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昨天有个微博热搜,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本来以为教材真的出错了,点进去才发现,原来是有一个抖音网友质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拼音,而编写教材的主编温儒敏竟然真的发文回应了。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事情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有网友发抖音短视频称:“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né”和“chuā”拼不出对应的字,是误人子弟”。并喊话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温主编,请告诉我们‘chuā’是什么鬼?”

对此,微博认证为“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的账号@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发文,标题是《回应抖音关于语文的炒作》。原文如下:

(1)这两课是学音节,会拼就行,不必一一对应字词。学生此时认字还少,也不能要求一一对应。

(2)但是chua和ne还是有对应的字词的。Chua的对应有“欻”,拟声词,形容动作迅捷。如“欻的一下就把那张纸撕了”,“那辆车在他身边欻就过去了”。Ne则对应“哪吒”的“哪”。这些顺手就可以从网上查到。

(3)有些方言地区的口语没有chua这个音,读起来会有些拗口,可能因此误认为没有对应的字词,断定是教科书错了。

(4)教材的音节教学采用的是“穷尽式”,拼出的读音比较全,也比较多,修订时可以考虑精简一些,更适合学生学习。

(5)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大家都可以批评指正。但最好不要炒作,甚至进行无端的人身攻击。特此公告。

温儒敏 2018年10月24日

单看这一段,其实觉得这位温主编有点小题大做,一位网友的发问就反应这么大。

然而事情果然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先来看看“温主编”到底是谁?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温儒敏,男,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现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

而打开抖音,输入“温主编”,你会看到以下画面: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仅仅带有#温主编#三个字的话题,播放量就已经近100万

那么这些都是什么视频呢?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有人和上文一样,问chua和ne是什么鬼。温主编已经认真地回答过了。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有人问:“温主编,‘一会儿’的这个拼音要怎么读啊?你别瞎写啊!

根据我国已经确定的《汉语拼音方案》中第三章第(2)条规定:韵母儿写成 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 r。例如:“儿童”拼作ertong,“花儿”拼作huar。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有人问“温主编,这个‘友’字为什么没有声调?你告诉告诉我这个怎么读?

因为你只要稍微查询一下《双音节轻声词表》就知道,“友”在朋友这个词中,读轻声,轻声不标音调。

更有甚者: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温主编,月儿为什么挂蓝天,不应该是挂黑夜吗?

因为这是诗歌的文学性表达。你高兴挂什么就挂什么。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温主编,为什么是小白兔是‘尾巴小’而不是‘尾巴短’呢?”

看过《中国有嘻哈》吗?这是为了特么押韵啊!

……

其实我们不妨再回头看看上面的图片和其中的文字,如果你真的好奇还可以去抖音搜一搜。从这些视频的语气中,我不难看出他们对于这位“温主编”的不屑嘲讽

真的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家长”们都是哪里来的自信?鼓励质疑精神,但是有问题,你去查资料,你去问懂的人。发抖音问“温主编”,温主编会跟你一样,没事捧着手机傻乐一下午吗?

类似的视频还有很多很多,主题都是“找茬教材”。毫无疑问,这就像之前的“我们一起喵喵喵”等视频一样,又是一个热门的拍抖音的“新套路”。但是与之前流行不同的是,这些视频中充斥的无知与戾气。

很多网友也开始在微博上声援温教授: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在此,想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一下“中国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故事

在大半个世纪之前,中国大半版图上,还被蒙昧的阴云笼罩,汉字难学,方言不通,中国人还在饱尝不识字的滋味。

一个广东人、一个福建人、一个上海人,三个人在异国相遇时,无法沟通,只能用英语替代,这种颇有戏剧性的场景时时发生。

直到1958年,《汉语拼音法方案》才正式公布。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汉语拼音诞生后,中国从此有了拼写中文的标准,世界有了拼写中文的标准。这套科学的注音工具,帮助了中国工业产品编码、手语、盲文和少数民族文字。

汉语拼音,正是周有光和他的伙伴们摸索了三年多的成果。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一个国家人民,如果彼此语言不通,那是一盘散沙,不是一个现代国家。”中国需要一套实用的,能在世界上可以通用的字母语言,来跟世界沟通,但同时,它必须又得与古老的汉字对接。

为了给中国文字研究拼音方案做参考,周有光研究了世界各国的文学,并总结了汉字改革历程,最终决定采用拉丁化汉语拼音。

在制定方案时,周有光考虑了两个问题,一是以汉语的音韵原理为基础,另一是照顾字母使用的国际习惯,主要是接近英法德文,要做到兼顾二者,一切并不容易。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万荣县在街头巷口都设有“认字岗”和“测验站”,考核路人,以此督促人们学习汉语拼音。

这场识字运动,用汉语拼音成功扫盲了晋南小城万荣县,当周有光来到当地时,惊奇地发现缺乏纸张的当地人,将汉字写在墙壁上,从大街小巷到田间地头,人们你问我,我问你,很快学会了汉字。据说,一般农民15到20个小时就能掌握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100个小时就能识字1500个。

就像万荣县一样,中国成千上万个边陲县城,一夜之间被汉字之光照亮了,同年秋季入学的5000万小学生,成为中国第一批学习汉语拼音的学生。

周有光还记得当年的一个玩笑,“你们真笨,26个字母搞了三年”,他哈哈大笑,“我觉得这三年搞得值,如果当年留下了一点马虎,今天会后悔无穷。”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1986年,语言界学者聚会,左起:季羡林、吕叔湘、许国璋、周有光、马学良

第一批学习汉语拼音的小学生,也已至晚年。曾经在全国那场轰轰烈烈的汉语拼音的推广运动,不亚于汉字史上的一次“新文化运动”,汉语拼音的出现,是现代中国文化形成的重要节点。

周有光生前始终拒绝“汉语拼音之父”这一尊号,现行《汉语拼音》方案是在前人基础上编制而来,他明确谈到自己只参与了制定过程,在一次采访中,他说,

我不是汉语拼音之父,我是汉语拼音之子。”

反观如今肆意拿对“汉语拼音”的无知当笑料的人,如何让人笑得出来?


《汉语拼音方案的三法则》周有光

《晚年所思》周有光

《百年奇迹的人生:周有光百岁口述》周有光

《50年前的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始末》 北京日报

《朝闻道集》周有光

《张家旧事》叶稚珊

撰 文 | 忆梦、Luca

编 辑 | 雯雯

图 片 | 网络

抖音“温主编”火了,但凉了中国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