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問診共享經濟:偽共享已死 新租賃當立

本報實習記者 劉穎 記者 李暉 北京報道

當記者在百度搜索裡輸入“共享單車押金”這個詞條後發現,相關新聞竟然達到499萬條。可見,儘管共享單車行業的倒閉風波已經過去大半年了,但押金問題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仍在持續發酵。

據統計,去年下半年開始,酷騎、小藍單車等近10家共享單車陸續宣佈破產,直接導致至少15億元的押金至今無法退回,波及六七百萬人、人均200元的資金損失。

而這只是冰山一角。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僅共享單車領域的押金就有超過100億元的押金,加上共享汽車及各類物品租賃,整個共享經濟領域的存量押金規模預計將超過150億元。而隨著泡沫的破滅,這些押金去向沉迷,留下一片狼藉,也給監管留下難題。

在一位投行人士看來,一些企業在創業之初收押金是為了避免資損,但到後期,一些企業就開始以收押金為生,一輛單車可以讓多人交押金,最後經營不善倒閉了就跑路。“從這一點上來看,這種行為就是藉助共享經濟的名義來進行非法集資。”

上述人士表示,如果沒有資本和市場的過分關注,如果沒有押金這樣的“後路”,摩拜和ofo們或許可以跑得更加穩健。“真想做共享經濟,就永遠不要打押金的注意。”

其實押金問題並非沒有解決之道,從去年起,芝麻信用就一直在各行各業力推信用免押金的模式,業界也把這種基於契約精神和信用機制的模式稱之為新租賃經濟,與之前的偽共享最大的改變是,是用信用替代了押金,既能保護商戶的資產,也能維護消費者的利益。此前ofo 也曾在全國多個城市接入了芝麻信用免押金,不過後來因為資金壓力、盈利難題等種種原因,又重走了收押金的回頭路。

百億押金問題如何破解?新租賃經濟如何接棒?對此,記者採訪了多位對此長期關注的行業專家,共同來破解共享經濟困局。

押金背後是一門金融生意?

很多行業人士說:你以為共享單車是租賃行業?其實人家是做金融的。這一語道出了問題的關鍵。

“當低廉的租賃費用不足以維持共享單車企業的經營成本時,押金和預存費用就成了其重要的盈利模式。”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院長、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主任蘇勇分析道。

事實上,押金並不是共享單車獨創的模式。在共享單車出現之前,住房出租、圖書館借閱圖書、光碟租賃等都廣泛通行押金制度,生於行業規則,多行於物品租賃。

此前,2017年8月,交通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個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規定: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註冊的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業賬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門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

針對押金監管的問題,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新經濟與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湯蘊懿則建議,政府可以向單車企業徵收部分預存款。“收取預存款在實體行業並不新鮮,比如美容店、飯店等在開設時,政府都會收取部分費用來防止企業倒閉帶來的風險。”

蘇勇表示,“互聯網發展的迅猛之勢與法律的滯後性導致了押金問題的出現,”在他看來,現階段共享單車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政策有待進一步明確。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曾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共享經濟”有兩個特點,一是人人參與,人人都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推動者,都可以分享資源、信息和財富;二是門檻低、起點快、週期短。因此,對其的監管不能慣性沿用以前的方式,否則只能既限制了新的發展,又沒有監管到想監管的點上。

事實上,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單車押金由於屬性特徵,雖然出現各種形式的銀行託管監管,仍就難以做到絕對意義上安全,而這種風險往往要到在企業資金鍊吃緊或斷裂之時才能充分暴露。從這個意義上看,押金模式已經在往範圍更大更廣的金融領域演化,它的存在始終如定時炸彈。

“押金被挪作他用並不是一個新生事物,然而,當其被賦予互聯網的屬性之後,其傳播速度之快、影響力之大就形成了規模效應。押金的動向問題也就前所未有地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蘇勇直言。

在業界人士看來,押金問題由於涉及消費者端波及範圍更大,存在演化為金融風險的可能,解決起來也尤為迫切。

信用能否破解押金難題?

