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帶走了李詠,不要讓它也帶走你

今天被一條消息驚了一下,主持人李詠永遠地走了——因為癌症。他在我們大多數人心裡還依然朝氣十足,可是,在經歷了17個月的抗癌治療後,我們今後再也無法看到他富有激情的節目了,何其傷感!因為太突然,很多朋友都無法相信這個噩耗,小編也是經瞭解才知道,他患的是喉癌,去世時年僅50歲。妻子哈文在發表了一條微博後,已不願意再接聽任何電話了,家人的痛,更逾我們百倍千倍。無言訴說,致哀致悼!

癌症帶走了李詠,不要讓它也帶走你

由此,我今天就和大家從生活飲食的角度聊聊與癌症有關的話題。

致癌物質這樣分類

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世衛組織所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所將致癌因子主要分為四大類:

1類:有充分證據證明對人體有明確致癌作用的物質。比如:黃麴毒素、砒霜、石棉、二噁英、甲醛、六價鉻、酒精飲料、菸草、檳榔以及加工肉類等。

2A類:很可能會致人生癌的物質。此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比如:丙烯酰胺、無機鉛化合物、氯黴素等。

2B類:對人可能會致癌的物質。此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並不充分;或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比如:氯仿、DDT、鎳金屬、敵敵畏、萘衛生球、硝基苯、柴油燃料、汽油等。

3類:對人的致癌性尚無法分類,只是可疑會對人體的致癌作用。比如:蘇丹紅、咖啡因、苯胺、糖精及其鹽、安定、二甲苯、氧化鐵、有機鉛化合物、靜電磁場、三聚氰胺、汞與其無機化合物等。

癌症帶走了李詠,不要讓它也帶走你

遠離我們身邊的強致癌物

1類致癌因子名單上,離我們生活最近的的主要有這幾種:黃麴黴素、苯並芘、亞硝胺(前身是亞硝酸鹽)、甲醛、酒精、香菸等。

黃麴黴素:是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它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黃麴黴毒素易在瓜子、花生、開心果等堅果中。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黃麴黴菌,發苦的堅果和瓜子就是因黴變產生的黃麴黴毒素所導致,即使只是偶爾吃到一顆,也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

苯並芘:可誘發多種癌症。長期吸入或食用含苯並芘較高的食物易誘發肝癌、肝癌、腸胃道癌症等。反覆使用的高溫植物油、地溝油、爆炒食品都會產生苯並芘。炒完一道菜後,不刷鍋接著炒的做法容易產生苯並芘。焦煳的油炸食品苯並芘含量比普通食物增加10至20倍。燒烤食品苯並芘含量往往偏高。

亞硝酸鹽:

有毒且間接致癌。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它會和胃內的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致癌物亞硝胺。亞硝酸鹽是食品添加劑,主要用在肉製品當中讓肉色變得色澤紅豔。新鮮蔬菜亞硝酸鹽含量很低,但是蔬菜存放過久了,硝酸鹽會被植物的“硝酸還原酶”轉變成亞硝酸鹽。綠葉蔬菜放置兩三天後,亞硝酸鹽含量會明顯升高。

甲醛:世衛組織確定的致癌物。用甲醛處理過的魷魚、牛百葉等水發食品和水產品,不僅防腐還能使重量翻倍,不法商販添加後會獲利更多,而我們則危險更多。此外,裝修房屋時用到的勾縫膠,如果用過於廉價的膠水,會導致甲醛偏高。裝修用的板材,也無法不可避免地含有甲醛,選擇不當會造成長期的室內空氣汙染。

酒精: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曾發表過一項聲明:酒精是致癌物,能誘發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結直腸癌、頭頸癌等多種癌症。全世界每年5.5%的新增癌症和5.8%的癌症死亡都與喝酒有關。也就是說每18個癌症病人中就有1人是喝出來的,每17個癌症死亡病人中就有1人是喝酒喝死的。2018年初,《自然》雜誌的最新研究顯示:劍橋大學科學家通過動物模型,發現酒精及其代謝產物乙醛會對造血幹細胞造成顯著影響,能導致幹細胞基因發生不可逆的突變!

香菸:香菸燃燒後可產生7000多種化學成分,有毒有害物質達250餘種,其中包括苯並芘、苯並蒽,亞硝胺、釙210、鎘、砷、β-萘胺等69種有致癌作用的有毒物質。長期吸菸的人群比不吸菸的人群患肺癌的機率要高10至20倍,喉癌要高6至10倍,食道癌要高4至10倍,膀胱癌要高3倍,胰腺癌要高2至3倍,血癌要高1.78倍左右。

癌症帶走了李詠,不要讓它也帶走你

以上這些物質,我們偶爾接觸了任意一個或兩個,不一定就會患癌,畢竟,離開劑量和接觸時間談危害沒有意義,但我們至少應該知道這些常識,並且儘可能有意識的遠離這些傷害才是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當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每天足量喝溫水、每天保證30分鐘以上的運動時間、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都是保障我們身體健康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