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明軍精銳基本被殲,那于謙為什麼能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淮上秋陽





瓦很多人以為土木堡之戰之後的形勢和北宋靖康之變的形勢一樣,其實錯了,大錯特錯。為節省大家的閱讀時間,我簡要分析一下:


此時瓦剌部的實力怎麼樣?

此時距離明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伐僅僅過去25年,蒙古人被攆得到處跑,這個時候,蒙古人並未實現自身統一,在土木堡打敗明英宗的叫瓦剌部,只是蒙古部落的一支。瓦剌部有多少軍隊呢?就是五、六萬騎兵。

蒙古騎兵有個特點:馬好,一人多馬,輪換騎,糧草武器隨馬帶,機動性非常強;二是人善騎射,馬上功夫了得。打野戰,是比較厲害的,但是攻城就不行了,騎兵怎麼攻城?攻城是需要雲梯、炸藥等各種專業裝備的,瓦剌有嗎?這時候真沒有。



此時明朝的實力怎麼樣?

這時,明朝剛剛經歷“仁宣之治,國家實力還是很強大。當時有大臣上疏說:此時不是北宋末年,國家糧草充足,軍隊眾多,綱紀正常,民心可用,朝廷不必過分擔心京師安危。這人說的一點都沒錯。

“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京城還有10萬大軍留守,不要以為朝廷會傻到將京城所有軍隊都派去跟明英宗御駕親征,留守京城的部隊必須是要保證的,不說提防其他少數民族來犯,起碼也得防著其他藩王謀反篡位。



瓦剌軍隊能攻破北京嗎?

總共只有五、六萬騎兵的瓦剌軍隊,沒有專業的攻城設備,要想攻下配備火器、有10萬人堅守、又有高大堅固城牆保護的北京城,簡直是天方夜譚。後來,也先率大軍是殺到了北京城下,但是看到北京城嚴陣以待,試探性地與主動出門迎戰的明軍接觸了幾次,發現情況確實不對勁,加上明軍援兵又在從各地源源不斷趕來,也先呆了沒幾天就知趣地撤退了。後來,也先乖乖地說要放回明英宗朱祁鎮,並請求恢復朝貢關係。


坐看東南了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有這麼幾個:

第一,大明無論各方面實力,均遠在瓦剌之上。

土木堡之變之所以失敗,主要是王振干政,皇帝無能無知,導致胡亂指揮,不戰就自潰了。

如果換一個優秀將領,敗得應該是瓦剌。

對此,瓦剌的也先自己也清楚,自己是僥倖獲勝,意外中了大獎。

所以,也先攻擊北京本來就心裡沒底,是要乘機撈便宜。

看于謙從容不迫,集中10多萬大軍穩固防禦,援軍又不斷而來,也先自然要見好就收,不然敗得就是他自己。

第二,瓦剌人本來就是來撈好處,無持久戰的計劃

瓦剌人之所以開戰,主要是想通過武力恐嚇大明,多要一些封賞。

所以,也先開始僅僅帶了2萬大軍,目的也是騷擾恐嚇,並不是真正想要大戰。

沒想到王振忽悠皇帝,帶著16萬明軍來迎戰,也先這才大驚,將部署全部集中到前線,這樣也不過5萬人,其中只有一半是精壯善戰的騎兵,其餘戰鬥力平平。

古代打仗的後勤很重要,這5萬多騎兵的物資供應是大問題。

瓦剌人從大漠深入大明境內作戰,後勤不濟,一切都要在當地搶劫。

但于謙堅壁清野,瓦剌補給困難,根本無法長期作戰,只能撤軍。

第三,瓦剌人並沒有攻堅的能力

攻打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在古代絕不簡單,必須有各種攻城工具,還要有完善的攻城訓練。

但瓦剌不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後者也在襄陽鏖戰了幾十年,學習了各種攻城技術這才勝利。

瓦剌不過是大漠上的遊牧民族,非常落後,哪裡有這種能力。

于謙不但相聲說得好,打仗也厲害。。


薩沙


不同意樓上各位複製的觀點。于謙能夠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鄙人認為最關鍵的兩點,一是調兵二是時間。要知道,明英宗在土木堡帶走了明帝國幾乎90%的京軍。土木一役之後,北京周圍幾乎處於空白狀態,幾無一兵一卒。這時候,並不是像各位說的先立帝說服朝臣、佈置京城防務,于謙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即調兵。

