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反舰导弹的“奇行种”,日本首款超音速反舰导弹亮相

随着日本新版防卫大纲确定的时间越来越近,日本自卫队也是为了军费怒刷着存在感。这不,最近展出了一款超音速反舰导弹就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日本首次自主研发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也是西方国家首款机载超音速空舰导弹,这在亚音速遍地走的西方海军中可谓是“奇行种”的存在。

为啥日本要在西方反舰导弹领域搞“非主流”呢?这就要从日本反舰导弹的发家史说起了。作为冷战前沿盯守苏联海军的门房老大爷,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从建立就全面引入美式标准,成为亚洲数一数二的强大力量,不过总体上还是个防守上的巨人,进攻上的矮子。作为进攻象征的“日本反舰导弹”,也只能说“源于美国且低于美国”。

研发之初,由于导弹技术储备不足,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日本决定参照 美国“鱼叉”的部分成品和设计思想,“鱼叉”是当时西方最好的中程反舰导弹,不仅战斗部威力大且导引头性能好,射程也比欧洲的“飞鱼”导弹远得多。

西方反舰导弹的“奇行种”,日本首款超音速反舰导弹亮相

1980年日本自研的第一款机载反舰导弹“鱼叉太郎”,哦不,是80式(ASM-1)正式服役。怕步子大扯着弹,80式导弹采用了简单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虽然最大速度达到了0.9马赫,但是有效射程只有50千米,也就比日本大和号战列舰主炮射程多了10公里而已。但父爱如山,在大量采用了美国的成熟技术后,具备相当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发射后不管”,导弹能自主跟踪并命中目标,与同时代的中国C801半斤八两,也算是当时世界一流水平。

结果刚达到一流没几年,随着各国新一代反舰导弹陆续服役,80式小短腿且没有陆基和海基型号的致命缺陷也愈发明显,早已处于武大郎和西门庆练拳击的惨案现场了。

而此时日本经济和科技也正如日中天,号称能买下半个美国,不就是导弹么,我就用钱砸出个金光大道。于是日本以80式为起点开始了反舰导弹的魔改之路。

西方反舰导弹的“奇行种”,日本首款超音速反舰导弹亮相

1988年采用全新发动机的88式(SSM-1)陆基反舰导弹正式服役。你不是腿短么?三菱重工特地为其研制了TJM2型涡喷发动机,还在尾部丧心病狂的配备了固体火箭助推器,强劲的动力使88式的射程达到了150千米,远远超过了80式导弹50千米的打击距离,小柯基终于变成大长腿了。

结果魔改上瘾,日本又在88式导弹的基础上,为海自研制了第一款国产舰载反舰导弹——90式(SSM-1B),该导弹采用了一系列的防震防浪设计措施。装备有高性能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还能够与其太爷爷———鱼叉反舰导弹的火控系统相兼容。目前日本海自的“爱宕”级驱逐舰、秋月级驱逐舰都装备有该型号导弹。

回过头空自还在使用老掉牙的80式导弹,于是日本在80式的基础上研发了93式(ASM-2)空舰导弹。其动力系统与其他改进型相似,导弹的速度也略有提高,达到了0.93马赫,射程更是增加到了170 km以上。同时,换装了红外热成像导引头,打击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更强。这次不仅腿长射的准还变的更加隐身,日本在该导弹上首次的使用了复合材料,弹体采用隐身结构,弹体和弹翼上也都涂有吸波材料。

总体来看,日本的反舰导弹虽然完成了三类平台多个型号的开发,但都是在80式这个“鱼叉太郎”的基础上魔改而来的“鱼叉次郎”、“小次郎”。受制于原始设计的限制,亚音速导弹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在周边国家神盾舰陆续下水的背景下,如今再让导弹亚音速飞一会那就是作死啊。相比之下,超音速导弹能通过速度压缩对方雷达和拦截武器的反应时间,更具威胁性。回头看人家美国早就跳过超音速开始发展高超音速武器了,心中一万只羊驼跑过的日本这才决心自己研制超音速反舰导弹。

西方反舰导弹的“奇行种”,日本首款超音速反舰导弹亮相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日本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新型超音速导弹的研制计划。但是由于技术储备不足,XASM-3导弹的研发试验一直不给力。去年3月份,该导弹才在F-2战机上完成首次空中试射。此次展示的这枚反舰导弹,还在弹体上涂刷了6艘战舰,代表这款导弹在试射中取得的“战绩”:我已经击沉了己方的6艘战舰就问你们怕不怕。这次新导弹采用了主流的冲压发动机,据说末端突防最快可以达到3马赫,和印度镇国神器“布拉莫斯”相当。但该型导弹又小又轻,总重量只有约940千克,虽然可以轻松挂载到F-2和F-35A战机上。但新型反舰导弹弹体接近6米,塞不进F-35A战机的肚子里,只能采用翼下外挂的方式来挂载。这相当于让天价的F35放弃隐身性能去千里送人头。由于导弹内部空间有限,导致新导弹油少弹小,导弹速度快了但射程也变短了,先不说其200公里的极限射程有(jue)没(dui)有缩水,即使属实,也处于如今神盾舰组成的远程防空火力网以内,对发射载具来说极其危险,相当于在防御塔下秀操作,呵呵,这很“神风”。

其实通过日本反舰导弹的发家史就可以看到,当年从鱼叉入门的日本,本身国防基础不差,但它从一开始就在鱼叉的技术框架下不断缝缝补补,所谓的改进也只是换个引导头、涂个隐身涂料,殊不知投入再多所谓的工匠精神,修改的终究还是“鱼叉太郎”罢了。当日本还陶醉在看似繁荣的鱼叉魔改家族时,世界反舰导弹的趋势早已天翻地覆,后来者居上的中国目前反舰导弹已经自成一派了,不说鹰击-12、鹰击-18这些擅长低空蛇皮走位的专职反舰导弹,也不说CM-401、东风21D、东风26这速度高达6马赫以上的反舰弹道导弹“异端”,就说珠海航展上,广东宏大爆破这家中国民企研发的HD-1超声速反舰导弹,也使用了与日本新导弹相同的固体冲压发动机。日本反舰导弹经过多年努力终于,额.....达到了我国民企的水平真是可喜可贺!

当然见微知著,这次的新型超音速导弹可以看作是日本,痛定思痛的改变,在确定了超音速导弹这条道路后,其在武器上的精进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