政府在加強押金監管的同時,市場已做出了選擇。目前可以看到,業內都在推崇“免押金”模式。正如分析人士所言,“解決押金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收押金。”

事實上,免押金也是國家致力推動的事情。

2017年5月22日交通運輸部對外發布《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要求各地統籌發展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但不鼓勵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同時鼓勵共享單車企業免押金提供服務。

2017年8月8日,交通部、住建部聯合發佈《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共享汽車行業發展帶來更多期待。比如,通過停車費優惠等方式,推動在城市路內停車泊位的“隨取隨還”;鼓勵用信用模式替代押金管理,讓信用良好的優質用戶享受到低押金、甚至免押金的差別化服務。

在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共享經濟專家陳禮騰看來,押金的本質就是一種信用擔保,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用成為用戶的第二個“身份證”。用戶的各種消費行為逐漸形成各自的信用標籤,而信用的好壞也影響著用戶之後的消費。因此,信用體系的出現還可以很好地替代押金的作用。

實際上,共享經濟的核心就是契約精神,背後是信用,健全的信用體系是共享經濟的基礎。

陳禮騰表示,完善的信用體系可以將共享經濟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排除在外,同時,由共享經濟體系中產生的用戶違約違規失信行為,也可以為信用系統評估個人信用級別提供重要依據。

“押金確實是保障了商戶的利益,但是把風險留給了用戶。”蘇勇指出,如今信用免押金模式推出後,企業可以用芝麻信用的大數據克服風險,於企業和用戶而言,是一個雙贏的狀態。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2017年11月6日發佈的《信用助力分享經濟發展報告》指出,從2016年1月到2017 年 4 月,以免押金為代表的一系列信用服務促進分享經濟迎來“指數級”增長,分享經濟用戶數月均增長 12.7%,日均用戶活躍度增長了8.7倍,信用免押金正成為趨勢。

對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雷瑩補充道,被200元的押金“嚇”退的用戶分為惡意使用者和不相信押金安全性的良好使用者兩類。免押金模式背後的信用體系決定了,這種模式能夠拉到的“新”用戶是後者。因此免押模式不僅增加了用戶的量,也提高了用戶群的“質”。

新租賃經濟緣何崛起?

近日,知名投資機構青山資本撰文表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社會主流價值所信奉的都是“買不起才租”,但隨著新租賃經濟的崛起,這種消費觀念正在改變。

凱文凱利對未來的十二個趨勢預言中就提到過:“未來資源的使用權將比所有權更重要,人們將通過獲得服務的方式取代“佔有”實物”。

青山資本表示,以“租”為核心要素的新消費主張的已然崛起,除了手機租賃,衣物租賃、智能硬件租賃、奢侈品租賃乃至玩具租賃等橫跨多行業的租賃平臺不斷出現,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近30%的創業項目都和新租賃經濟有關。

新租賃經濟就是引入信用機制成為基礎設施,以信用機制取代了傳統租賃中的押金機制,來保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這正成為一種趨勢。

一些第三方信用平臺的數據和實踐正在驗證這一趨勢。據芝麻信用提供數據顯示,在其生活平臺,接入的租賃類商戶已經覆蓋了21個行業,300多種商品,並衍生出珠寶、藝術品、包包、家居等近十個創新場景和品類。

清華大學交通所副研究員楊新苗指出,相對於押金而言,信用體系更加全面,涉及更加多元、效果更好。如今,企業願意推行信用免押金的模式,也是大勢所趨。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國內加大對信用體系建設力度,以芝麻信用為代表的第三方信用機構快速發展,供給與需求兩者之間的信任難題有望解決,在共享單車、充電寶、服裝及3C產品租賃等越來越多的場景中,信用擔保已經取代了傳統押金擔保,成為了新租賃經濟的一項“基礎設施”。