土木之變後,整個北京城除了負責防衛的一萬多京軍,根本沒有其他兵力。所以保衛北京城的根本在於時間。于謙需要在短時間內馬上調外地軍隊入京,瓦剌也先也知道這一點,他們也要加速進攻北京,在勤王軍隊未趕到的情況下,拿下北京城。這實際是一場時間之爭。從七月十六土木堡兵敗,到八月十六也先進軍北京。于謙只有一個月時間調兵和佈置防衛。



但是北京附近也沒什麼像樣的軍隊,能打仗的不能打仗的,基本是個兵,都調了。重組京軍三大營為九營、調南京守衛軍、調河南被操軍、調山東備倭軍、調江北諸府運糧軍、並調浙江新兵全部急行軍進京。但是這還不夠,這些部隊只能夠防衛,還根本不能對瓦剌形成威懾力。


于謙又迅速派出15名監察御史前往京畿、山東、山西、河南緊急招募兵員,應急訓練。武器裝備更是嚴重不足,于謙一面令工部停下所有制造任務全部趕製兵器,一面調南京兵器武備庫126萬件兵器入京。甚至派人到土木堡收集潰敗的兵器,合計收集頭盔5000餘頂、盔甲5000餘件、火槍11000餘杆、火銃20000多隻、火炮800餘門等等。

甚至令被調部隊自帶或到通州自取乾糧,發動京城內所有工匠修築城牆。還傳令周圍各縣、河北、山西百姓拿起武器抗擊、斷瓦剌退路。



廣諫院


土木堡之變之後,明英宗極大明的大量精銳的軍隊都被全殲,明英宗被瓦刺俘虜,將軍和大臣戰死一大堆,當時北京可謂是人心惶惶。那麼為什麼于謙能取得北京守衛戰的勝利呢?

一,重新擁立皇帝

當得知明英宗被俘虜以後,兵部尚書于謙等人在取得皇太后的同意下擁立朱祁鈺登位,明英宗成為太上皇,使得瓦茨手中的明英宗成為一張廢牌。



二,重整武備

明英宗親征土木堡之時,帶走了北京城的大部分兵器及人員,于謙重用逃跑的將領石亨,又命令人去土木堡收拾廢棄的軍備,得到了大量的軍備。又命令地方上的軍隊馳援中央,又訓練了大量的部隊。


三,人心齊

瓦刺帶著明英宗攻打北京的時候。北京的守衛部隊已經多於瓦刺的軍隊。而且人心齊。最後大敗瓦刺軍隊。保護了北京。使得明朝的實力沒有得到大大的損傷。保護了明朝,雖然最後于謙被殺,但是不可以說他是一個忠臣。


青年秀


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所率明朝精銳之師在土木堡之戰中幾乎全軍覆沒,英宗被俘!此時的北京城內一片混亂。紫禁城內有人主和,有人主降,只有一人力排眾議誓死捍衛京城,在危難之際力挽狂瀾,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使明朝統治轉危為安!此人就是明朝名將於謙!一介書生何以有如此魄力呢?

第一,蒙古部落的優勢在於騎兵,來到中原兵力供給不足,兼之蒙古部落之間兵戎相見,也先無法解決尖銳的內部矛盾,攻佔北京城實為冒險之舉。

其次,北京城內于謙擁立朱祁鈺為新帝,聚攏人心,舉賢薦能,拒絕和談,同時迅速集結部隊背水一戰,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捍衛京城。

此外明朝正處於全盛時期,正所謂百足之蟲 死而不僵,雖有土木堡一戰大傷元氣,但實力仍然強大。

是非功過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七年後,一代功臣于謙人頭落地......


