。也在这一年,朱祁钰封朱祁镇的二儿子朱见潾为德王、四子朱见淳为许王,都是实打实的亲王,也够意思了。

景泰四年(1453年),朱祁钰的独子朱见济夭折,朱祁钰再也没有儿子,求神拜佛,希望能再生出儿子,可惜老天不答应,朱祁钰到死都没有再生出一男半女。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心里有很大负担的人,生不出孩子是很正常的。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病重的朱祁钰仍然不肯复立大侄子朱见深为太子,有些投机的大臣就动起了歪心思,撞开了南宫紧闭的大门,将朱祁镇迎接出来重新当皇帝。朱祁镇当皇帝后,即废掉朱祁钰的皇帝位,仍封朱祁钰为郕王,这个封号是哥哥朱祁镇第一次即为的时候给他封的,那年朱祁钰才8岁,朱祁镇9岁。一个月后,朱祁钰病重去世,朱祁镇以亲王的礼仪将他下葬,给了他一个恶谥:戾。

朱见深当上皇帝后,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下诏恢复叔叔朱祁钰帝号,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兄弟俩的恩怨到此算是结束。

朱祁钰和朱祁镇:好兄弟,说好不动刀枪

明孝陵

从头到尾看这件事,这两兄弟都比较仁慈,没有动刀动枪。早年两兄弟幼年丧父,哥哥对弟弟照顾有加、信任有加,御驾亲征时,让20岁的弟弟率百官居守北京。土木堡之变后,弟弟朱祁钰监国这个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通过手段进一步当皇帝,有点过了,但是这个对国家是有好处的,有成年的皇帝坐镇,有利于抵御蒙古人的进一步入侵。

弟弟当上皇帝后,把哥哥接回来了,虽然给哥哥的待遇低了点,但并没有下狠手。哥哥在南宫虽然不自由,但是日子也过的不会差,在南宫生了3个儿子,很不错了。而且,对哥哥的儿子,也还不错,改封王的封王,对废太子也没有怎么样。

总的来说,朱祁钰有私心,但是没有狠心,哥哥一家始终安全。朱祁镇复辟后,虽然废掉了弟弟的皇帝号,骂弟弟不仁不义、禽兽不如,但还是给他亲王的待遇,还是当初的封号,都没有变。

有人说,朱祁镇复辟后杀死了弟弟朱祁钰。这个我不相信,因为对于一个没有子嗣、没有血债又生患重病的弟弟,朱祁镇完全没有必要下毒手。

后世,朱祁镇的子孙皇帝在逢年过节会派人到朱祁钰的陵墓祭拜。终归还是一家人,恩大于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