事實上,新租賃經濟之所以崛起,也是符合國家目前發展趨勢的。十九大報告也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有了更高要求,也希望獲得更高質量的社會產品。而新租賃經濟就實現了將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而不擁有。

不過,目前新租賃經濟的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還有很多問題待解。

“這裡我們要區分押金目前起到的兩個作用:使用前的區分和使用後的追責。”雷瑩指出,信用機制目前就算能夠完美的做到使用前對人群進行區分,成功識別出完整而真實的信用度,也僅僅是代替了押金的“使用前的區分”這個功能。

“即使是信用良好的用戶也可能在享受到免押的便利之後在某一次使用中不愛護產品而造成損壞。要解決後面這個問題,信用體系還需要有足夠的重量和威懾力,使得企業在用戶的每一次使用行為之後都有懲罰錯誤行為的能力。”雷瑩說。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財經評論員盤和林則表示,新租賃經濟崛起的背後,也是對國人契約精神的考驗和提升。契約精神的背後是信用體系的完善,這需要政府的鼓勵,全社會的參與,也需要諸如芝麻信用這樣獨立第三方企業在新模式上的探索,只有多方協作共同努力,才能讓社會的信用體系更加健全。

專家觀點集合:

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院長、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主任蘇勇:

當低廉的租賃費用不足以維持共享單車企業的經營成本時,押金和預存費用就成了其重要的盈利模式。押金被挪作他用並不是一個新生事物,然而,當其被賦予互聯網的屬性之後,其傳播速度之快、影響力之大就形成了規模效應。押金的動向問題也就前所未有地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互聯網發展的迅猛之勢與法律的滯後性導致了押金問題的出現,現階段共享單車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政策有待進一步明確。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新經濟與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湯蘊懿:

政府可以向單車企業徵收部分預存款。收取預存款在實體行業並不新鮮,比如美容店、飯店等在開設時,政府都會收取部分費用來防止企業倒閉帶來的風險。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共享經濟專家陳禮騰:

押金的本質就是一種信用擔保,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用成為用戶的第二個“身份證”。用戶的各種消費行為逐漸形成各自的信用標籤,而信用的好壞也影響著用戶之後的消費。因此,信用體系的出現還可以很好地替代押金的作用。共享經濟的核心是契約精神,背後是信用,

健全的信用體系是共享經濟的基礎。完善的信用體系可以將共享經濟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排除在外,同時,由共享經濟體系中產生的用戶違約違規失信行為,也可以為信用系統評估個人信用級別提供重要依據。

清華大學交通所副研究員楊新苗:

相對於押金而言,信用體系更加全面,涉及更加多元、效果更好。企業願意推行信用免押金的模式,也是大勢所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雷瑩:

被200元的押金“嚇”退的用戶分為惡意使用者和不相信押金安全性的良好使用者兩類。免押金模式背後的信用體系決定了,這種模式能夠拉到的“新”用戶是後者。因此免押模式不僅增加了用戶的量,也提高了用戶群的“質”。即使是信用良好的用戶也可能在享受到免押的便利之後在某一次使用中不愛護產品而造成損壞。要解決後面這個問題,信用體系需要有足夠的重量和威懾力,使得企業在用戶的每一次使用行為之後都有懲罰錯誤行為的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

“共享經濟”有兩個特點,一是人人參與,人人都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推動者,都可以分享資源、信息和財富;二是門檻低、起點快、週期短。因此,對其的監管不能慣性沿用以前的方式,否則只能既限制了新的發展,又沒有監管到想監管的點上。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財經評論員盤和林:

契約精神的背後是信用體系的完善,這需要政府的鼓勵,全社會的參與,也需要諸如芝麻信用這樣獨立第三方企業在新模式上的探索,只有多方協作共同努力,才能讓社會的信用體系更加健全,也能讓人們的生活更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