暖暖曉日上花枝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明軍精銳幾乎全軍覆沒,蒙古大軍強敵壓境,這和1127“靖康之變”有的驚人的相似。但是于謙卻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明英宗被俘後,雖然朝廷一片混亂,但是其弟朱祁鈺迅速代理國政,後又繼位是為明代宗,並且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的黨羽馬順,王貴,王山等人被處死,朝廷建議南遷之人也被趕出朝廷,可以說,朝政順速的穩定下來,朝廷人心也得到了安撫。

于謙作為北京保衛戰的實際領導者,明代宗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于謙晝夜不停的調兵遣將,安排糧草轉運,制定作戰方針。

明朝精銳全軍覆沒後,明朝的預備部隊備操軍,備倭軍,運糧軍,浙軍等部隊共計十多萬人都趕往北京,並且通州的糧食也運往北京,這時北京已經兵多將廣,糧草充足,人心勢氣都恢復和穩定下來。

土木堡之變上皇被俘,主力部隊都喪失殆盡,明軍為了雪恥可以說是同仇敵愾,石亨等將領又一心要報仇雪恨。

蒙古軍隊在俘獲明朝皇帝后就做起了恢復大元的美夢,驕兵必敗,而且孤軍深入,糧草不足,加上以上幾點原因導致了也先的失敗也成就了于謙。


清新果凍123


土木堡之敗,是明王朝的一個轉折點,可以說是衰敗的起始,可謂影響深遠,那麼為什麼北京保衛戰還能勝利?且聽我慢慢分析。

背景

明初,蒙古被打的分裂成了三個部落分別是:兀良哈部,瓦刺部,韃靼部,其中瓦刺部最強,最後也統一蒙古,首領也一直有忽必烈的野心,重新入主中原。

在1449年2月,瓦刺部進貢馬匹邀賞,但王振不肯,甚至還降低馬匹價格。這一做可把瓦刺首領氣壞了,本來過冬就難熬,想賺點糧草都不行,就出兵攻打明朝。隨著前線敗戰連連,,明英宗在王振的煽動下,親征了,讓一個宦官主軍事,50萬的軍隊就這樣玩完了。土木堡之變就這樣發生,明英宗也被俘(具體經由我就不多說)。

損失

明朝的精銳部隊全軍覆沒,明朝有最精銳的三大營是朱棣留下的,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這三大營當初可是跟著明太祖打江山過的,後來又是朱棣造反部隊的核心,可謂是核心部隊,無論是裝備,還是士兵素質那可是一流的,就這樣全部折在土木堡。


大明重臣死的差不多了,這次親征明英宗幾乎將朝中所有文武大臣都帶走,有些可是文宣之治時的老班底,可以說是中流砥柱,就這樣全部被殺死了,讓大明臣子斷層了,青黃不接。

這一次事變直接導致大明從想打誰就打誰變為被動防禦了。

于謙臨危受命

明軍主力已經基本不存在了,京城差不多空虛,所以瓦刺就直接進犯京師,更何況還有個皇帝在手上。明英宗的弟弟也是趕鴨子上陣似的坐上皇位,于謙這人確實人才,不過明代宗確實知人善用。

1.後勤保障做的很好

于謙直接調入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外加敵方倭寇的備倭軍,北京防守人數上20萬。然後又不斷的招兵買馬,籌備武器,要知道大部分武器都被明英宗帶走了。而守城部隊的武器大部分都是于謙派人去土木堡收集回來的。另一方面徵兵徵人運糧,保證糧草充足。

2.全國人民統一戰線

所有人,不管是士兵將領,還是農夫百姓都拼勁保家衛國,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打了5天5夜,瓦刺軍被打敗,所有吃進去的都吐了出來,外加各地秦王部隊即將到達,瓦刺軍只好撤離(不撤離就關門打狗了,居庸關可還在明軍手裡)。

不管如何,主要還是朱棣和文宣之治留下的底子深,要兵有兵,要糧有糧,不然想打贏還真不容易。這一戰也耗了很多明朝氣運,明朝初期也因此進入了明朝中期,這個轉折點還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尊重歷史,方能以史為鑑,我是歷史微旅者,歡迎關注點贊留言,一起討論學習進步!



歷史微旅者


答:雖然明朝在土木之變之後,軍事實力受到了一定的損傷,但是,畢竟根基還在那。是不可能一次戰役,就能把明朝的精銳全部損毀,保衛戰的勝利,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


第一,景泰帝的登基


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君主是國家的象徵,是國家權力的體現,君主還在,就會有強大的凝聚力,各地軍民就會團結一心,共同抵禦外敵的入侵。于謙在英宗被俘後,在孫太后的支持下擁戴朱祁鈺為帝。在那種情況下,這是非常明智的。登上皇帝寶座的朱祁鈺,擢升于謙為兵部尚書,統籌此次北京保衛戰。這不禁讓我想起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在自縊之後,全國群龍無首,一時出現幾個政權,致使南明內部不能團結一心,四分五裂,實力大打折扣。但是這次和南明情況完全不一樣,君主仍在,民心凝聚,確保了此次保衛戰的勝利。


