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昨天有個微博熱搜,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本來以為教材真的出錯了,點進去才發現,原來是有一個抖音網友質疑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拼音,而編寫教材的主編溫儒敏竟然真的發文回應了。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事情的具體經過是這樣的:

有網友發抖音短視頻稱:“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né”和“chuā”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並喊話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溫主編,請告訴我們‘chuā’是什麼鬼?”

對此,微博認證為“山東大學文科一級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的賬號@溫儒敏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發文,標題是《回應抖音關於語文的炒作》。原文如下:

(1)這兩課是學音節,會拼就行,不必一一對應字詞。學生此時認字還少,也不能要求一一對應。

(2)但是chua和ne還是有對應的字詞的。Chua的對應有“欻”,擬聲詞,形容動作迅捷。如“欻的一下就把那張紙撕了”,“那輛車在他身邊欻就過去了”。Ne則對應“哪吒”的“哪”。這些順手就可以從網上查到。

(3)有些方言地區的口語沒有chua這個音,讀起來會有些拗口,可能因此誤認為沒有對應的字詞,斷定是教科書錯了。

(4)教材的音節教學採用的是“窮盡式”,拼出的讀音比較全,也比較多,修訂時可以考慮精簡一些,更適合學生學習。

(5)教材是公共知識產品,大家都可以批評指正。但最好不要炒作,甚至進行無端的人身攻擊。特此公告。

溫儒敏 2018年10月24日

單看這一段,其實覺得這位溫主編有點小題大做,一位網友的發問就反應這麼大。

然而事情果然並沒有這麼簡單……

我們先來看看“溫主編”到底是誰?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溫儒敏,男,1946年生,籍貫廣東紫金。現任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聘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教育部基礎教育專家委員會成員。

而打開抖音,輸入“溫主編”,你會看到以下畫面: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僅僅帶有#溫主編#三個字的話題,播放量就已經近100萬

那麼這些都是什麼視頻呢?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有人和上文一樣,問chua和ne是什麼鬼。溫主編已經認真地回答過了。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有人問:“溫主編,‘一會兒’的這個拼音要怎麼讀啊?你別瞎寫啊!

根據我國已經確定的《漢語拼音方案》中第三章第(2)條規定:韻母兒寫成 er,用作韻尾的時候寫成 r。例如:“兒童”拼作ertong,“花兒”拼作huar。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有人問“溫主編,這個‘友’字為什麼沒有聲調?你告訴告訴我這個怎麼讀?

因為你只要稍微查詢一下《雙音節輕聲詞表》就知道,“友”在朋友這個詞中,讀輕聲,輕聲不標音調。

更有甚者: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溫主編,月兒為什麼掛藍天,不應該是掛黑夜嗎?

因為這是詩歌的文學性表達。你高興掛什麼就掛什麼。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溫主編,為什麼是小白兔是‘尾巴小’而不是‘尾巴短’呢?”

看過《中國有嘻哈》嗎?這是為了特麼押韻啊!

……

其實我們不妨再回頭看看上面的圖片和其中的文字,如果你真的好奇還可以去抖音搜一搜。從這些視頻的語氣中,我不難看出他們對於這位“溫主編”的不屑嘲諷

真的不知道,這些所謂的“家長”們都是哪裡來的自信?鼓勵質疑精神,但是有問題,你去查資料,你去問懂的人。發抖音問“溫主編”,溫主編會跟你一樣,沒事捧著手機傻樂一下午嗎?

類似的視頻還有很多很多,主題都是“找茬教材”。毫無疑問,這就像之前的“我們一起喵喵喵”等視頻一樣,又是一個熱門的拍抖音的“新套路”。但是與之前流行不同的是,這些視頻中充斥的無知與戾氣。

很多網友也開始在微博上聲援溫教授: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在此,想讓大家進一步瞭解一下“中國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的故事

在大半個世紀之前,中國大半版圖上,還被矇昧的陰雲籠罩,漢字難學,方言不通,中國人還在飽嘗不識字的滋味。

一個廣東人、一個福建人、一個上海人,三個人在異國相遇時,無法溝通,只能用英語替代,這種頗有戲劇性的場景時時發生。

直到1958年,《漢語拼音法方案》才正式公佈。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漢語拼音誕生後,中國從此有了拼寫中文的標準,世界有了拼寫中文的標準。這套科學的注音工具,幫助了中國工業產品編碼、手語、盲文和少數民族文字。

漢語拼音,正是周有光和他的夥伴們摸索了三年多的成果。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一個國家人民,如果彼此語言不通,那是一盤散沙,不是一個現代國家。”中國需要一套實用的,能在世界上可以通用的字母語言,來跟世界溝通,但同時,它必須又得與古老的漢字對接。

為了給中國文字研究拼音方案做參考,周有光研究了世界各國的文學,並總結了漢字改革歷程,最終決定採用拉丁化漢語拼音。

在制定方案時,周有光考慮了兩個問題,一是以漢語的音韻原理為基礎,另一是照顧字母使用的國際習慣,主要是接近英法德文,要做到兼顧二者,一切並不容易。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萬榮縣在街頭巷口都設有“認字崗”和“測驗站”,考核路人,以此督促人們學習漢語拼音。

這場識字運動,用漢語拼音成功掃盲了晉南小城萬榮縣,當週有光來到當地時,驚奇地發現缺乏紙張的當地人,將漢字寫在牆壁上,從大街小巷到田間地頭,人們你問我,我問你,很快學會了漢字。據說,一般農民15到20個小時就能掌握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識字,100個小時就能識字1500個。

就像萬榮縣一樣,中國成千上萬個邊陲縣城,一夜之間被漢字之光照亮了,同年秋季入學的5000萬小學生,成為中國第一批學習漢語拼音的學生。

周有光還記得當年的一個玩笑,“你們真笨,26個字母搞了三年”,他哈哈大笑,“我覺得這三年搞得值,如果當年留下了一點馬虎,今天會後悔無窮。”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1986年,語言界學者聚會,左起:季羨林、呂叔湘、許國璋、周有光、馬學良

第一批學習漢語拼音的小學生,也已至晚年。曾經在全國那場轟轟烈烈的漢語拼音的推廣運動,不亞於漢字史上的一次“新文化運動”,漢語拼音的出現,是現代中國文化形成的重要節點。

周有光生前始終拒絕“漢語拼音之父”這一尊號,現行《漢語拼音》方案是在前人基礎上編制而來,他明確談到自己只參與了制定過程,在一次採訪中,他說,

我不是漢語拼音之父,我是漢語拼音之子。”

反觀如今肆意拿對“漢語拼音”的無知當笑料的人,如何讓人笑得出來?


《漢語拼音方案的三法則》周有光

《晚年所思》周有光

《百年奇蹟的人生:周有光百歲口述》周有光

《50年前的漢語拼音方案制定始末》 北京日報

《朝聞道集》周有光

《張家舊事》葉稚珊

撰 文 | 憶夢、Luca

編 輯 | 雯雯

圖 片 | 網絡

抖音“溫主編”火了,但涼了中國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