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這兩天你的朋友圈肯定被這條噩耗刷屏了:前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因患癌治療無效去世!

29號上午,李詠妻子,同為央視工作人員的哈文導演在微博發文稱李詠因病去世,她寫道:“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李詠,1968年5月3日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1998年開始出任綜藝節目主持人,同年開始主持益智遊戲節目《幸運52》。 2002年,主持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2003年開始主持《非常6+1》。因其不同於其他主持人的長髮造型和幽默的主持風格,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這條訊息來得太突然

很多網友都不敢相信

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年僅50歲!

這麼年輕就離開了我們!

就在上個月,

臧天朔、師勝傑都因癌症離世。

一旦患上癌,

生命消逝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令人扼腕嘆息!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

你今天做的事,

可能正悄悄留給“癌細胞”可乘之機。

癌細胞最喜歡的7件事,

今後你可千萬別再做了!

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癌細胞最喜歡你做的7件事

1. 肺癌:最喜歡你吸菸

90%的肺癌與吸菸有關,可以說吸菸是肺癌的元兇。

假設普通人患肺癌幾率為1,大量吸菸的人患癌幾率是普通不吸菸人群的17倍煙。

中國現有3億吸菸者,二手菸暴露者有7.4億。然而,很多菸民並不以為然,還幽默的回一句“趕緊抽支菸壓壓驚”……咱還是不要拿生命開玩笑了!

記住:不吸菸!


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2. 肝癌:最喜歡你喝酒

酒精進入人體後,完全要依靠肝臟進行代謝,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乙醛、氧化物、超氧化物、自由基等,對我們人體“毒性”很大。

酗酒不會立刻得肝癌,但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接著是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最後就是肝癌了。嚴重酗酒甚至可誘發廣泛肝細胞壞死甚至肝衰竭。

記住:

① 不喝酒

② 不過量喝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25克酒精量=1瓶啤酒、1兩白酒、1杯紅酒。

③ 不空腹喝酒:喝酒前吃些主食、肉類、酸奶等。

3. 胃癌 :最喜歡你吃太鹹

在胃癌患者身上往往能找到共同點:飲食偏鹹,常年愛吃醃製食品;吃飯沒準點,飢一頓飽一頓;都曾感染過幽門螺桿菌。

記住:

① 每天每人總攝鹽量別超過6克。

② 少吃醃製食品,如鹽漬的蘿蔔、肉類醃製品等。

③ 少吃高“鈉”加工食品,如火腿腸、話梅等。

4. 腸癌:最喜歡你多吃紅肉

長期進食紅肉,即牛、豬、羊肉、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將給腸癌可乘之機,增加患癌風險。我們在消化紅肉時,產生的膽酸的代謝產物和膽固醇的代謝產物增多,會對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有強烈刺激。

記住:

① 不超量:每人每天推薦水產品40-75克、畜禽肉40-75克(烹調前的重量)。一個手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及厚度的肉約50克。

② 紅白搭配:多吃一些魚蝦雞鴨等白肉,少一點牛羊豬等紅肉。

5. 乳腺癌: 最喜歡你吃得油膩

高脂肪飲食是乳腺癌的促發“刺激劑”,長期吃的太油膩,可使機體產生大量類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樣物質,它們能夠刺激腫瘤的發生及增長。

記住:

① 少吃油炸食品、奶油、薯片等高油脂食品。

② 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

6. 食管癌:就喜歡你吃太燙

食管的黏膜柔嫩怕燙,只要食物的溫度超過60℃,它就會被燙傷、脫落,當然你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但受傷的食管反覆被燙傷,卻來不及修復,就可能形成食管炎,而在食管黏膜不斷自我修復中,就給了癌細胞可乘之機,在不斷的熱刺激下慢慢發生癌變。

記住:

① 喝水涼一涼:溫白開最好,熱水涼一涼。

② 吃飯彆著急:吃飯彆著急,剛出鍋的熱菜放放再吃,細嚼慢嚥。

7. 胰腺癌 :就喜歡你吃得甜

過量攝入甜食會增加胰腺癌發病風險的說法已得到公認。一般來說,每天如果攝入超過50克的甜食,就可能埋下胰腺癌的潛在隱患,給胰腺癌留下可乘之機。

記住:

① 少喝含糖飲料,如甜汽水、奶茶等。

② 少吃蜜餞、糖果、巧克力等高糖食品。

除了日常生活要注意之外,

普通人還可以通過體檢提早預防癌症!

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下面這份清單,

把6大高危人群防癌體檢項目總結全了!

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癌症細胞


6大高危人群防癌體檢表

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特別提醒:

防癌體檢只能發現腫瘤,並不能治療腫瘤,即使檢查無異常,也並不代表以後不會得癌。

建議癌症高危人群應該增加鍛鍊、改變不正規的飲食習慣、戒菸、控制血糖、體重,及時接種疫苗等。

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資本!

願天堂沒有病痛,

李詠老師一路走好!

李詠因癌去世霸屏!癌症離我們並不遠,快轉給你的家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