第二,明朝軍事實力的根基深厚


我們知道,明朝在永樂年間,明朝軍力達到了鼎盛,後又歷經仁宣之治,國家繁榮富強。土木堡之變後,軍事實力雖然受了很大的損傷,但是仍然能有效抵禦瓦剌的進攻。在瓦剌大軍到達北京城外之前,8萬名楊洪率領的宣撫軍撤至京師,明廷又從遼東調回了部分軍隊,為了加強北京的防衛,凡在訓練的兵員,沿海的守軍,和運輸部隊都被派往北京,並且受到嚴格的訓練。並且北直隸,山西,山東和河南的守備軍也被動員起來,到北京保衛戰之前,京城和附近守軍又達到了22萬人左右,有效保衛了京師的安全。


第三,明朝從上至下不屈從的精神,

當英宗被俘之後,明朝朝廷一片震驚,雖然朝廷籌措了贖金,但是也先仍然扣留英宗,在這種情況之下,有部分人建議遷都南京,但是遭到于謙的反駁,于謙認為應該把那些主張撤退的人處死,也先打著要讓英宗重登寶座的口號,他們首先襲擊大同,明英宗被帶到城門前,蒙古人向守軍說明了他們要把朱祁鎮重新扶上皇位的目的,但守城軍拒絕了。明英宗本人也告訴守軍的密使,讓他們不要屈服。

當蒙古部隊出現在北京城外時,最初也先還是重申了他們的外交解決方式,但是被拒絕了。隨之就展開了一系列戰鬥,北京保衛戰正式開始,僅僅五天後,也先明白了,它沒有成功的機會,於是撤軍。明朝在皇帝被俘的情況之下,依舊不屈服,頑強抗爭,我想這也是北京保衛戰獲勝的重要原因。


明史小生


其實我到是覺得於謙為什麼能守住北京城,到不如從也先的角度來看看。
其實也先沒想土木堡能取得勝利,更沒想到能抓住明英宗,北京城像一隻赤裸羔羊擺在瓦剌人面前,不去取,的確有點說不過去。如果去取的話,能力上的欠缺是他的硬傷。北方騎射民族的攻城能力不能說是0,但是面對從成祖朱棣就開始經營的北京堅城,就有點不夠看了。且也先也沒有後世努爾哈赤那樣胸懷天下的也心,和重用漢奸的手段,外不能攻,內不能間,面對堅城,甚是乏力呢。久圍不下,只好改為談判收場。


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顧然有于謙的能力因素,但更多的是取決於他的對手。你覺得呢?


Adans65


土木堡之變,是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慘敗事變。明英宗平日裡對宦官王振言聽計從,王振不顧王直等朝臣反對,鼓勵英宗朱祁親自上場硬剛也先。此次出征,由於準備倉促,途中軍糧不能按時運達,軍心已經不穩。行至土木堡,被瓦剌軍隊追趕上來,把明軍包圍,兩軍開戰,明軍精銳三大營全軍覆沒,王振被部下樊忠殺死,明英宗被瓦剌軍俘虜,時任戶部尚書王佐、時任兵部尚書鄺埜、時任刑部尚書丁鉉、時任工部尚書王永和與時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鄧棨具於土木堡葬生。

此時朝野震動,永樂大帝朱棣那時打的蒙古哭爹喊孃的三大營苦心經營了那麼多年,結果一戰全部敗光,這時的明朝已經可以說沒有能和蒙古硬剛的野戰部隊了,大臣們都主張遷都,這時兵部尚書于謙,挺身而出,明朝雖大,但是無路可退,後面就是北京的老百姓,不能要生靈塗炭,幹是死 跑也是死,跟他們幹,有時候人越是絕望的時候越能爆發驚人的能量和潛力,這個時候明朝上下,萬眾一心,整軍備戰,各路勤王的兵馬也在陸續趕來,于謙自己也親自上場,跟官兵一起殺敵報國,也先軍隊在北京城下與明軍大戰,不敵,銳氣被搓,再加上蒙古軍隊當時不具備攻城的器械,被明軍擊潰,于謙率部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